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天津工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
  • 2.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天津 30019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个体无法将自主运动的命令传递给肌肉,进而导致控制四肢的能力下降,而传统的康复手段存在治疗周期长且人工成本较高等问题。基于脑机接口(BCI)的功能性电刺激(FES)将患者意图与肌肉收缩联系起来,通过识别神经信号并对运动肌肉群进行电脉冲刺激以产生肌肉抽搐或肢体运动,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重建,是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从脑机接口范式、功能性电刺激参数以及康复疗效三个方面对基于脑机接口的功能性电刺激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未来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增进对基于脑机接口的功能性电刺激系统的理解。

引用本文: 王瑶, 李雨涵, 崔红岩, 李萌, 陈小刚. 基于脑机接口的功能性电刺激研究综述.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24, 41(4): 650-655. doi: 10.7507/1001-5515.202311036 复制

  • 上一篇

    一个新兴学科:脑机接口医学
  • 下一篇

    融合多感官刺激的虚拟现实—脑机接口手功能增强康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