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高韶晖, 栗占荣, 裴晗, 李士清, 赵朝霞.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对绝经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表功能的影响.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7, 33(3): 252-256.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7.03.008 复制
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DR)是DM的主要眼部并发症之一,近年来DM的眼表损害在临床上愈受关注[1]。研究发现,DR患者中干眼患病率高达60.0%,DM已成为干眼眼表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干眼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高,其中绝经后(PM)女性更为明显[3]。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MIV)是治疗增生型DR(PDR)的重要手段,然而MIV对PM PDR的眼表是否存在影响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我们观察了一组行MIV治疗的PM PDR患者手术前后的眼表功能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23G MIV治疗的女性PDR患者61例6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PM患者31例31只眼(PMW组),非PM患者30例30只眼(非PMW组)。PMW组31例患者,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0.29±8.38)岁;DM病程5个月~22年,平均DM病程(8.81±7.62)年;停经时间≥12个月。非PMW组30例患者,年龄41~55岁,平均年龄(43.70±6.11)岁;DM病程3个月~19年,平均DM病程(7.75±7.13)年,两组患者DM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2,P>0.05)。手术适应证为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4]标准,排除可能影响眼表功能的其他眼部及全身疾病。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眼科检查以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T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中央角膜知觉和眼表主观症状(OSDI)评分的检测与评估,未手术眼为对照眼。(1)FL检查与评分[5]:将角膜划分为4个象限,0分为无染色;1分为染色少于5个点;3分为出现块状或丝状物;2分介于两者之间,共0~12分。(2)TBUT检查:结膜囊内滴1~2 μl 1%荧光素钠,记录最后一次瞬目后睁眼至角膜表面出现得第一个黑斑时间。(3)SIT:采用标准5 mm×35 mm泪液分泌滤纸条,置于下睑结膜囊内,5 min后测量被泪液浸润的滤纸条长度。(4)中央角膜知觉测试:Cochet-Bonnet角膜触觉测试仪调至60 mm刻度,小心轻触被检眼中央角膜,观察有无瞬目反射或主诉感觉,若无,则以5 mm长度逐次递减,直至检出。OSDI评分[6]:0分,无症状;1分,有时侯有症状;2分,一半时间有症状;3分,绝大多数时间有症状;4分,总是有症状。OSDI评分=(25×总得分数)/回答问题数。
所有患眼均行23G MIV且均由同一位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完成。使用Alcon微套管系统,采用“一步法”将套管固定于巩膜上,在Merlin非接触广角镜下进行MIV。手术后常规使用0.5%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4次/d,连续14 d;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3次/d,约1个月。两组患者手术眼MIV时间分别为(68.39±26.82)、(63.50±20.8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7,P>0.05)。所有患者手术前均未使用人工泪液;手术中未联合行白内障摘除手术;手术后随访期间眼压正常。
观察时间点为手术前1 d,手术后1、10d,1、3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FL评分、TBUT、SIT长度、中央角膜知觉、OSDI评分差异。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TBUT、SIT、中央角膜知觉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以均值±标准差( )表示;FL、OSDI评分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R )表示;两组患者之间手术眼和对照眼数据比较行t 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与手术前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由于手术前两组TUBT和OSDI基线水平不同,采用变化率(△%)分析TBUT和OSDI的变化程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前1 d,PMW组手术眼、对照眼TBUT均短于非PMW组,OSDI评分均高于非PM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SIT、中央角膜知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2)。


与手术前比较,非PMW组手术眼FL评分于手术后10 d恢复至手术前 (Z=−0.447,P=0.655);PMW组手术眼手术后1个月恢复至手术前 (Z=−1.500,P=0.134)。手术后1、10 d,1、3个月,PMW组、非PMW组之间手术眼(Z=0.892、1.492、0.962、1.312)、对照眼(Z=1.309、0.673、0.624、0.518)F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1)。

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1、10 d,PMW组、非PMW组手术眼TBUT变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63、−3.992、−4.145、−3.103,P<0.05)。手术后1、10 d,PMW组、非PMW组手术眼TBUT变化率分别为30.23%、19.26%和16.15%、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71、1.993,P=0.006、0.046)。手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对照眼TBUT变化率分别为3.70%、4.64%、4.75%、8.52%和3.61%、4.21%、4.18%、7.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534、0.729、0.130、1.364,P>0.05)(图2)。

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1、10 d,PMW组、非PMW组手术眼SIT长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3、4.356、3.860、4.258,P<0.05);手术后1、10 d,PMW组手术眼SIT长度短于非PM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3、–2.029,P=0.019、0.047)。手术后不时间点两组对照眼SIT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39、–0.512、–1.222、0.804,P>0.05)(图3)。

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各时间点PMW组、非PMW组手术眼(Z=−1.941、−2.315、−2.872、−2.363、−3.763、−4.002、−3.412、−2.817)、对照眼(Z=−1.987,−2.012,2.311,2.543,−2.464,−3.128,2.487,3.531)中央角膜知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手术眼(t=1.646、1.710、1.301、1.330)、对照眼(t=0.821、1.093、1.022、1.397)中央角膜知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4)。

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1、10 d PMW组,手术后1 d非PMW组手术眼OSDI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61、3.252、4.682,P<0.05)(图5)。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1、10 d,PMW组、非PMW组手术眼OSDI评分变化率分别为24.90%、16.22%和17.71%、11.57%;PMW组手术眼OSDI评分变化率较非PMW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9、2.157,P=0.011、0.031)。手术后1、3个月,两组手术眼OSDI评分变化率分别为7.52%、6.45%和6.13%、6.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46、−1.060,P=0.296、0.289)。手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对照眼之间OSDI评分变化率分别为7.26%、6.55%、7.55%、3.54%和8.39%、6.96%、8.10%、7.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36,−0.584,−0.909,−1.616,P>0.05)。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研究显示PMW和DM均为干眼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2,3,7,8]。PDR多数需行PPV控制病情进展,然而对于PMW这类眼表损害高危风险的患者,MIV对其眼表的影响仍不清楚,因而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帮助。
本研究结果发现,MIV前PMW组和非PMW组患者眼表状况存在差异,PMW组患者泪膜稳定性较差,OSDI评分显示干眼症状较重,提示绝经后因素在干眼发病中的作用。伴有DM的PMW,一方面因卵巢功能减退可导致雌、孕激素水平明显减少,总高睾酮含量降低,引起泪液不稳定及泪液成分改变[3];另一方面,高血糖导致角膜神经和眼表微环境破坏,两者均可加重干眼眼表损害的发生[9]。睑板腺中存在性激素受体mRNA,性激素可通过这些受体影响皮脂腺细胞的分化、腺泡细胞的成熟和脂质分泌,进而引起泪液性状的改变[10]。Gagliano等[11]发现PMW患者罹患干眼的风险增加,性激素缺乏可引起蒸发过强型干眼;Ablamowicz等[12]发现睑板腺是雄激素的靶器官,雄激素缺乏可导致睑板腺缺失,导致睑板腺功能障碍。以上研究均说明绝经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导致干眼眼表损害的重要原因。
既往研究发现,合并高血压的视网膜疾病患者行PPV后其泪膜稳定性和泪液分泌量下降,泪膜恢复慢[13]。本研究中,PMW组患者MIV后1、10 d,手术眼SIT长度较非PMW组手术眼减少,TBUT减低率和OSDI增加率则较非PMW组增加,FL和中央角膜知觉差异则无统计学差异。提示PMW患者在MIV后更易出现泪膜的异常和眼表波动,手术中手术器械的损伤和手术后的炎症反应等可能加重了PMW患者的眼表损害。同时,我们通过比较MIV前后两组指标的变化发现,非PMW组手术眼FL和OSDI于MIV后10 d恢复至手术前水平,而PMW组手术眼FL和OSDI则于手术后1个月才恢复至手术前,表明PMW患者在MIV后的眼表损害和干眼症状持续时间更长、恢复更慢。MIV的“一步法”微套管系统避免了球结膜大范围的损伤,减少了杯状细胞的损害及黏蛋白的分布;无缝线技术减轻了MIV后的主观刺激,有助于缓和眼表炎症和微环境的稳定;此外,手术中采用的非接触广角镜避免了因频繁更换接触镜所带来的角结膜损害等。尽管如此,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PMW PDR患者,MIV仍然容易导致进一步的眼表损害。
PMW和DM均为干眼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对绝经后合并有PDR的患者,其眼表功能状态差,MIV后更易出现眼表泪液系统的紊乱,且持续时间长、恢复慢。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眼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何更好地规避影响眼表的混杂因素,尚需完善。
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对稿件的总体要求 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文稿资料应真实可靠,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炼,表达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在内,论著一般不超过4000字;述评、综述、会议纪要等一般不超过5000字;短篇论著不超过2000字;病例报告等不超过1500字。 关于杂志及文稿政治质量要求的说明 学术期刊是记录传播人类文明进步信息的载体,必须有相应的办刊目的与明确的责任担当。本刊除了对文稿学术质量以及撰写表达规范有明确要求外,在此对杂志及来稿的政治质量要求重申如下: 1 杂志及来稿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国家有关科技、新闻、出版、保密、版权、专利、广告、医药卫生、中医、人口、环保以及国家主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 2 杂志及来稿应严格遵守科学道德医学道德和编辑道德,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宣传科学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反对各种伪科学,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 杂志及来稿既要反映学术进步的新成就,又要结合我国医疗水平和实际工作需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学术交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 4 所有来稿均应有与之相应的政治质量审查把关机制。作者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意识,重视文稿的政治质量;通信作者不仅应切实承担文稿学术质量把关的职责,更应该认真履行文稿政治质量把关的职责。 5 杂志及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全面承担学术期刊政治质量、学术质量把关及“守门人”的职责,杜绝编辑出版发行等期刊工作的所有环节中一切政治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发生。 本刊编辑部
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DR)是DM的主要眼部并发症之一,近年来DM的眼表损害在临床上愈受关注[1]。研究发现,DR患者中干眼患病率高达60.0%,DM已成为干眼眼表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干眼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高,其中绝经后(PM)女性更为明显[3]。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MIV)是治疗增生型DR(PDR)的重要手段,然而MIV对PM PDR的眼表是否存在影响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我们观察了一组行MIV治疗的PM PDR患者手术前后的眼表功能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23G MIV治疗的女性PDR患者61例6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PM患者31例31只眼(PMW组),非PM患者30例30只眼(非PMW组)。PMW组31例患者,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0.29±8.38)岁;DM病程5个月~22年,平均DM病程(8.81±7.62)年;停经时间≥12个月。非PMW组30例患者,年龄41~55岁,平均年龄(43.70±6.11)岁;DM病程3个月~19年,平均DM病程(7.75±7.13)年,两组患者DM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2,P>0.05)。手术适应证为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4]标准,排除可能影响眼表功能的其他眼部及全身疾病。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眼科检查以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T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中央角膜知觉和眼表主观症状(OSDI)评分的检测与评估,未手术眼为对照眼。(1)FL检查与评分[5]:将角膜划分为4个象限,0分为无染色;1分为染色少于5个点;3分为出现块状或丝状物;2分介于两者之间,共0~12分。(2)TBUT检查:结膜囊内滴1~2 μl 1%荧光素钠,记录最后一次瞬目后睁眼至角膜表面出现得第一个黑斑时间。(3)SIT:采用标准5 mm×35 mm泪液分泌滤纸条,置于下睑结膜囊内,5 min后测量被泪液浸润的滤纸条长度。(4)中央角膜知觉测试:Cochet-Bonnet角膜触觉测试仪调至60 mm刻度,小心轻触被检眼中央角膜,观察有无瞬目反射或主诉感觉,若无,则以5 mm长度逐次递减,直至检出。OSDI评分[6]:0分,无症状;1分,有时侯有症状;2分,一半时间有症状;3分,绝大多数时间有症状;4分,总是有症状。OSDI评分=(25×总得分数)/回答问题数。
所有患眼均行23G MIV且均由同一位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完成。使用Alcon微套管系统,采用“一步法”将套管固定于巩膜上,在Merlin非接触广角镜下进行MIV。手术后常规使用0.5%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4次/d,连续14 d;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3次/d,约1个月。两组患者手术眼MIV时间分别为(68.39±26.82)、(63.50±20.8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7,P>0.05)。所有患者手术前均未使用人工泪液;手术中未联合行白内障摘除手术;手术后随访期间眼压正常。
观察时间点为手术前1 d,手术后1、10d,1、3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FL评分、TBUT、SIT长度、中央角膜知觉、OSDI评分差异。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TBUT、SIT、中央角膜知觉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以均值±标准差( )表示;FL、OSDI评分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R )表示;两组患者之间手术眼和对照眼数据比较行t 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与手术前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由于手术前两组TUBT和OSDI基线水平不同,采用变化率(△%)分析TBUT和OSDI的变化程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前1 d,PMW组手术眼、对照眼TBUT均短于非PMW组,OSDI评分均高于非PM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SIT、中央角膜知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2)。


与手术前比较,非PMW组手术眼FL评分于手术后10 d恢复至手术前 (Z=−0.447,P=0.655);PMW组手术眼手术后1个月恢复至手术前 (Z=−1.500,P=0.134)。手术后1、10 d,1、3个月,PMW组、非PMW组之间手术眼(Z=0.892、1.492、0.962、1.312)、对照眼(Z=1.309、0.673、0.624、0.518)F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1)。

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1、10 d,PMW组、非PMW组手术眼TBUT变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63、−3.992、−4.145、−3.103,P<0.05)。手术后1、10 d,PMW组、非PMW组手术眼TBUT变化率分别为30.23%、19.26%和16.15%、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71、1.993,P=0.006、0.046)。手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对照眼TBUT变化率分别为3.70%、4.64%、4.75%、8.52%和3.61%、4.21%、4.18%、7.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534、0.729、0.130、1.364,P>0.05)(图2)。

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1、10 d,PMW组、非PMW组手术眼SIT长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3、4.356、3.860、4.258,P<0.05);手术后1、10 d,PMW组手术眼SIT长度短于非PM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3、–2.029,P=0.019、0.047)。手术后不时间点两组对照眼SIT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39、–0.512、–1.222、0.804,P>0.05)(图3)。

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各时间点PMW组、非PMW组手术眼(Z=−1.941、−2.315、−2.872、−2.363、−3.763、−4.002、−3.412、−2.817)、对照眼(Z=−1.987,−2.012,2.311,2.543,−2.464,−3.128,2.487,3.531)中央角膜知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手术眼(t=1.646、1.710、1.301、1.330)、对照眼(t=0.821、1.093、1.022、1.397)中央角膜知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4)。

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1、10 d PMW组,手术后1 d非PMW组手术眼OSDI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61、3.252、4.682,P<0.05)(图5)。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1、10 d,PMW组、非PMW组手术眼OSDI评分变化率分别为24.90%、16.22%和17.71%、11.57%;PMW组手术眼OSDI评分变化率较非PMW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9、2.157,P=0.011、0.031)。手术后1、3个月,两组手术眼OSDI评分变化率分别为7.52%、6.45%和6.13%、6.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46、−1.060,P=0.296、0.289)。手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对照眼之间OSDI评分变化率分别为7.26%、6.55%、7.55%、3.54%和8.39%、6.96%、8.10%、7.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36,−0.584,−0.909,−1.616,P>0.05)。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研究显示PMW和DM均为干眼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2,3,7,8]。PDR多数需行PPV控制病情进展,然而对于PMW这类眼表损害高危风险的患者,MIV对其眼表的影响仍不清楚,因而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帮助。
本研究结果发现,MIV前PMW组和非PMW组患者眼表状况存在差异,PMW组患者泪膜稳定性较差,OSDI评分显示干眼症状较重,提示绝经后因素在干眼发病中的作用。伴有DM的PMW,一方面因卵巢功能减退可导致雌、孕激素水平明显减少,总高睾酮含量降低,引起泪液不稳定及泪液成分改变[3];另一方面,高血糖导致角膜神经和眼表微环境破坏,两者均可加重干眼眼表损害的发生[9]。睑板腺中存在性激素受体mRNA,性激素可通过这些受体影响皮脂腺细胞的分化、腺泡细胞的成熟和脂质分泌,进而引起泪液性状的改变[10]。Gagliano等[11]发现PMW患者罹患干眼的风险增加,性激素缺乏可引起蒸发过强型干眼;Ablamowicz等[12]发现睑板腺是雄激素的靶器官,雄激素缺乏可导致睑板腺缺失,导致睑板腺功能障碍。以上研究均说明绝经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导致干眼眼表损害的重要原因。
既往研究发现,合并高血压的视网膜疾病患者行PPV后其泪膜稳定性和泪液分泌量下降,泪膜恢复慢[13]。本研究中,PMW组患者MIV后1、10 d,手术眼SIT长度较非PMW组手术眼减少,TBUT减低率和OSDI增加率则较非PMW组增加,FL和中央角膜知觉差异则无统计学差异。提示PMW患者在MIV后更易出现泪膜的异常和眼表波动,手术中手术器械的损伤和手术后的炎症反应等可能加重了PMW患者的眼表损害。同时,我们通过比较MIV前后两组指标的变化发现,非PMW组手术眼FL和OSDI于MIV后10 d恢复至手术前水平,而PMW组手术眼FL和OSDI则于手术后1个月才恢复至手术前,表明PMW患者在MIV后的眼表损害和干眼症状持续时间更长、恢复更慢。MIV的“一步法”微套管系统避免了球结膜大范围的损伤,减少了杯状细胞的损害及黏蛋白的分布;无缝线技术减轻了MIV后的主观刺激,有助于缓和眼表炎症和微环境的稳定;此外,手术中采用的非接触广角镜避免了因频繁更换接触镜所带来的角结膜损害等。尽管如此,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PMW PDR患者,MIV仍然容易导致进一步的眼表损害。
PMW和DM均为干眼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对绝经后合并有PDR的患者,其眼表功能状态差,MIV后更易出现眼表泪液系统的紊乱,且持续时间长、恢复慢。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眼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何更好地规避影响眼表的混杂因素,尚需完善。
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对稿件的总体要求 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文稿资料应真实可靠,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炼,表达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在内,论著一般不超过4000字;述评、综述、会议纪要等一般不超过5000字;短篇论著不超过2000字;病例报告等不超过1500字。 关于杂志及文稿政治质量要求的说明 学术期刊是记录传播人类文明进步信息的载体,必须有相应的办刊目的与明确的责任担当。本刊除了对文稿学术质量以及撰写表达规范有明确要求外,在此对杂志及来稿的政治质量要求重申如下: 1 杂志及来稿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国家有关科技、新闻、出版、保密、版权、专利、广告、医药卫生、中医、人口、环保以及国家主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 2 杂志及来稿应严格遵守科学道德医学道德和编辑道德,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宣传科学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反对各种伪科学,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 杂志及来稿既要反映学术进步的新成就,又要结合我国医疗水平和实际工作需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学术交流,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 4 所有来稿均应有与之相应的政治质量审查把关机制。作者必须有高度的政治意识,重视文稿的政治质量;通信作者不仅应切实承担文稿学术质量把关的职责,更应该认真履行文稿政治质量把关的职责。 5 杂志及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全面承担学术期刊政治质量、学术质量把关及“守门人”的职责,杜绝编辑出版发行等期刊工作的所有环节中一切政治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发生。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