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悦 1,2 , 李春林 1,2 , 张文静 3 , 陈仁吉 3 , 李霞 1,2
  • 1. 首都医科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069);
  • 2. 生物力学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69);
  • 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北京 10019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唇腭裂(CLP)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缺陷。本研究采集23名未接受康复训练、存在构音障碍的CLP患者(Bclp组)和23名经康复训练后恢复构音清晰度的CLP患者(Aclp组) 在执行汉字发音任务时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进行激活脑区分析,探索CLP患者经过构音障碍康复训练后脑机制的变化。研究发现,Aclp组的运动皮层、布罗卡(Broca)区、韦尼克(Wernicke)区、小脑等脑区明显激活,Bclp组的运动皮层等脑区仅表现出微弱激活,激活范围小。本文比较了具有组间差异的脑区和共同激活脑区的脑活动水平变化,发现康复训练使负向激活的脑区(小脑、左侧运动区、Wernicke区等)活动水平提升到正向;同时提升了微弱激活脑区(右侧运动区和Broca区等)的活动水平。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对CLP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可提高CLP患者与构音清晰度相关脑区的活动水平,构音清晰度相关脑区的激活强度值可作为一种可量化的客观评价指标来评估康复训练效果,对康复训练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本文: 王梦悦, 李春林, 张文静, 陈仁吉, 李霞.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唇腭裂患者构音障碍康复训练脑机制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23, 40(1): 125-132. doi: 10.7507/1001-5515.202006068 复制

  • 上一篇

    计及舒适性的膝关节外骨骼机器人张弛穿戴系统性能优化及方法研究
  • 下一篇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验证设备对多叶准直器开合误差的敏感性及其伽马通过率限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