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焦明菲, 程朝晖, 胡博杰, 刘琳, 李筱荣.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自发闭合一例.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9, 35(5): 498-499.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9.05.015 复制
患者男,53岁。因左眼视力下降3 d于2016年6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患者既往高度近视40余年。20 d前曾在外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手术前左眼矫正视力−13.75−2.50×85= 0.2。眼底彩色照相,眼底呈豹纹状,视盘旁可见萎缩弧;B型超声检查,玻璃体可见点条状混浊,后巩膜葡萄肿;OCT检查,板层黄斑裂孔(图1A)。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25,矫正视力0.8;左眼视力0.2,矫正视力0.3。右眼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左眼眼压13 mmHg(1 mmHg=0.133 kPa)。眼前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人工晶状体在位;玻璃体混浊。眼底呈豹纹状,伴弥漫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黄斑反光消失,黄斑裂孔。眼轴长度29.77 mm。OCT检查,左眼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组织全层缺损,可见视网膜表面强反射条带,视网膜层间可见强反射间隔、弱反射囊腔(图1B)。诊断:左眼黄斑裂孔;双眼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双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因患者自身原因未行任何治疗。10个月后再次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检查:左眼视力0.2,−1.25−1.75×95= 0.4+。眼压Tn。眼底呈豹纹状,视盘旁可见萎缩弧,黄斑区发红,反光不清晰(图2A)。OCT检查,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组织全层缺损闭合(图2B)。


讨论 Li等[1]于2014年首次报道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自发闭合。玻璃体对黄斑中心凹的牵引作用在黄斑裂孔的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牵引力导致眼球伸展和视网膜相对缩短,进一步促进包括黄斑裂孔在内的黄斑病变发展[2]。病理性近视患者视网膜机械应力是由眼球前后径伸长所引起。Llop等[3]认为黄斑裂孔形成可能是Irvine-Gass综合征的并发症。而本例患者白内障手术前即发现板层黄斑裂孔,手术后20 d观察到全层黄斑裂孔。我们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超声乳化机械力的传导或手术后生化改变所引起,局部玻璃体液化和随后牵引[4]。但即使白内障手术后无并发症,也可导致玻璃体黄斑牵拉的形成,并进一步导致黄斑裂孔的进展。
黄斑裂孔自发闭合常见报道[5],但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自发闭合较为少见。本例患者由于白内障手术前存在板层黄斑裂孔,全层黄斑裂孔发生考虑可能与白内障手术干扰玻璃体发生牵引有关。当干扰因素解除后,黄斑裂孔自发闭合。提示临床中类似患者可以选择在病情和视力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密切随访。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自发闭合原因尚不完全清楚。黄斑裂孔的形成可发生在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今后需长期观察更多病例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明确影响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自发闭合的影响因素。
患者男,53岁。因左眼视力下降3 d于2016年6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患者既往高度近视40余年。20 d前曾在外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手术前左眼矫正视力−13.75−2.50×85= 0.2。眼底彩色照相,眼底呈豹纹状,视盘旁可见萎缩弧;B型超声检查,玻璃体可见点条状混浊,后巩膜葡萄肿;OCT检查,板层黄斑裂孔(图1A)。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25,矫正视力0.8;左眼视力0.2,矫正视力0.3。右眼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左眼眼压13 mmHg(1 mmHg=0.133 kPa)。眼前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人工晶状体在位;玻璃体混浊。眼底呈豹纹状,伴弥漫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黄斑反光消失,黄斑裂孔。眼轴长度29.77 mm。OCT检查,左眼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组织全层缺损,可见视网膜表面强反射条带,视网膜层间可见强反射间隔、弱反射囊腔(图1B)。诊断:左眼黄斑裂孔;双眼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双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因患者自身原因未行任何治疗。10个月后再次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检查:左眼视力0.2,−1.25−1.75×95= 0.4+。眼压Tn。眼底呈豹纹状,视盘旁可见萎缩弧,黄斑区发红,反光不清晰(图2A)。OCT检查,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组织全层缺损闭合(图2B)。


讨论 Li等[1]于2014年首次报道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自发闭合。玻璃体对黄斑中心凹的牵引作用在黄斑裂孔的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牵引力导致眼球伸展和视网膜相对缩短,进一步促进包括黄斑裂孔在内的黄斑病变发展[2]。病理性近视患者视网膜机械应力是由眼球前后径伸长所引起。Llop等[3]认为黄斑裂孔形成可能是Irvine-Gass综合征的并发症。而本例患者白内障手术前即发现板层黄斑裂孔,手术后20 d观察到全层黄斑裂孔。我们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超声乳化机械力的传导或手术后生化改变所引起,局部玻璃体液化和随后牵引[4]。但即使白内障手术后无并发症,也可导致玻璃体黄斑牵拉的形成,并进一步导致黄斑裂孔的进展。
黄斑裂孔自发闭合常见报道[5],但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自发闭合较为少见。本例患者由于白内障手术前存在板层黄斑裂孔,全层黄斑裂孔发生考虑可能与白内障手术干扰玻璃体发生牵引有关。当干扰因素解除后,黄斑裂孔自发闭合。提示临床中类似患者可以选择在病情和视力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密切随访。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自发闭合原因尚不完全清楚。黄斑裂孔的形成可发生在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今后需长期观察更多病例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明确影响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自发闭合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