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李丽. 葛根素注射液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眼视力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4, 30(5): 514-515.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4.05.021 复制
活血化瘀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及微循环、增加氧扩散及毛细血管增生和延伸,从而消除水肿,有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1, 2]。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甘葛藤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苷,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增加纤溶活性的作用;可降低血清黏附分子水平,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周围神经和环境的缺血、缺氧症状[3-5]。为观察葛根素对RVO的可能治疗作用,我们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对一组RVO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2009年4月5日至2013年3月21日在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眼科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RVO的96例患者96只眼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53例,女性43例;年龄26~86岁。 出现自觉症状至就诊的时间均在3个月以内。所有患者均符合RVO 的诊断标准[6]。排除合并有糖尿病、血液病、心肝肾严重损害及妊娠、精神病患者;病程超过3个月者;青光眼及RVO发生虹膜红变者;治疗前已使用过类似药物可能影响观察者;治疗中途退出或不配合治疗者。
应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1例51只眼、45例45只眼。治疗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9.05±9.1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1.02±8.9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视力比较(表 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4、0.901、20.104,P>0.05)。治疗组患者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商品名:天保康,规格为100 mg/2 ml/支。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0609) 600 mg溶于 5% 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中。每日1次,于30~45 min内滴注完毕。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 100 mg、甲钴铵0.5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维生素B6 20 mg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以治疗20 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均不再使用其他扩血管药物。

两组患者治疗前1 d及治疗1个疗程结束时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FASCO-3020型血液流变仪(重庆大学维多生物工程研究所)检测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流速度(CRV)及平均收缩期血流速度(PSV)。采用德国Myrenne Gmbn和FM-4四通道红细胞过滤仪及镍金属微孔滤膜,滤孔每个直径4.9 μm,参照文献[7-9]及说明书的方法检测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RCD)。采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法国Diaclone公司)检测患者白细胞活化(NBT)及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进行。所有检查均由同一位医师进行,重复检测3次取平均值。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RCD、NBT、CD11b表达、CRV及P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2,3)。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血液流变学、RCD、NBT、CD11b表达、CRV及PSV的变化情况。以视力较治疗前 提高且≥0.1为视力预后有效。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5 统计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2 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视力预后有效率分别为84.31%、75.56%(表 4)。两组视力预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5,P<0.01)。

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4、22.071、7.427,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2、1.389、1.289,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3、39.197、4.689,P<0.01)。治疗组治疗后CRV、PSV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6、2.942,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RV、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5)。

治疗组治疗后RC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58、9.916、4.892、29.879,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R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5、1.685、1.715、5.091,P<0.01)。治疗组治疗后NBT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14,P<0.05);而CD11b表达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5,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NBT、CD11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99、4.188,P<0.05)(表 6)。

3 讨论
RVO与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葛根素属异黄同类化合物,在人体内具有吸收快、分布广、消除快和不易蓄积的特点[10-13]。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清黏附分子水平,扩张血管、疏通微循环等作用[3-5]。据此我们推测其可能对RVO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视力预后有效率为84.31%,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RV、PSV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同时RCD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说明经葛根素注射液治疗1个疗程后,患眼视力预后较好,血流频谱各参数均较治疗前改善。提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视RVO疗效较好。我们还发现,治疗组治疗后NBT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CD11b表达较治疗前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CD11b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偏低。说明葛根素有抑制黏附分子CD11b表达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葛根素注射液治疗RVO可提高患者视力,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但由于本研究缺乏长期随访观察资料,有关其确切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今后还宜从分子生物学、酶学、物理层流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活血化瘀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及微循环、增加氧扩散及毛细血管增生和延伸,从而消除水肿,有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1, 2]。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甘葛藤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苷,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增加纤溶活性的作用;可降低血清黏附分子水平,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周围神经和环境的缺血、缺氧症状[3-5]。为观察葛根素对RVO的可能治疗作用,我们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对一组RVO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2009年4月5日至2013年3月21日在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眼科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RVO的96例患者96只眼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53例,女性43例;年龄26~86岁。 出现自觉症状至就诊的时间均在3个月以内。所有患者均符合RVO 的诊断标准[6]。排除合并有糖尿病、血液病、心肝肾严重损害及妊娠、精神病患者;病程超过3个月者;青光眼及RVO发生虹膜红变者;治疗前已使用过类似药物可能影响观察者;治疗中途退出或不配合治疗者。
应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1例51只眼、45例45只眼。治疗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9.05±9.1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1.02±8.9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视力比较(表 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4、0.901、20.104,P>0.05)。治疗组患者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商品名:天保康,规格为100 mg/2 ml/支。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10609) 600 mg溶于 5% 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中。每日1次,于30~45 min内滴注完毕。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 100 mg、甲钴铵0.5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维生素B6 20 mg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以治疗20 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均不再使用其他扩血管药物。

两组患者治疗前1 d及治疗1个疗程结束时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FASCO-3020型血液流变仪(重庆大学维多生物工程研究所)检测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流速度(CRV)及平均收缩期血流速度(PSV)。采用德国Myrenne Gmbn和FM-4四通道红细胞过滤仪及镍金属微孔滤膜,滤孔每个直径4.9 μm,参照文献[7-9]及说明书的方法检测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RCD)。采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法国Diaclone公司)检测患者白细胞活化(NBT)及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进行。所有检查均由同一位医师进行,重复检测3次取平均值。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RCD、NBT、CD11b表达、CRV及P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2,3)。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血液流变学、RCD、NBT、CD11b表达、CRV及PSV的变化情况。以视力较治疗前 提高且≥0.1为视力预后有效。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5 统计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2 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视力预后有效率分别为84.31%、75.56%(表 4)。两组视力预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5,P<0.01)。

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4、22.071、7.427,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2、1.389、1.289,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3、39.197、4.689,P<0.01)。治疗组治疗后CRV、PSV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6、2.942,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RV、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5)。

治疗组治疗后RC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58、9.916、4.892、29.879,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RC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5、1.685、1.715、5.091,P<0.01)。治疗组治疗后NBT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14,P<0.05);而CD11b表达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5,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NBT、CD11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99、4.188,P<0.05)(表 6)。

3 讨论
RVO与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葛根素属异黄同类化合物,在人体内具有吸收快、分布广、消除快和不易蓄积的特点[10-13]。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清黏附分子水平,扩张血管、疏通微循环等作用[3-5]。据此我们推测其可能对RVO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视力预后有效率为84.31%,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RV、PSV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同时RCD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说明经葛根素注射液治疗1个疗程后,患眼视力预后较好,血流频谱各参数均较治疗前改善。提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视RVO疗效较好。我们还发现,治疗组治疗后NBT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CD11b表达较治疗前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CD11b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偏低。说明葛根素有抑制黏附分子CD11b表达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葛根素注射液治疗RVO可提高患者视力,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但由于本研究缺乏长期随访观察资料,有关其确切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今后还宜从分子生物学、酶学、物理层流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