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6000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立医院眼科中心;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分析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PCED)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临床分析。临床确诊为PDR并行PPV治疗的201例20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6例86只眼,女性115例115只眼。年龄30~81岁,平均年龄(57.94±9.65)岁;其中,≥50岁159例,<50岁42例。糖化血红蛋白<7.0% 36例,≥7.0% 165例。右眼93只,左眼108只。PPV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Ⅳ期24只眼,Ⅴ期78只眼,Ⅵ期99只眼。患眼手术时间1~4 h,平均手术时间 2 h。201只眼中,手术中刮除角膜上皮25只眼;联合白内障手术70只眼;激光光凝点数<1000者78只眼,≥1000者123只眼;硅油填充61只眼,C3F8填充18只眼,未行眼内填充122只眼。以PPV后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且应用降眼压药物维持眼压时间≥2周为持续性高眼压。采用我国2016专家共识角膜上皮缺损的诊断标准确立角膜上皮缺损的判定标准。以泪液替代物或角膜接触镜等常规方法治疗角膜上皮缺损无效,连续2周以上不可愈合即可诊断为PCED。观察患眼手术后PCED的发生率,统计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ED的危险因素。以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表示。 结果  201只眼中,手术后发生PCED 16只眼,发生率为7.96%;未发生PCED 185只眼,占92.04%。发生PCED者与未发生PCED者年龄、性别及眼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6.548、0.927、0.044,P=0.011、0.336、0.8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中刮除角膜上皮(OR=13.239,95%CI 2.999~58.442,P=0.001)、联合白内障手术(OR=7.448,95%CI 1.975~28.091,P=0.003)、手术中C3F8填充(OR=11.344,95%CI 2.169~59.324,P=0.004)、手术后持续性高眼压(OR=10.462,95%CI 2.464~44.414,P=0.001)是手术后发生PCED的危险因素。 结论  手术中刮除角膜上皮、联合白内障手术、手术中C3F8填充、手术后持续性高眼压是PDR患眼PPV后发生PCED的危险因素。

引用本文: 李亚男, 童念庭, 李聪, 吴爽, 周占宇.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8, 34(2): 131-135.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8.02.006 复制

  • 上一篇

    25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短期眼压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下一篇

    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硅油填充对眼表泪膜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