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潘学良, 王鲜, 李志敏, 杨主敏, 徐涛. 坎地沙坦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Akt蛋白及其磷酸化位点表达的影响.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5, 31(2): 184-186.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5.02.020 复制
Akt作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的主要下游分子,在PI3K或缺氧微环境的刺激下发生磷酸化,其中Thr308位点和Ser473位点的同时磷酸化为Akt活化所必需[1]。PI3K/Akt信号通路在糖尿病(DM)血管内皮炎症、凋亡、增生调控中起关键作用[2]。PI3K/Akt激活剂坎地沙坦以其具有独立于降低血压以外的保护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及肾病的治疗[3, 4]。但坎地沙坦是否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参与对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尚不清楚。为此,我们对一组早期糖尿病大鼠进行消化道灌注坎地沙坦,观察其对大鼠视网膜中Akt蛋白及其磷酸化位点Akt Ser473表达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链脲佐菌素(STZ,美国Sigma公司),坎地沙坦(重庆圣华曦药业),罗氏血糖仪(瑞士罗氏公司),Akt及AktSer473鼠大鼠单克隆抗体(美国Santa公司)。
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78只,鼠龄1~2个月,体重180~220 g,无特定病原体级,重庆腾鑫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 分别为36、42只大鼠。实验组大鼠按体重40 mg/kg经鼠尾静脉注射1%STZ制作DM模型;建模后72 h取尾静脉血,罗氏血糖仪检测血糖值>16.7 mmol/L为建模成功。随机数字表法将空白对照组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干预组,均为18只大鼠。实验组剔除未成模及死亡大鼠6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DM组、DM+干预组,均为18只大鼠。建模后3 d,空白对照+干预组、DM+干预组大鼠10 mg/(kg·d)坎地沙坦灌胃, 隔日1次。空白对照组、DM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灌胃4、8周处死大鼠,摘除双眼眼球。左眼球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右眼球行视网膜铺片、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处死前测量大鼠体重及血糖。
制备视网膜石蜡切片,切片厚度5μm。梯度脱蜡和水化后,组织抗原行高温热修复;冷却至常温后冲洗5 min,3%过氧化氢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磷酸盐缓冲液(PBS)洗5 min,共3次;加入非免疫性动物血清阻断非特异性结合,20 min后甩去封闭液加一抗,4℃保湿,过夜;PBS洗5 min,共3次,滴加二抗,室温孵育30 min;PBS洗2 min,共3次,3,3′-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冲洗5 min,苏木精复染,逐级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每组取18张切片,每张切片取4个视野, 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Akt蛋白、AktSer473阳性表达均为细胞膜呈棕黄色或棕褐色染色。采用HMIAS-2000高清晰彩色病理图片报告分析系统(武汉千屏公司)测定阳性颗粒的阳性单位值。
视网膜剥离步骤参照文献[5]的方法。完整游离视网膜组织后,按照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DP)染色方法对视网膜铺片进行染色,甘油明胶封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2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建模后4、8周,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干预组大鼠视网膜内核层、节细胞层可见大量Akt蛋白、Akt Ser473阳性表达;DM组大鼠视网膜内核层Akt总蛋白及Akt Ser473阳性表达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M+干预组大鼠视网膜Akt总蛋白、Akt Ser473阳性表达明显增多,但仍少于空白对照组(图 1, 2)。4组间Akt蛋白、AktSer473阳性单位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 1, 2)。



视网膜铺片检查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干预组大鼠视网膜血管自视盘发出的大血管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毛细血管分布均匀。与空白对照组大鼠视网膜比较,4周时,DM组、DM组+干预组大鼠视网膜无明显变化;8周时,DM组、DM组+干预组大鼠视网膜周边均可见毛细血管纡曲,形成扭结或血管袢及血管闭塞,但此改变DM组大鼠较DM组+干预组大鼠明显(图 3)。

3 讨论
DM患者因为高血糖可导致全身多组织器官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其中视网膜病变是其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PI3K/Akt信号通路在DM血管内皮炎症、增生调控中起关键作用[2]。Akt作为PI3K信号通路的主要下游分子,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在PI3K或缺氧微环境的刺激下发生磷酸化,其中Thr308位点和Ser473位点的同时磷酸化为Akt活化所必需[1]。Akt在DM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增生的调控中起关键作用,并且有研究表明PI3K/Akt途径可参与抑制炎症反应[6]。研究证明高糖条件下产生的活性氧簇(ROS)可使Akt去磷酸化,抑制Akt激活或加速其灭活,进而抑制其下游eNOS的产生而加速内皮细胞凋亡[7]。
坎地沙坦西酯为二苯四咪唑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8]。目前有研究者认为坎地沙坦治疗2型DM轻中度视网膜病变,可延缓视网膜病变进程[9]。并且有研究证明对DM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采取严格的血糖和血压控制,可显著减少DM眼病进展[10]。即使对于血压正常的患者,降压治疗对视网膜病变也有一定的疗效。故本研究进一步探索坎地沙坦作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以便为坎地沙坦参与对DR的保护作用提供新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坎地沙坦治疗后,能明显使Akt磷酸化位点激活从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该通路是抑制细胞凋亡及炎症的重要通路,不仅可以上调各种抗凋亡蛋白,还能通过转录因子抑制细胞凋亡及炎症,以达到对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提示坎地沙坦可以通过激活Akt蛋白从而保护DM大鼠视网膜的细胞。
Akt作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的主要下游分子,在PI3K或缺氧微环境的刺激下发生磷酸化,其中Thr308位点和Ser473位点的同时磷酸化为Akt活化所必需[1]。PI3K/Akt信号通路在糖尿病(DM)血管内皮炎症、凋亡、增生调控中起关键作用[2]。PI3K/Akt激活剂坎地沙坦以其具有独立于降低血压以外的保护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及肾病的治疗[3, 4]。但坎地沙坦是否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参与对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尚不清楚。为此,我们对一组早期糖尿病大鼠进行消化道灌注坎地沙坦,观察其对大鼠视网膜中Akt蛋白及其磷酸化位点Akt Ser473表达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链脲佐菌素(STZ,美国Sigma公司),坎地沙坦(重庆圣华曦药业),罗氏血糖仪(瑞士罗氏公司),Akt及AktSer473鼠大鼠单克隆抗体(美国Santa公司)。
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78只,鼠龄1~2个月,体重180~220 g,无特定病原体级,重庆腾鑫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 分别为36、42只大鼠。实验组大鼠按体重40 mg/kg经鼠尾静脉注射1%STZ制作DM模型;建模后72 h取尾静脉血,罗氏血糖仪检测血糖值>16.7 mmol/L为建模成功。随机数字表法将空白对照组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干预组,均为18只大鼠。实验组剔除未成模及死亡大鼠6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DM组、DM+干预组,均为18只大鼠。建模后3 d,空白对照+干预组、DM+干预组大鼠10 mg/(kg·d)坎地沙坦灌胃, 隔日1次。空白对照组、DM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灌胃4、8周处死大鼠,摘除双眼眼球。左眼球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右眼球行视网膜铺片、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处死前测量大鼠体重及血糖。
制备视网膜石蜡切片,切片厚度5μm。梯度脱蜡和水化后,组织抗原行高温热修复;冷却至常温后冲洗5 min,3%过氧化氢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磷酸盐缓冲液(PBS)洗5 min,共3次;加入非免疫性动物血清阻断非特异性结合,20 min后甩去封闭液加一抗,4℃保湿,过夜;PBS洗5 min,共3次,滴加二抗,室温孵育30 min;PBS洗2 min,共3次,3,3′-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冲洗5 min,苏木精复染,逐级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每组取18张切片,每张切片取4个视野, 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Akt蛋白、AktSer473阳性表达均为细胞膜呈棕黄色或棕褐色染色。采用HMIAS-2000高清晰彩色病理图片报告分析系统(武汉千屏公司)测定阳性颗粒的阳性单位值。
视网膜剥离步骤参照文献[5]的方法。完整游离视网膜组织后,按照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DP)染色方法对视网膜铺片进行染色,甘油明胶封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2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建模后4、8周,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干预组大鼠视网膜内核层、节细胞层可见大量Akt蛋白、Akt Ser473阳性表达;DM组大鼠视网膜内核层Akt总蛋白及Akt Ser473阳性表达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M+干预组大鼠视网膜Akt总蛋白、Akt Ser473阳性表达明显增多,但仍少于空白对照组(图 1, 2)。4组间Akt蛋白、AktSer473阳性单位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 1, 2)。



视网膜铺片检查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干预组大鼠视网膜血管自视盘发出的大血管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毛细血管分布均匀。与空白对照组大鼠视网膜比较,4周时,DM组、DM组+干预组大鼠视网膜无明显变化;8周时,DM组、DM组+干预组大鼠视网膜周边均可见毛细血管纡曲,形成扭结或血管袢及血管闭塞,但此改变DM组大鼠较DM组+干预组大鼠明显(图 3)。

3 讨论
DM患者因为高血糖可导致全身多组织器官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其中视网膜病变是其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PI3K/Akt信号通路在DM血管内皮炎症、增生调控中起关键作用[2]。Akt作为PI3K信号通路的主要下游分子,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在PI3K或缺氧微环境的刺激下发生磷酸化,其中Thr308位点和Ser473位点的同时磷酸化为Akt活化所必需[1]。Akt在DM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增生的调控中起关键作用,并且有研究表明PI3K/Akt途径可参与抑制炎症反应[6]。研究证明高糖条件下产生的活性氧簇(ROS)可使Akt去磷酸化,抑制Akt激活或加速其灭活,进而抑制其下游eNOS的产生而加速内皮细胞凋亡[7]。
坎地沙坦西酯为二苯四咪唑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8]。目前有研究者认为坎地沙坦治疗2型DM轻中度视网膜病变,可延缓视网膜病变进程[9]。并且有研究证明对DM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采取严格的血糖和血压控制,可显著减少DM眼病进展[10]。即使对于血压正常的患者,降压治疗对视网膜病变也有一定的疗效。故本研究进一步探索坎地沙坦作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以便为坎地沙坦参与对DR的保护作用提供新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坎地沙坦治疗后,能明显使Akt磷酸化位点激活从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该通路是抑制细胞凋亡及炎症的重要通路,不仅可以上调各种抗凋亡蛋白,还能通过转录因子抑制细胞凋亡及炎症,以达到对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提示坎地沙坦可以通过激活Akt蛋白从而保护DM大鼠视网膜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