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卢春燕, 印义琼, 文曰. 品管圈活动在防止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配伍禁忌的应用. 华西医学, 2014, 29(1): 130-132. doi: 10.7507/1002-0179.20140040 复制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主要的给药途径[1]。胃肠术后患者,大多需要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目的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但如果药物配伍不当,会造成药品浪费、使药物效价降低、导致不良反应、引发医疗纠纷[2],严重的可危及生命。防范药物的配伍禁忌,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品管圈(QCC)是持续质量改进的运作方式,已不断融入医院各环节管理中[3-5]。为了防止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药物配伍禁忌,提高患者静脉输液安全性,我科于2012年10月起开展了以“防止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配伍禁忌”为主题的QCC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QCC小组成员共8人,均为女性,年龄24~48岁,平均34岁。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护士4名;本科4名,大专4名。小组选择最高年资主管护师为圈长,设护士长为督导员,科室38名护士均参与QCC活动。
1.2 方法
1.2.1 选定活动主题
依据医院提出的“百年华西,安全第一”服务理念,选定“防止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配伍禁忌”为活动主题。
1.2.2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对QCC活动前(2012年7月-9月)606例实施联合用药的静脉输液患者中3例发生药物配伍不当的事件原因进行剖析。其中2例患者输注甲磺酸加贝酯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莫菲滴管内混合产生白色浑浊液;1例患者输注痰热清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莫菲滴管内混合产生浅黄色浑浊液,药物配伍不当发生率为0.5%。与此同时,对护士静脉用药相关知识进行调查,其知晓率为58.0%;对护士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不定期抽查,其执行率为47.0%。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运用特性要因图(又称鱼骨图)法[6],对导致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药物配伍禁忌的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图 1),最终确定4个主要因素:① 护士责任心不强;② 护士对配伍禁忌相关知识缺乏;③ 制度不完善;④ 管理力度不够。

1.2.3 对策与实施
通过以上原因制定如下对策:① 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借助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活动的开展,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以“我的患者我负责”为理念[7],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利用科室晨会、QCC圈会,就行业内通报的因护士责任心不强而发生的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剖析,以强化大家的风险意识及法律意识,增强责任心。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加强巡视,注意观察输入药物的颜色、清亮度等,以免发生输液配伍禁忌。
② 加强护士培训:科室定期开展药物配伍禁忌知识讲座,学习静脉输液配伍禁忌相关的规范要求或输液小常识;邀请药剂科人员定期到科室进行现场指导;加强护士间的交流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共同解决;并通过设计的调查表了解护士的对静脉用药配伍禁忌内容的知晓情况,通过多种方法激发、督促护士加强药物配伍禁忌知识的学习,确保用药安全。
③ 严格执行相关制度:A. 严格执行医院《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管理规范》:使用前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对未曾使用过的药物,配置后先用残余药液对相邻组药液进行混匀,观察有无变色、浑浊、沉淀及絮状物等变化;对常用药物的配置也要注意观察有无变色、混浊、沉淀及絮状物等变化,如有异常须立即报告和备查;对已知有配伍禁忌、疑有配伍禁忌或配伍禁忌不详药物输注时,两组药物之间必须用间隔液体,必要时更换输液器;在输注时,护士待药液进入莫菲滴滴管并进入患者体内后方可离去,并在输注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B. 科室配备了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张贴于配药室内,以利于医务人员配药时及时核对和学习。C. 科室建立《常用药物说明书档案》,置于护士站以备随时查阅。
④ 加强管理力度:加强和完善QCC成员、小组长、护士长三级检查督导制度。发现问题,采取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三级汇报制度,确保静脉输液安全。严格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落实各级护士的岗位职责,要求责任护士工作在病房,服务在患者身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并结合奖惩制度,将工作责任与个人经济效益挂勾,从而加强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责任心。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开展QCC活动后,护士对静脉用药配伍禁忌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制度执行率均较活动前大为提高,QCC活动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开展QCC活动后,大部分护士加深了对静脉用药配伍禁忌相关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全体护士能积极、自觉、主动执行相关制度。2012年10月-12月686例实施联合用药的静脉输液患者无1例发生药物配伍禁忌。由此可见,QCC活动有效避免了输液过程中药物配伍禁忌的发生。
3 讨论
3.1 提高了对静脉用药配伍禁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随着疾病谱的扩大,静脉用药品种不断增多,联合用药非常普遍,若配伍不当,就会出现沉淀、结块、变色、潮解等现象,降低药效,也可失去原有的药效或产生毒副性作用,甚至可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导致医疗事故[8]。美国2003年国家卫生质量报告中,将患者安全定义为没有医疗意外伤害、没有医疗差错、没有医疗服务的不当,包括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伤害、差错及医疗文书的错误等。护士只有掌握了相关药物配伍禁忌知识,才能避免盲目执行存在的配伍禁忌医嘱,确保临床用药安全[8]。通过开展QCC活动,广大护士对输液过程药物配伍禁忌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知晓率大幅提升至87.0%,从思想认识上构筑起第一道防范警戒线。
3.2 提高了护士对制度的执行率
在管理活动中要重视人的因素,一切管理活动均应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9]。而QCC活动的开展,正是让每一位成员都成为决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增加了护士的自身成就感,获得了自信心,大大提升了积极性,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参加管理与监督,使制度得以贯彻落实。
3.3 提高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提高用药安全作为患者安全的关键性问题在中国医院协会《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中被提出[10]。我们医院的理念是“百年华西,安全第一”。保证患者的安全是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义务,静脉输液过程中避免药物配伍禁忌,是静脉用药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QCC活动的开展,杜绝了药物配伍禁忌的发生,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3.4 增强了护士团队的凝聚力
QCC活动使护士的工作观念得以转变,科室协作力增强,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集体分析原因、共同商讨对策并实施,充分体现了群策群力,从以前“我的事”变成了“我们的事”;从以前“领导的事”变成了“我们的事”,团队的凝聚力大为增强。
3.5 提升了成员的科研意识
护理科研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疑难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11]。在QCC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从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到持续质量改进,每一步QCC成员都积极查阅、搜索相关文献及资料,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科研意识,为护理研究积累和奠定了相应的基础。
尽管本次QCC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全科护士对静脉用药配伍禁忌相关知识知晓率、对配伍禁忌的相关制度执行率还尚未达到一个更高的境地,还需通过培训和强化,进一步提高护士的认知度和执行力度。目前开展QCC活动所实行的方法已列入相关的常规工作中,并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完善、改进。持续的QCC活动利于提高护士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主要的给药途径[1]。胃肠术后患者,大多需要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目的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但如果药物配伍不当,会造成药品浪费、使药物效价降低、导致不良反应、引发医疗纠纷[2],严重的可危及生命。防范药物的配伍禁忌,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品管圈(QCC)是持续质量改进的运作方式,已不断融入医院各环节管理中[3-5]。为了防止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药物配伍禁忌,提高患者静脉输液安全性,我科于2012年10月起开展了以“防止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配伍禁忌”为主题的QCC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QCC小组成员共8人,均为女性,年龄24~48岁,平均34岁。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护士4名;本科4名,大专4名。小组选择最高年资主管护师为圈长,设护士长为督导员,科室38名护士均参与QCC活动。
1.2 方法
1.2.1 选定活动主题
依据医院提出的“百年华西,安全第一”服务理念,选定“防止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配伍禁忌”为活动主题。
1.2.2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对QCC活动前(2012年7月-9月)606例实施联合用药的静脉输液患者中3例发生药物配伍不当的事件原因进行剖析。其中2例患者输注甲磺酸加贝酯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莫菲滴管内混合产生白色浑浊液;1例患者输注痰热清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莫菲滴管内混合产生浅黄色浑浊液,药物配伍不当发生率为0.5%。与此同时,对护士静脉用药相关知识进行调查,其知晓率为58.0%;对护士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不定期抽查,其执行率为47.0%。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运用特性要因图(又称鱼骨图)法[6],对导致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药物配伍禁忌的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图 1),最终确定4个主要因素:① 护士责任心不强;② 护士对配伍禁忌相关知识缺乏;③ 制度不完善;④ 管理力度不够。

1.2.3 对策与实施
通过以上原因制定如下对策:① 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借助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活动的开展,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以“我的患者我负责”为理念[7],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利用科室晨会、QCC圈会,就行业内通报的因护士责任心不强而发生的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剖析,以强化大家的风险意识及法律意识,增强责任心。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加强巡视,注意观察输入药物的颜色、清亮度等,以免发生输液配伍禁忌。
② 加强护士培训:科室定期开展药物配伍禁忌知识讲座,学习静脉输液配伍禁忌相关的规范要求或输液小常识;邀请药剂科人员定期到科室进行现场指导;加强护士间的交流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共同解决;并通过设计的调查表了解护士的对静脉用药配伍禁忌内容的知晓情况,通过多种方法激发、督促护士加强药物配伍禁忌知识的学习,确保用药安全。
③ 严格执行相关制度:A. 严格执行医院《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管理规范》:使用前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对未曾使用过的药物,配置后先用残余药液对相邻组药液进行混匀,观察有无变色、浑浊、沉淀及絮状物等变化;对常用药物的配置也要注意观察有无变色、混浊、沉淀及絮状物等变化,如有异常须立即报告和备查;对已知有配伍禁忌、疑有配伍禁忌或配伍禁忌不详药物输注时,两组药物之间必须用间隔液体,必要时更换输液器;在输注时,护士待药液进入莫菲滴滴管并进入患者体内后方可离去,并在输注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B. 科室配备了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张贴于配药室内,以利于医务人员配药时及时核对和学习。C. 科室建立《常用药物说明书档案》,置于护士站以备随时查阅。
④ 加强管理力度:加强和完善QCC成员、小组长、护士长三级检查督导制度。发现问题,采取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三级汇报制度,确保静脉输液安全。严格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落实各级护士的岗位职责,要求责任护士工作在病房,服务在患者身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并结合奖惩制度,将工作责任与个人经济效益挂勾,从而加强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责任心。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开展QCC活动后,护士对静脉用药配伍禁忌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制度执行率均较活动前大为提高,QCC活动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开展QCC活动后,大部分护士加深了对静脉用药配伍禁忌相关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全体护士能积极、自觉、主动执行相关制度。2012年10月-12月686例实施联合用药的静脉输液患者无1例发生药物配伍禁忌。由此可见,QCC活动有效避免了输液过程中药物配伍禁忌的发生。
3 讨论
3.1 提高了对静脉用药配伍禁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随着疾病谱的扩大,静脉用药品种不断增多,联合用药非常普遍,若配伍不当,就会出现沉淀、结块、变色、潮解等现象,降低药效,也可失去原有的药效或产生毒副性作用,甚至可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导致医疗事故[8]。美国2003年国家卫生质量报告中,将患者安全定义为没有医疗意外伤害、没有医疗差错、没有医疗服务的不当,包括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伤害、差错及医疗文书的错误等。护士只有掌握了相关药物配伍禁忌知识,才能避免盲目执行存在的配伍禁忌医嘱,确保临床用药安全[8]。通过开展QCC活动,广大护士对输液过程药物配伍禁忌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知晓率大幅提升至87.0%,从思想认识上构筑起第一道防范警戒线。
3.2 提高了护士对制度的执行率
在管理活动中要重视人的因素,一切管理活动均应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9]。而QCC活动的开展,正是让每一位成员都成为决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增加了护士的自身成就感,获得了自信心,大大提升了积极性,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参加管理与监督,使制度得以贯彻落实。
3.3 提高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提高用药安全作为患者安全的关键性问题在中国医院协会《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中被提出[10]。我们医院的理念是“百年华西,安全第一”。保证患者的安全是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义务,静脉输液过程中避免药物配伍禁忌,是静脉用药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QCC活动的开展,杜绝了药物配伍禁忌的发生,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3.4 增强了护士团队的凝聚力
QCC活动使护士的工作观念得以转变,科室协作力增强,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集体分析原因、共同商讨对策并实施,充分体现了群策群力,从以前“我的事”变成了“我们的事”;从以前“领导的事”变成了“我们的事”,团队的凝聚力大为增强。
3.5 提升了成员的科研意识
护理科研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疑难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11]。在QCC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从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到持续质量改进,每一步QCC成员都积极查阅、搜索相关文献及资料,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科研意识,为护理研究积累和奠定了相应的基础。
尽管本次QCC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全科护士对静脉用药配伍禁忌相关知识知晓率、对配伍禁忌的相关制度执行率还尚未达到一个更高的境地,还需通过培训和强化,进一步提高护士的认知度和执行力度。目前开展QCC活动所实行的方法已列入相关的常规工作中,并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完善、改进。持续的QCC活动利于提高护士服务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