•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视光学院、眼科研究所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84;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并初步探讨骨形成蛋白4(BMP4)靶向调控SMAD9表达对Müller细胞迁移、活性氧(ROS)生成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Müller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BMP4组、BMP4+空载质粒组(BMP4+NC组)、BMP4+SMAD9小干扰质粒组(BMP4+siSMAD9)。BMP4组、BMP4+NC组、BMP4+siSMAD9组细胞培养基加入100 ng/ml BMP4诱导细胞24 h。其后,BMP4+NC组转染空载质粒;BMP4+siSMAD9组转染SMAD9小干扰质粒48 h。细胞划痕实验测定BMP4对Müller细胞迁移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BMP4对Müller细胞内ROS生成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s)、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Müller细胞内谷氨酰胺合成酶(GS)、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检测Müller细胞内VEGF的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结果显示,BMP4+ siSMAD9组细胞迁移率较BMP4组、BMP4+NC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319,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BMP4+siSMAD9组细胞内ROS水平较BMP4组、BMP4+NC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158,P<0.001)。Western blot、qPCR检查结果显示,BMP4+siSMAD9组细胞内GS、GFAP蛋白(F=42.715、36.618)、mRNA相对表达量(F=45.164、43.165)较BMP4组、BMP4+NC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BMP4组、BMP4+NC组细胞内VEGF荧光强度较BMP4+siSMAD9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384,P<0.05)。结论 BMP4靶向调控SMAD9表达,可上调VEGF表达,进而促进Müller细胞迁移及ROS生成。

引用本文: 王勇, 曹靖靖, 寇振宇, 韩菲菲, 刘爱华, 东莉洁. 骨形成蛋白4靶向调控SMAD9表达影响Müller细胞迁移和活性氧产生.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3, 39(9): 754-759.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20818-00462 复制

  • 上一篇

    自适应光学眼底成像对临床前期羟氯喹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
  • 下一篇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动物模型的制备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