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成都,61007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三种不同微创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及氟康唑冲洗术腔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84例非侵袭型真菌性上颌窦炎住院患者资料。患者分别采用单纯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术(术式1)、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经唇龈沟上颌窦前壁开窗(术式2)、以及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式3)进行治疗;术式3治疗的患者术后定期换药时,分别使用生理盐水或氟康唑反复冲洗鼻腔和上颌窦。所有患者门诊随访至少半年。 结果  在本组接受术式1、术式2和术式3治疗的患者分别有51例、45例和188例。上述三种术式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15例,9例和6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分别为29.6%、20.0%和3.2%;其中术式3治疗的患者复发率显著性低于术式1或术式2治疗的患者(P<0.05)。在术式3治疗的患者中,生理盐水和氟康唑冲洗的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3.8周和 3.7周,两种冲洗方式对伤口的愈合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是治疗非侵袭型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最佳方式,且伤口愈合时间与冲洗液种类无关。

引用本文: 奚玲,马志跃. 非侵袭型真菌性上颌窦炎微创手术策略的选择. 华西医学, 2013, 28(5): 749-751. doi: 10.7507/1002-0179.20130231 复制

  • 上一篇

    改良电休克治疗中影响脑电抽搐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下一篇

    华西医院肝炎病毒血液标本库的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