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31 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眼弓蛔虫病(OT)患者首诊时的临床特征。 方法 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OT患者40例4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 男性29例29只眼, 女性11例11只眼。平均年龄(12.12±10.42)岁。发现临床症状至首诊时间为0.2~72.0个月。能配合检查的患者均行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联合+90D前置镜、眼B型超声、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行视力检查39例39只眼;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29例29只眼。周边肉芽肿型、后极部肉芽肿型、眼内炎型、混合型分别为21、13、1、5只眼。回顾分析就诊原因、首诊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临床表现特征。 结果 40例患者中, 因瞳孔区白色反光就诊4例; 斜视2例; 体检发现异常5例; 视力下降29例; 外院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Coats病、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脱离分别为1、1、2、2、2例。首诊时临床诊断OT 15只眼, 占37.5%。患眼BCVA无光感~0.7。晶状体混浊19只眼, 视网膜脱离23只眼。B型超声检查, 周边眼底前增厚或周边眼球壁前中强回声12只眼; 后极部增厚18只眼。UBM检查结果提示睫状体平坦部中强回声伴增厚23只眼; 周边视网膜脱离12只眼。25例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患者中IgE升高17例, 占68.0%。 结论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晶状体混浊是OT患者首诊时常见临床表现; 晶状体后灰白增生膜或机化条索、B型超声或UBM检查提示周边部中强回声团具有一定特征性。

引用本文: 李肖春, 常青, 江睿, 黄欣, 张艳琼, 陈倩, 颜赛梅. 40例眼弓蛔虫病患者首诊临床特征分析.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6, 32(1): 40-43.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6.01.010 复制

  • 上一篇

    巩膜扣带手术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 下一篇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眼环视盘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盘参数改变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