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体内雌激素降低而导致的一类高骨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近年来,低强度全身振动,即加速度小于 1 gg = 9.81 m/s2)的全身振动,作为一种非药理性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方式,因其副作用小、操作简单且相对安全而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低强度全身振动可以改善骨强度,增加骨体积和骨密度。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针对动物模型或人类患者,由于年龄和激素水平不同,低强度全身振动的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迄今尚未有明确的低强度全身振动治疗方案适用于不同的治疗对象。整体和细胞水平的研究亦表明,低强度全身振动刺激很可能与改变机体激素水平和干细胞的定向分化有关。本文分析了近年来相关文献,从振动参数、振动效果以及作用机制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低强度全身振动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引用本文: 李汇明, 李良. 低强度全身振动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8, 35(2): 301-306. doi: 10.7507/1001-5515.201801071 复制

  • 上一篇

    数字 X 射线摄影系统中探测器纵向自动追踪射线设计
  • 下一篇

    血管内支架植入后的内皮损伤及其修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