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华东理工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自动化系, 上海 200237;
  • 2. 上海诺城电气有限公司, 上海 200245;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睡眠分期是医学、神经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人工标记睡眠数据是一项费时且费力的工作。自动睡眠分期方法能够减少人工分期的工作负荷,但在复杂多变的临床数据的应用上仍存在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K均值聚类算法,主要目的是从实际睡眠数据的特点出发,研究睡眠自动分期方法。针对原始K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和离群点敏感的问题,本文结合密度的思想,选择周围数据密集的点作为初始中心,并根据“3σ法则”更新中心。改进算法在健康被试和接受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睡眠障碍者的睡眠数据上进行了测试,平均分类精确度达到76%,同时结合实际睡眠数据的形态多样性验证讨论了该方法在临床数据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引用本文: 肖姝源, 王蓓, 张见, 张群峰, 邹俊忠. 基于改进的K均值聚类算法的睡眠自动分期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6, 33(5): 847-854. doi: 10.7507/1001-5515.20160137 复制

  • 上一篇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脑电的去趋势波动分析
  • 下一篇

    基于熵的严重意识障碍脑电信号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