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放射科, 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超声科, 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通过超声造影时间信号曲线获得人肺腺癌异位移植瘤血流灌注参数, 进一步探究肿瘤不同生长时间微血管生成特点。本文选取21只裸鼠, 建立人肺腺癌异位移植瘤模型, 于7d、14 d及28 d进行超声造影(CEUS), 获得肿瘤血流灌注图像及时间信号参数, 包括上升时间(RT)、峰值强度(PI)和曲线下面积(AUC)。CD34免疫组化染色获得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实验结果显示, 7 d、14 d及28 d的PI与AUC逐渐降低(P < 0.05)。RT随着肿瘤生长时间延长逐渐增高(P < 0.05)。在有坏死的肿瘤中, 非坏死区域的PI、AUC比坏死区域大(P < 0.05)。CD34染色发现坏死肿瘤的MVD较无坏死肿瘤低[(7.50±3.44)条vs. (12.44±5.74)条, P=0.034]。MVD与PI呈正相关(r=0.668, P=0.008)。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超声造影对人肺腺癌异位移植瘤血流灌注研究具有一定价值。时间信号曲线的PI、AUC及RT可以反映肿瘤的微血管生成情况。

引用本文: 许华燕, 庄华, 杨志刚, 李媛, 师轲. 超声造影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人肺腺癌裸鼠异位移植瘤微血管生成特点的定量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6, 33(2): 332-336. doi: 10.7507/1001-5515.20160056 复制

  • 上一篇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相关蛋白Rv2004c的抗原表位预测
  • 下一篇

    可植入光遗传学神经刺激光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