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杨洋, 杨波, 柳小丽, 佟柏楠, 肖骏. Crouzon综合征一例.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8, 34(1): 76-77.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8.01.022 复制
患儿男,12岁。因右眼视力下降2个月于2017年1月9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患儿出生时即有双眼突出,眼距较宽;智力发育正常。全身检查:头颅畸形、前额突出、鼻梁凹陷呈鹦鹉嘴状鼻(图1A);其他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家族中其父亲与患儿有相同特殊面容(图1B);否认家族中有其他类似病例。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08,手光/−1.00×45→0.16;左眼视力0.3,−1.75/−1.50×90→0.9。右眼眼压15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眼压17 mmHg。双眼眼位正;眼球突出度均为23 mm,眶距105 mm。轻度眼球震颤。双眼眼前节检查正常;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正常。双眼视盘边界清楚,颜色略淡;视网膜血管走形、黄斑中心凹反光正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双眼视盘颞侧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薄(图2A,2B)。双眼视野、视觉诱发电位、色觉检查均未见异常。耳声阻抗检查,左耳B形曲线,中耳积液;右耳正常。听力检查,左耳骨传导下降;右耳正常。视神经孔、眼眶及头部CT检查,上颌骨小,下颌骨前突,鼻梁骨凹陷(图3A);颅中窝形态不规则,眼距增宽,眼球略突出(图3B);双侧视神经孔略增粗。头部MRI检查,左侧放射冠区脱髓鞘;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炎;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图3C)。其父亲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6。眼前节、眼底、OCT检查结果均正常。基因检查,患儿、其父亲均发现耳聋相关基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存在c.833G>T chr10:123279599 p.Cys278Phe杂合突变(图4A,4B);其母亲检查结果正常(图4C)。家系验证结果显示该突变来自患儿父亲。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检测,线粒体基因相关热点突变未发现明确异常。诊断:Crouzon综合征。




讨论 Crouzon综合征属于颅缝早闭症,以颅骨缝闭合过早、上颌发育不良及眼球突出等为主要特征[1]。临床上根据其表现分为上颌型、颜面型、颅型、颅面型及假性Crouzon综合征[2]。本例患儿颅面发育异常,但智力发育正常,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临床表现属于上述5型中的颜面型。
本病可继发压迫性视神经病变,若未能及时治疗,可出现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3]。本例患儿右眼视力下降2个月,就诊时检查未发现斜视,双眼矫正视力右眼手光\−1.00×45→0.16,左眼−1.75\−1.50×90→0.9,可排除弱视。OCT检查发现双眼视盘颞侧RNFL厚度变薄,与上述文献报道相似。导致视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为脑水肿及颅内高压[4],但本例患儿影像检查并未发现脑水肿。其原因我们考虑可能与患儿颅面骨发育不对称,导致右眼视神经压迫较重进而视力影响较严重有关。
本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突变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0q25-q26的FGFR2的基因片段,导致酪氨酸激酶及蛋白质编码异常[5];少部分位于FGFR3基因片段[6, 7]。本例患儿和其父FGFR2基因存在c.833G>T chr10:123279599 p.Cys278Phe杂合突变;其母该位点未发现突变。该样本线粒体基因相关热点未发现异常,排除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等线粒体遗传性疾病。
患儿男,12岁。因右眼视力下降2个月于2017年1月9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患儿出生时即有双眼突出,眼距较宽;智力发育正常。全身检查:头颅畸形、前额突出、鼻梁凹陷呈鹦鹉嘴状鼻(图1A);其他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家族中其父亲与患儿有相同特殊面容(图1B);否认家族中有其他类似病例。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08,手光/−1.00×45→0.16;左眼视力0.3,−1.75/−1.50×90→0.9。右眼眼压15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眼压17 mmHg。双眼眼位正;眼球突出度均为23 mm,眶距105 mm。轻度眼球震颤。双眼眼前节检查正常;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正常。双眼视盘边界清楚,颜色略淡;视网膜血管走形、黄斑中心凹反光正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双眼视盘颞侧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薄(图2A,2B)。双眼视野、视觉诱发电位、色觉检查均未见异常。耳声阻抗检查,左耳B形曲线,中耳积液;右耳正常。听力检查,左耳骨传导下降;右耳正常。视神经孔、眼眶及头部CT检查,上颌骨小,下颌骨前突,鼻梁骨凹陷(图3A);颅中窝形态不规则,眼距增宽,眼球略突出(图3B);双侧视神经孔略增粗。头部MRI检查,左侧放射冠区脱髓鞘;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炎;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图3C)。其父亲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6。眼前节、眼底、OCT检查结果均正常。基因检查,患儿、其父亲均发现耳聋相关基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存在c.833G>T chr10:123279599 p.Cys278Phe杂合突变(图4A,4B);其母亲检查结果正常(图4C)。家系验证结果显示该突变来自患儿父亲。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检测,线粒体基因相关热点突变未发现明确异常。诊断:Crouzon综合征。




讨论 Crouzon综合征属于颅缝早闭症,以颅骨缝闭合过早、上颌发育不良及眼球突出等为主要特征[1]。临床上根据其表现分为上颌型、颜面型、颅型、颅面型及假性Crouzon综合征[2]。本例患儿颅面发育异常,但智力发育正常,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临床表现属于上述5型中的颜面型。
本病可继发压迫性视神经病变,若未能及时治疗,可出现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3]。本例患儿右眼视力下降2个月,就诊时检查未发现斜视,双眼矫正视力右眼手光\−1.00×45→0.16,左眼−1.75\−1.50×90→0.9,可排除弱视。OCT检查发现双眼视盘颞侧RNFL厚度变薄,与上述文献报道相似。导致视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为脑水肿及颅内高压[4],但本例患儿影像检查并未发现脑水肿。其原因我们考虑可能与患儿颅面骨发育不对称,导致右眼视神经压迫较重进而视力影响较严重有关。
本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突变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0q25-q26的FGFR2的基因片段,导致酪氨酸激酶及蛋白质编码异常[5];少部分位于FGFR3基因片段[6, 7]。本例患儿和其父FGFR2基因存在c.833G>T chr10:123279599 p.Cys278Phe杂合突变;其母该位点未发现突变。该样本线粒体基因相关热点未发现异常,排除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等线粒体遗传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