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陈尧, 毛俊峰. 结节性硬化伴双眼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一例.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9, 35(4): 393-394.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9.04.018 复制
患儿男,7岁。因双眼视物模糊2个月于2017年7月19日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既往有癫痫发作史;家族史无特殊。全身检查见双侧面颊大量淡红色结节状病灶(图1A)。眼部检查:双眼视力1.2。眼压正常。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双眼视盘颜色淡红,C/D约0.3,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右眼眼底血管弓颞上方、鼻下视网膜血管附近,左眼视盘上方及下方视网膜见数个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半透明、结节状病灶(图1B),病灶血管纡曲扩张,未见出血渗出。眼B型超声检查,右眼颞侧、左眼视盘上方玻璃体内强回声光斑(图1C)。OCT检查,病灶处神经纤维层视网膜信号均匀增强,隆起(图2A)。实验室、全身彩色超声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儿科视频脑监测报告,左侧半球大量尖波,尖慢波发放,顶、枕及后颞区监测到清醒期1次左侧枕区起始的局灶性发放。MRI平扫增强检查,左侧侧脑室体部及右侧侧脑室旁室管膜下小结节灶,呈稍短T1稍短T2信号,较大者大小约0.6 cm×0.9 cm,增强后见轻度强化(图2B)。临床诊断:(1)双眼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RAH);(2)结节性硬化。


讨论 结节性硬化典型临床表现为三联征即癫痫、智力低下及皮脂腺瘤[1]。本例患儿有癫痫病史,面部血管纤维瘤、视网膜错构瘤、脑皮质发育不良和室管膜下结节4个主要特征,结节性硬化诊断明确。结节性硬化以癫痫发作为常见的初期表现,眼部病变发现较晚,可表现为眼睑肿物或轻度视力下降[2-3]。
RAH在形态学上可分为3型,Ⅰ型位于神经纤维层,较平坦且无钙化;Ⅱ型起于内层视网膜,结节状,有钙化灶;Ⅲ型兼有以上两型的特征[4]。本例患者属于Ⅰ型RAH。RAH为良性眼底肿瘤,其发生不一定伴随结节性硬化,可孤立发生或伴随其他全身疾病如Ⅰ型神经纤维瘤[5]。诊断上需要与其他眼底疾病鉴别。脱髓鞘视神经病变表现为视盘附近羽毛状脱髓鞘病变,一般无视神经纤维层隆起的病灶;视网膜母细胞瘤及视网膜转移瘤有原发病灶,病灶不限于视神经纤维层,不伴随皮脂腺瘤等皮损,无癫痫或智力减退的病史;视网膜毛细血管瘤FFA可明确诊断。
全身治疗以对症治疗或切除各系统错构瘤为主[6]。RAH可进展为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或黄斑水肿[7],确诊为RAH的患者需眼科定期随诊。
患儿男,7岁。因双眼视物模糊2个月于2017年7月19日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既往有癫痫发作史;家族史无特殊。全身检查见双侧面颊大量淡红色结节状病灶(图1A)。眼部检查:双眼视力1.2。眼压正常。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双眼视盘颜色淡红,C/D约0.3,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右眼眼底血管弓颞上方、鼻下视网膜血管附近,左眼视盘上方及下方视网膜见数个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半透明、结节状病灶(图1B),病灶血管纡曲扩张,未见出血渗出。眼B型超声检查,右眼颞侧、左眼视盘上方玻璃体内强回声光斑(图1C)。OCT检查,病灶处神经纤维层视网膜信号均匀增强,隆起(图2A)。实验室、全身彩色超声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儿科视频脑监测报告,左侧半球大量尖波,尖慢波发放,顶、枕及后颞区监测到清醒期1次左侧枕区起始的局灶性发放。MRI平扫增强检查,左侧侧脑室体部及右侧侧脑室旁室管膜下小结节灶,呈稍短T1稍短T2信号,较大者大小约0.6 cm×0.9 cm,增强后见轻度强化(图2B)。临床诊断:(1)双眼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RAH);(2)结节性硬化。


讨论 结节性硬化典型临床表现为三联征即癫痫、智力低下及皮脂腺瘤[1]。本例患儿有癫痫病史,面部血管纤维瘤、视网膜错构瘤、脑皮质发育不良和室管膜下结节4个主要特征,结节性硬化诊断明确。结节性硬化以癫痫发作为常见的初期表现,眼部病变发现较晚,可表现为眼睑肿物或轻度视力下降[2-3]。
RAH在形态学上可分为3型,Ⅰ型位于神经纤维层,较平坦且无钙化;Ⅱ型起于内层视网膜,结节状,有钙化灶;Ⅲ型兼有以上两型的特征[4]。本例患者属于Ⅰ型RAH。RAH为良性眼底肿瘤,其发生不一定伴随结节性硬化,可孤立发生或伴随其他全身疾病如Ⅰ型神经纤维瘤[5]。诊断上需要与其他眼底疾病鉴别。脱髓鞘视神经病变表现为视盘附近羽毛状脱髓鞘病变,一般无视神经纤维层隆起的病灶;视网膜母细胞瘤及视网膜转移瘤有原发病灶,病灶不限于视神经纤维层,不伴随皮脂腺瘤等皮损,无癫痫或智力减退的病史;视网膜毛细血管瘤FFA可明确诊断。
全身治疗以对症治疗或切除各系统错构瘤为主[6]。RAH可进展为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或黄斑水肿[7],确诊为RAH的患者需眼科定期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