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田敏, 吴进川, 何薇, 余曦, 吕红彬. 叔丁基对苯二酚对高糖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表达的影响.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8, 34(4): 382-387.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8.04.015 复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包括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多方面[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应激通路,其可转入细胞核内与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结合并启动血红素氧合酶1(HO-1)等下游抗氧化因子转录,减轻氧化应激损伤[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在DR中发挥重要作用[3],是细胞存活途径的主要调节因子[4],其激活可以导致抗凋亡成员B淋巴细胞瘤-2(Bcl-2)增加和促凋亡蛋白Bax的水平降低[5-7]。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为Ⅱ相酶诱导剂,是Nrf2/ARE信号通路的强诱导剂。并且也有研究发现tBHQ可以刺激PI3K依赖性Akt磷酸化,上调Nrf2介导的抗氧化应答元件的活性[8, 9]。我们前期研究发现,tBHQ能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减少视网膜血管增生,抑制视网膜细胞凋亡[10-13]。为此,本研究应用tBHQ预处理高糖环境下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观察tBHQ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Nrf2、HO-1、PI3K、Bcl-2、Bax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Ⅱ相酶诱导剂tBHQ对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由武汉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兔抗大鼠谷氨酰胺合成酶(GS)单克隆抗体、兔抗Nrf2多克隆抗体、兔抗Bcl-2多克隆抗体、兔抗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多克隆抗体(英国Abcam公司);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偶联的山羊抗兔二抗、RIPA总蛋白裂解液、BCA蛋白质浓度测定试剂盒、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武汉阿斯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兔抗HO-1多克隆抗体(美国Affbiotech公司);兔抗PI3K多克隆抗体(美国CST公司),兔抗Bax多克隆抗体(武汉三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rizol试剂(美国Invitrogen公司),PrimeScriptTMRT试剂盒(日本TaKaRa公司);锚定蛋白(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天津三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参照文献[14]的方法培养并鉴定Müller细胞,取第2~4代细胞进行实验。按照培养液的葡萄糖浓度分为正常糖组(N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组,45.0 mmol/L葡萄糖)及tBHQ干预组(HG+tBHQ组)。参照文献[15]方法在HG+tBHQ组视网膜Müller细胞培养48 h后,加入tBHQ 20 μmol/L干预处理48 h。
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Müller细胞,GS抗体和DAPI染色观察Müller细胞形态。采用胰蛋白酶消化第2代对数生长期的Müller细胞,将Müller细胞用4%多聚甲醛固定在盖玻片上15 min,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5 min。室温下封闭工作流体处理盖玻片10 min。PBS洗涤5 min,山羊血清室温下封闭15 min。细胞与GS抗体在4℃温育过夜。PBS洗涤盖玻片,与FITC偶联的山羊抗兔二抗在室温下孵育50 min。PBS洗涤后,DAPI染色5 min,PBS洗涤3次,滴加适量的抗荧光淬灭剂于Müller细胞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üller细胞中Nrf2、HO-1、PI3K、Bcl-2、Bax蛋白的表达。胰蛋白酶消化第2代对数生长期的Müller细胞,低速离心收集细胞,裂解液冲洗抽提蛋白,4 ℃ 13 000 g离心5 min,收集上清,每孔40 μg蛋白加上样缓冲液后煮沸5 min,12%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转至聚偏氟乙烯膜,封闭。加入兔抗鼠Nrf2一抗(1∶1000),HO-1一抗(1∶2000),PI3K一抗(1∶3000),Bcl-2一抗(1∶1000)和Bax一抗(1∶1000)4 ℃孵育过夜,洗涤后加羊抗兔二抗(1∶3000),室温孵育30 min,洗涤后加入新鲜配制的增强化学发光混合溶液到膜的蛋白面侧,暗室中曝光。胶片进行扫描存档,AlphaEaseFC软件处理系统分析目标条带的吸光度[A,旧称光密度(OD)]值。以Nrf2、HO-1、PI3K、Bcl-2、Bax和GAPDH的比值作为各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参照文献[16]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qRT-PCR)检测各组Müller细胞中Nrf2、HO-1、PI3K、Bcl-2、Bax mRNA的表达。Nrf2、HO-1、PI3K、Bcl-2、Bax、GAPDH引物长度分别为294、290、262、214、148、210碱基对(bp)。72~95 ℃,每上升0.5 ℃取1次荧光值,最后生成溶解曲线,所有的样本均重复检测3次,最后计算出Ct值。各因子的表达量采用△△Ct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即通过计算目的基因相对于参照因子的倍数来比较mRNA的表达差异,管家基因GAPDH作为内参基因。△△Ct=(待测样品目的基因的Ct平均值−待测样本内参基因的Ct平均值)−(对照样品目的基因的Ct平均值)。目的基因的相对拷贝量F=2−△△Ct。
参照文献[17]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Müller细胞的凋亡率。采用15 mW氩离子激光,激发光波长为488 nm,发射波长530 nm,CEL LQuest软件自动获取1×104个细胞样品。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计算Annexin V-FITC及碘化丙啶(PI)双染阳性细胞百分比含量。
SPSS17.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相同指标多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95%以上Müller细胞GS染色阳性;细胞体大,细胞浆丰富,绿色荧光均匀一致;细胞核DAPI染色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蓝色荧光均匀一致(图1)。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N组、HG组、HG+tBHQ组Müller细胞中Nrf2(F=73.831)、HO-1(F=148.618)、PI3K(F=83.540)、Bcl-2(F=150.381)、Bax(F=234.459)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0.000)。 HG组Müller细胞中Nrf2(t=4.114)、HO-1(t=9.275)蛋白表达较N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0)。HG+tBHQ组Müller细胞中Nrf2(t=7.847)、HO-1(t=7.947)、PI3K(t=5.397)、Bcl-2(t=6.825)蛋白表达较HG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2、0.000);Bax蛋白表达较HG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98、P=0.000)(图2)。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N组、HG组、HG+tBHQ组Müller细胞中Nrf2(F=340.317)、HO-1(F=1 582.911)、PI3K(F=81.807)、Bcl-2(F=133.630)、Bax(F=283.850)mR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0.000)。 HG组Müller细胞中Nrf2(t=7.292)、HO-1(t=15.014)较N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HG+tBHQ组Müller细胞中Nrf2(t=18.046)、HO-1(t=39.458)、PI3K(t=4.979)、Bcl-2(t=9.535)mRNA较HG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3、0.000);Bax mRNA较HG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20、P=0.000)(图3)。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N组、HG组、HG+tBHQ组Müller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95±0.68)%、(39.77±1.76)%、(20.84±0.23)%。三组Müller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7.079、P=0.000)。HG组Müller细胞凋亡率较N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05、P=0.000);HG+tBHQ组Müller细胞凋亡率较HG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83、P=0.000)(图4)。

3 讨论
目前已经发现Nrf2在人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表达[18],同时也发现DR患者视网膜中Nrf2表达增加[19]。本研究结果发现,N组Müller细胞中Nrf2表达,HG组Nrf2表达增加。Nrf2可调节直接和间接抗氧化,间接酶包括HO-1[20-22]。本研究结果表明,高糖条件下,Müller细胞中Nrf2及其下游抗氧化蛋白HO-1的表达增加,说明此时Müller细胞有助于维持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并防止氧化。既往部分研究发现,尽管糖尿病环境中Nrf2表达增加,但其在细胞核中的表达水平和DNA结合活性却低于正常水平[19]。表明虽然在糖尿病环境中细胞产生更多的Nrf2,导致Nrf2产量增加,但是不能到达细胞核以增强转录机制。
本研究结果发现,tBHQ干预进一步增加了Nrf2和HO-1在Müller细胞中的表达,与Zhong等[19]结果一致。Zhong等[19]发现,tBHQ在高糖条件下干预牛视网膜内皮细胞,可以激活Nrf2活性。其他一些研究也发现,tBHQ在体内通过促进Nrf2蛋白入细胞核,继而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启动HO-1基因的表达[23,24]。上述结果均表明,tBHQ可以通过增加Nrf2和HO-1的活性发挥Müller细胞的抗氧化功能。
PI3K/Akt通路在DR中发挥重要作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PI3K,Akt-1和Akt-3活性丧失[3]。本研究结果也发现高糖环境下,大鼠Müller细胞中PI3K表达降低。PI3K/Akt途径是细胞存活途径的主要调节因子[4]。该途径的激活可以导致Bcl-2家族的抗凋亡成员增加和促凋亡蛋白的水平降低[5-7]。作为Bcl-2家族成员,抗凋亡因子Bcl-2和促凋亡因子Bax在线粒体途径中天生平衡,并且这种平衡可以决定糖尿病刺激后Müller细胞的存活或死亡[25-29]。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血糖导致Müller细胞死亡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30,31]。本研究结果显示,高糖条件下Müller细胞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增加;表明高糖环境下Müller细胞凋亡程序激活。 PI3K/Akt途径也调控Nrf2介导的抗氧化功能[32,33]。已经有研究发现,PI3K参与Nrf2的解离和核转运以影响其下游的氧化应激产物[34]。tBHQ可以刺激PI3k依赖性Akt磷酸化,上调Nrf2介导的抗氧化应答元件的活性[8,9]。本研究结果显示,tBHQ诱导干预后,PI3K,Nrf2和Bcl- 2表达升高,Bax表达降低;提示tBHQ可能通过激活PI3K-Nrf2途径抑制Müller细胞的凋亡。既往有研究发现,褪黑激素是一种理想的抗氧化药物,褪黑激素在DR中通过激活Müller细胞中的PI3K/Akt-Nrf2信号通路,通过诱导HO-1的表达增强细胞抗氧化防御能力[35]。同时,我们的研究也发现,tBHQ干预后,HO-1随着Nrf2表达的增加而增加;表明tBHQ可能通过激活PI3K-Nrf2途径诱导HO-1的分泌,从而导致抗氧化应激和抗凋亡。同时有研究发现,tBHQ也可激活Nrf2-AREr3通路,诱导Bcl-2基因转录,下调Bax蛋白表达,起到抗氧化和抗凋亡的作用[36]。然而,也有部分研究发现,tBHQ确实能有效阻止肝细胞的死亡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但tBHQ的保护作用与Nrf2的激活无关,而与Akt的急性激活有关[37,38]。说明tBHQ的抗凋亡保护作用有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而起作用,而与Nrf2的激活无关。以上这些发现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进行验证。
本研究参照文献[15]的方法使用浓度为20 μmol/L tBHQ对高糖培养的Müller细胞干预48 h,发现tBHQ可诱导Müller细胞中各因子的变化。然而不同浓度的tBHQ及干预不同时间点可能会诱发各因子不一样的表达,后期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结果发现,高糖环境下Müller细胞产生更多的Nrf2和HO-1,虽然其产量增加,但不能到达细胞核以增强转录机制。tBHQ不仅能激活Nrf2和HO-1在Müller细胞中的表达以抗氧化反应,而且还通过激活PI3K信号通路来抑制Müller细胞的凋亡。 tBHQ也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Nrf2途径诱导HO-1分泌,从而抗氧化应激,抗凋亡作用。tBHQ在高糖环境下诱导Müller细胞中Nrf2、HO-1及PI3K的表达具有巨大的潜力,以保护Müller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和凋亡的损伤,并且可能对未来治疗DR具有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包括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多方面[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应激通路,其可转入细胞核内与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结合并启动血红素氧合酶1(HO-1)等下游抗氧化因子转录,减轻氧化应激损伤[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在DR中发挥重要作用[3],是细胞存活途径的主要调节因子[4],其激活可以导致抗凋亡成员B淋巴细胞瘤-2(Bcl-2)增加和促凋亡蛋白Bax的水平降低[5-7]。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为Ⅱ相酶诱导剂,是Nrf2/ARE信号通路的强诱导剂。并且也有研究发现tBHQ可以刺激PI3K依赖性Akt磷酸化,上调Nrf2介导的抗氧化应答元件的活性[8, 9]。我们前期研究发现,tBHQ能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减少视网膜血管增生,抑制视网膜细胞凋亡[10-13]。为此,本研究应用tBHQ预处理高糖环境下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观察tBHQ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Nrf2、HO-1、PI3K、Bcl-2、Bax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Ⅱ相酶诱导剂tBHQ对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由武汉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兔抗大鼠谷氨酰胺合成酶(GS)单克隆抗体、兔抗Nrf2多克隆抗体、兔抗Bcl-2多克隆抗体、兔抗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多克隆抗体(英国Abcam公司);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偶联的山羊抗兔二抗、RIPA总蛋白裂解液、BCA蛋白质浓度测定试剂盒、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武汉阿斯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兔抗HO-1多克隆抗体(美国Affbiotech公司);兔抗PI3K多克隆抗体(美国CST公司),兔抗Bax多克隆抗体(武汉三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rizol试剂(美国Invitrogen公司),PrimeScriptTMRT试剂盒(日本TaKaRa公司);锚定蛋白(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天津三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参照文献[14]的方法培养并鉴定Müller细胞,取第2~4代细胞进行实验。按照培养液的葡萄糖浓度分为正常糖组(N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组,45.0 mmol/L葡萄糖)及tBHQ干预组(HG+tBHQ组)。参照文献[15]方法在HG+tBHQ组视网膜Müller细胞培养48 h后,加入tBHQ 20 μmol/L干预处理48 h。
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Müller细胞,GS抗体和DAPI染色观察Müller细胞形态。采用胰蛋白酶消化第2代对数生长期的Müller细胞,将Müller细胞用4%多聚甲醛固定在盖玻片上15 min,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5 min。室温下封闭工作流体处理盖玻片10 min。PBS洗涤5 min,山羊血清室温下封闭15 min。细胞与GS抗体在4℃温育过夜。PBS洗涤盖玻片,与FITC偶联的山羊抗兔二抗在室温下孵育50 min。PBS洗涤后,DAPI染色5 min,PBS洗涤3次,滴加适量的抗荧光淬灭剂于Müller细胞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üller细胞中Nrf2、HO-1、PI3K、Bcl-2、Bax蛋白的表达。胰蛋白酶消化第2代对数生长期的Müller细胞,低速离心收集细胞,裂解液冲洗抽提蛋白,4 ℃ 13 000 g离心5 min,收集上清,每孔40 μg蛋白加上样缓冲液后煮沸5 min,12%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转至聚偏氟乙烯膜,封闭。加入兔抗鼠Nrf2一抗(1∶1000),HO-1一抗(1∶2000),PI3K一抗(1∶3000),Bcl-2一抗(1∶1000)和Bax一抗(1∶1000)4 ℃孵育过夜,洗涤后加羊抗兔二抗(1∶3000),室温孵育30 min,洗涤后加入新鲜配制的增强化学发光混合溶液到膜的蛋白面侧,暗室中曝光。胶片进行扫描存档,AlphaEaseFC软件处理系统分析目标条带的吸光度[A,旧称光密度(OD)]值。以Nrf2、HO-1、PI3K、Bcl-2、Bax和GAPDH的比值作为各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参照文献[16]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qRT-PCR)检测各组Müller细胞中Nrf2、HO-1、PI3K、Bcl-2、Bax mRNA的表达。Nrf2、HO-1、PI3K、Bcl-2、Bax、GAPDH引物长度分别为294、290、262、214、148、210碱基对(bp)。72~95 ℃,每上升0.5 ℃取1次荧光值,最后生成溶解曲线,所有的样本均重复检测3次,最后计算出Ct值。各因子的表达量采用△△Ct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即通过计算目的基因相对于参照因子的倍数来比较mRNA的表达差异,管家基因GAPDH作为内参基因。△△Ct=(待测样品目的基因的Ct平均值−待测样本内参基因的Ct平均值)−(对照样品目的基因的Ct平均值)。目的基因的相对拷贝量F=2−△△Ct。
参照文献[17]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Müller细胞的凋亡率。采用15 mW氩离子激光,激发光波长为488 nm,发射波长530 nm,CEL LQuest软件自动获取1×104个细胞样品。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计算Annexin V-FITC及碘化丙啶(PI)双染阳性细胞百分比含量。
SPSS17.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相同指标多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95%以上Müller细胞GS染色阳性;细胞体大,细胞浆丰富,绿色荧光均匀一致;细胞核DAPI染色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蓝色荧光均匀一致(图1)。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N组、HG组、HG+tBHQ组Müller细胞中Nrf2(F=73.831)、HO-1(F=148.618)、PI3K(F=83.540)、Bcl-2(F=150.381)、Bax(F=234.459)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0.000)。 HG组Müller细胞中Nrf2(t=4.114)、HO-1(t=9.275)蛋白表达较N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0)。HG+tBHQ组Müller细胞中Nrf2(t=7.847)、HO-1(t=7.947)、PI3K(t=5.397)、Bcl-2(t=6.825)蛋白表达较HG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2、0.000);Bax蛋白表达较HG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98、P=0.000)(图2)。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N组、HG组、HG+tBHQ组Müller细胞中Nrf2(F=340.317)、HO-1(F=1 582.911)、PI3K(F=81.807)、Bcl-2(F=133.630)、Bax(F=283.850)mR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0.000)。 HG组Müller细胞中Nrf2(t=7.292)、HO-1(t=15.014)较N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HG+tBHQ组Müller细胞中Nrf2(t=18.046)、HO-1(t=39.458)、PI3K(t=4.979)、Bcl-2(t=9.535)mRNA较HG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3、0.000);Bax mRNA较HG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20、P=0.000)(图3)。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N组、HG组、HG+tBHQ组Müller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95±0.68)%、(39.77±1.76)%、(20.84±0.23)%。三组Müller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7.079、P=0.000)。HG组Müller细胞凋亡率较N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05、P=0.000);HG+tBHQ组Müller细胞凋亡率较HG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83、P=0.000)(图4)。

3 讨论
目前已经发现Nrf2在人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表达[18],同时也发现DR患者视网膜中Nrf2表达增加[19]。本研究结果发现,N组Müller细胞中Nrf2表达,HG组Nrf2表达增加。Nrf2可调节直接和间接抗氧化,间接酶包括HO-1[20-22]。本研究结果表明,高糖条件下,Müller细胞中Nrf2及其下游抗氧化蛋白HO-1的表达增加,说明此时Müller细胞有助于维持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并防止氧化。既往部分研究发现,尽管糖尿病环境中Nrf2表达增加,但其在细胞核中的表达水平和DNA结合活性却低于正常水平[19]。表明虽然在糖尿病环境中细胞产生更多的Nrf2,导致Nrf2产量增加,但是不能到达细胞核以增强转录机制。
本研究结果发现,tBHQ干预进一步增加了Nrf2和HO-1在Müller细胞中的表达,与Zhong等[19]结果一致。Zhong等[19]发现,tBHQ在高糖条件下干预牛视网膜内皮细胞,可以激活Nrf2活性。其他一些研究也发现,tBHQ在体内通过促进Nrf2蛋白入细胞核,继而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启动HO-1基因的表达[23,24]。上述结果均表明,tBHQ可以通过增加Nrf2和HO-1的活性发挥Müller细胞的抗氧化功能。
PI3K/Akt通路在DR中发挥重要作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PI3K,Akt-1和Akt-3活性丧失[3]。本研究结果也发现高糖环境下,大鼠Müller细胞中PI3K表达降低。PI3K/Akt途径是细胞存活途径的主要调节因子[4]。该途径的激活可以导致Bcl-2家族的抗凋亡成员增加和促凋亡蛋白的水平降低[5-7]。作为Bcl-2家族成员,抗凋亡因子Bcl-2和促凋亡因子Bax在线粒体途径中天生平衡,并且这种平衡可以决定糖尿病刺激后Müller细胞的存活或死亡[25-29]。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血糖导致Müller细胞死亡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30,31]。本研究结果显示,高糖条件下Müller细胞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增加;表明高糖环境下Müller细胞凋亡程序激活。 PI3K/Akt途径也调控Nrf2介导的抗氧化功能[32,33]。已经有研究发现,PI3K参与Nrf2的解离和核转运以影响其下游的氧化应激产物[34]。tBHQ可以刺激PI3k依赖性Akt磷酸化,上调Nrf2介导的抗氧化应答元件的活性[8,9]。本研究结果显示,tBHQ诱导干预后,PI3K,Nrf2和Bcl- 2表达升高,Bax表达降低;提示tBHQ可能通过激活PI3K-Nrf2途径抑制Müller细胞的凋亡。既往有研究发现,褪黑激素是一种理想的抗氧化药物,褪黑激素在DR中通过激活Müller细胞中的PI3K/Akt-Nrf2信号通路,通过诱导HO-1的表达增强细胞抗氧化防御能力[35]。同时,我们的研究也发现,tBHQ干预后,HO-1随着Nrf2表达的增加而增加;表明tBHQ可能通过激活PI3K-Nrf2途径诱导HO-1的分泌,从而导致抗氧化应激和抗凋亡。同时有研究发现,tBHQ也可激活Nrf2-AREr3通路,诱导Bcl-2基因转录,下调Bax蛋白表达,起到抗氧化和抗凋亡的作用[36]。然而,也有部分研究发现,tBHQ确实能有效阻止肝细胞的死亡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但tBHQ的保护作用与Nrf2的激活无关,而与Akt的急性激活有关[37,38]。说明tBHQ的抗凋亡保护作用有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而起作用,而与Nrf2的激活无关。以上这些发现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进行验证。
本研究参照文献[15]的方法使用浓度为20 μmol/L tBHQ对高糖培养的Müller细胞干预48 h,发现tBHQ可诱导Müller细胞中各因子的变化。然而不同浓度的tBHQ及干预不同时间点可能会诱发各因子不一样的表达,后期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结果发现,高糖环境下Müller细胞产生更多的Nrf2和HO-1,虽然其产量增加,但不能到达细胞核以增强转录机制。tBHQ不仅能激活Nrf2和HO-1在Müller细胞中的表达以抗氧化反应,而且还通过激活PI3K信号通路来抑制Müller细胞的凋亡。 tBHQ也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Nrf2途径诱导HO-1分泌,从而抗氧化应激,抗凋亡作用。tBHQ在高糖环境下诱导Müller细胞中Nrf2、HO-1及PI3K的表达具有巨大的潜力,以保护Müller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和凋亡的损伤,并且可能对未来治疗DR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