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视光学院、眼科研究所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84;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对比分析一站式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以下简称为玻璃体腔注药)中心成立前后真实世界中玻璃体腔注药的应用情况和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成效。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的眼底疾病患者4 015例4 65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 146例,女性1 869例。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968例1 090只眼;糖尿病黄斑水肿(DME) 654例855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980例1 158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916例930只眼;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PM-CNV)275例294只眼;其他眼底疾病222例332只眼。共计注射13 796针抗VEGF药物。将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玻璃体腔注药中心成立前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的1 252例1 403只眼作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于玻璃体腔注药中心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的2 763例3 256只眼作为观察组。对比观察对照组、观察组玻璃体腔注药的总体针数、按疾病分类后每种疾病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的分布状态、选择3+按需治疗(PRN)方案的比例、不同抗VEGF药物的临床应用分布,同时使用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等待时间和就医体验。两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4 659只眼13 796针抗VEGF药物中,对照组1 403只眼4 762针,每只眼注射(3.39±3.78)针;观察组3 256只眼9 034针,每只眼注射(2.78±2.27)针。两组患眼平均注射针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00,P<0.001)。对照组、观察组患眼中,wAMD者分别注射1 728、2 705针,平均每只眼分别注射(5.14±4.56)、(3.59±2.45)针;DME者分别注射982、2 038针,平均每只眼分别注射(4.36±4.91)、(3.24±2.77)针;RVO-ME者分别注射942、2 179针,平均每只眼分别注射(3.98±3.71)、(3.14±2.15)针;PM-CNV者分别注射291、615针,平均每只眼分别注射(3.31±2.63)、(2.99±1.69)针;DR者分别注射683、1 029针,平均每只眼分别注射(1.60±1.26)、(1.41±1.05)针。对照组、观察组患眼中接受3+PRN治疗方案者,wAMD分别为223(66.4%,223/336)、431(57.2%,431/754)只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0,P=0.004);DME分别为75(33.3%,75/225)、236(37.5%,236/630)只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0,P>0.05);RVO-ME分别为97(40.9%,97/237)、355(51.2%,355/693)只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8,P=0.006);PM-CNV分别为39(44.3%,39/88)、111(53.9%,111/206)只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8,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间预约等待手术时间(t=1.340)、注药当天入院至进入手术室时间(t=2.780)、手术前完成治疗准备至等待进入手术室时间(t=8.390)、入院至离院时间比较(t=6.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模式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大幅增加注药数量;极大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患者整体就医体验改善明显。

引用本文: 谭亮章, 任新军, 柯屹峰, 刘巨平, 高飞, 刘守宽, 李筱荣. 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模式成立前后真实世界研究大数据对比.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3, 39(6): 451-458.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30518-00226 复制

  • 上一篇

    基于眼卒中绿色通道的眼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 下一篇

    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治疗后继发眼压升高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