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视光学院、眼科研究所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84;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分析玻璃体腔注射治疗(IVT)前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玻璃体腔注药中心行IVT治疗的患者1 092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39例,女性553例;年龄(62.29±13.61)岁。高血压、糖尿病分别为661、576例。居住地为城镇、乡村分别为742、350例。IVT前3、1 d给予抗生素点眼和未使用抗生素点眼各为364例。详细收集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IVT前抗生素滴眼液用药史、居住地差异(城镇/乡村)等。患者均于冲洗结膜囊后采集标本,并进行微生物培养。对比观察IVT前未使用抗生素点眼、IVT前1 d点眼、IVT前3 d点眼患者之间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差异。观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有无高血压、有无合并糖尿病、不同IVT次数、不同居住地(城镇/乡村)患者之间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不同临床基线者之间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 1 092例患者中,结膜囊微生物培养共检出阳性54例(4.95%,54/1 092)。不同年龄(χ2=5.599)、性别(χ2=0.549)、居住地(χ2=0.153)、有无高血压和(或)糖尿病(χ2=3.545、0.044)、是否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χ2=0.180)者之间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IVT次数(χ2=0.961)、IVT前不同时间抗生素点眼和未行抗生素点眼者(χ2=5.600)之间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因素均不是导致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期内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结论 IVT前应用抗生素点眼,不是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的决定性因素。

引用本文: 孙丽娜, 栗勇涛, 徐美琦, 侯光华, 柯屹峰, 郑月, 辛喜娜, Emmanuel Eric Pazo, 任新军. 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前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及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4, 40(12): 919-923.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40626-00242 复制

版权信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期刊社《中华眼底病杂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改编

  • 上一篇

    光之引路人:永远的王文吉王奶奶
  • 下一篇

    41G超微针视网膜下注射平衡盐溶液治疗大直径黄斑裂孔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