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吴琴琴, 王淇, 郭丽琳, 周婷, 薛桂君, 王佑娟. 健康体检居民对健康管理需求的调查研究. 华西医学, 2014, 29(5): 844-847. doi: 10.7507/1002-0179.20140258 复制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并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1]。研究表明,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相当于减少3~6元的医疗费用。目前,美国约有70%的人口都在健康管理的服务范围内[2]。健康管理的内容包括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等。健康体检居民相对自然社区居民来说,具有主动体检意识,若对于此类人群进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我院进行基础健康管理的基础上[3],对健康体检居民的健康管理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居民741例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男360例,女381例;年龄24~69岁,平均43.5岁。排除认知缺陷,有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2 调查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参阅相关文献[4, 5]及自行设计量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① 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职业状况、经济情况);② 有无慢性病情况(常见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③ 健康管理的需求及健康管理服务内容的3个纬度(健康评估包括检后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知识讲座和健康知识短信,健康干预包括健康促进计划、医疗随访、就诊绿色通道)的需求;④ 其他(参检方式、在本中心体检次数)。在研究实施的各阶段分别进行质量控制,对调查员进行统一技术培训,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统一指导语,现场填写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并完成逻辑检错。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发放741份问卷,收回741份调查问卷,去掉回答空缺题数≥3个的73份无效问卷,共收集668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0.1%。有效调查对象668例,男326例,女342例;年龄24~69岁,平均43.4岁。
2.2 健康体检居民对健康管理需求情况
在调查者当中,589例(88.2%)有检后健康管理需求,79例(11.8%)无检后健康管理需求。不同性别、年龄和参检方式的体检居民的健康管理需求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参检次数、职业状况、经济状况、慢性病情况的体检居民健康管理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3 健康体检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内容的需求情况
在本次调查的结果中,健康评估的检后报告解读需求最高,达83.2%,健康教育中健康知识短信的需求达41.3%,高于健康知识讲座的29.9%;在健康干预中,健康促进计划需求达56.7%,医疗随访达45.1%,就医绿色通道达41.9%。
不同年龄和职业状况的体检居民对健康知识讲座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经济状况的体检居民对健康促进计划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参检方式体检居民对健康知识短信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参检方式体检居民对就医绿色通道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健康管理就是针对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1]。
在健康体检居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健康体检居民有88%的人有健康管理需求,明显高于自然社区人群的56.2%[4]和事业单位的69%[6],说明健康体检居民对健康管理的关注比一般居民要强,进行健康管理有更高的积极性,能够更充分实现“调动个人、家庭和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达到改善健康的最大效果”的健康管理宗旨,同时也说明体检中心在健康管理理念宣传方面有较大贡献,健康管理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已经逐渐被健康体检居民接受及被需求。本次调查中发现健康管理需求与疾病状态不相关,说明健康体检居民的健康管理需求不是只针对已有慢性病的患者,没有慢性病的健康体检居民也有很好的健康管理意识。本次研究发现女性、老年和个体健康体检居民有较强的健康管理需求,这与李君等[7]、陈正英等[8]的结果不同,可能与人群的地区、城乡、民族差异有关。我们研究中女性健康体检居民健康管理需求高的原因可能是女性虚弱指数高于男性[9],即使在相同健康条件下她们的健康自评也可能差于男性[10],所以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就更强。
在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需求方面,83.2%的健康体检居民选择了“检后报告解读”进行健康评估,高于北京市社区居民[11]和上海社区居民[4] 61.2%,有更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健康教育的选择中,41.3%的人选择健康知识短信,29.9%选择健康知识讲座,与上海闸北区研究[12]相似,且在年龄方面有差异,老年人倾向于健康知识讲座,年轻人更倾向于健康知识短信。健康讲座的需求率明显低于健康知识短信的原因可能与健康讲座的时间及地点的可及性有关,所以健康讲座需求率中最高的是60岁以上人群,需求率达43.86%,因为老年人有充足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听讲座。30岁以下人群需求率也较高,达39.77%,这可能与慢性病患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有关,据报道18~30岁男性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已经达到58.5%[13]。健康知识短信的需求率高可能与其方便性,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可以反复阅读有关。健康干预中选择健康促进计划的最多,并且收入越高,对健康促进计划的需求度越高,显示健康体检居民对自身健康关注度高,对健康管理的接受度高。45.1%的健康体检人群选择了医疗随访,对自身健康关注有持久性。40~60岁健康体检居民中就医绿色通道的需求最高,可能与该年龄段疾病高发相关[14],而30岁以下健康体检居民中就医绿色通道的需求其次,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工作强度高,工作压力大,求医就诊时间紧迫,需要减少就医所花时间有关。
综上,健康体检居民的健康管理需求高,对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具体内容需求不一致,同样的健康管理流程中又有不同的侧重点。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了解该功能社区人群的健康管理需求,可有的放矢地指导健康体检居民认识健康管理,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并实践,提高健康管理的效果和满意度。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并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1]。研究表明,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相当于减少3~6元的医疗费用。目前,美国约有70%的人口都在健康管理的服务范围内[2]。健康管理的内容包括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等。健康体检居民相对自然社区居民来说,具有主动体检意识,若对于此类人群进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我院进行基础健康管理的基础上[3],对健康体检居民的健康管理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居民741例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男360例,女381例;年龄24~69岁,平均43.5岁。排除认知缺陷,有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2 调查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参阅相关文献[4, 5]及自行设计量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① 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职业状况、经济情况);② 有无慢性病情况(常见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③ 健康管理的需求及健康管理服务内容的3个纬度(健康评估包括检后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知识讲座和健康知识短信,健康干预包括健康促进计划、医疗随访、就诊绿色通道)的需求;④ 其他(参检方式、在本中心体检次数)。在研究实施的各阶段分别进行质量控制,对调查员进行统一技术培训,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统一指导语,现场填写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并完成逻辑检错。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发放741份问卷,收回741份调查问卷,去掉回答空缺题数≥3个的73份无效问卷,共收集668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0.1%。有效调查对象668例,男326例,女342例;年龄24~69岁,平均43.4岁。
2.2 健康体检居民对健康管理需求情况
在调查者当中,589例(88.2%)有检后健康管理需求,79例(11.8%)无检后健康管理需求。不同性别、年龄和参检方式的体检居民的健康管理需求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参检次数、职业状况、经济状况、慢性病情况的体检居民健康管理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3 健康体检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内容的需求情况
在本次调查的结果中,健康评估的检后报告解读需求最高,达83.2%,健康教育中健康知识短信的需求达41.3%,高于健康知识讲座的29.9%;在健康干预中,健康促进计划需求达56.7%,医疗随访达45.1%,就医绿色通道达41.9%。
不同年龄和职业状况的体检居民对健康知识讲座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经济状况的体检居民对健康促进计划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参检方式体检居民对健康知识短信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参检方式体检居民对就医绿色通道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健康管理就是针对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1]。
在健康体检居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健康体检居民有88%的人有健康管理需求,明显高于自然社区人群的56.2%[4]和事业单位的69%[6],说明健康体检居民对健康管理的关注比一般居民要强,进行健康管理有更高的积极性,能够更充分实现“调动个人、家庭和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达到改善健康的最大效果”的健康管理宗旨,同时也说明体检中心在健康管理理念宣传方面有较大贡献,健康管理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已经逐渐被健康体检居民接受及被需求。本次调查中发现健康管理需求与疾病状态不相关,说明健康体检居民的健康管理需求不是只针对已有慢性病的患者,没有慢性病的健康体检居民也有很好的健康管理意识。本次研究发现女性、老年和个体健康体检居民有较强的健康管理需求,这与李君等[7]、陈正英等[8]的结果不同,可能与人群的地区、城乡、民族差异有关。我们研究中女性健康体检居民健康管理需求高的原因可能是女性虚弱指数高于男性[9],即使在相同健康条件下她们的健康自评也可能差于男性[10],所以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就更强。
在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需求方面,83.2%的健康体检居民选择了“检后报告解读”进行健康评估,高于北京市社区居民[11]和上海社区居民[4] 61.2%,有更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健康教育的选择中,41.3%的人选择健康知识短信,29.9%选择健康知识讲座,与上海闸北区研究[12]相似,且在年龄方面有差异,老年人倾向于健康知识讲座,年轻人更倾向于健康知识短信。健康讲座的需求率明显低于健康知识短信的原因可能与健康讲座的时间及地点的可及性有关,所以健康讲座需求率中最高的是60岁以上人群,需求率达43.86%,因为老年人有充足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听讲座。30岁以下人群需求率也较高,达39.77%,这可能与慢性病患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有关,据报道18~30岁男性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已经达到58.5%[13]。健康知识短信的需求率高可能与其方便性,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可以反复阅读有关。健康干预中选择健康促进计划的最多,并且收入越高,对健康促进计划的需求度越高,显示健康体检居民对自身健康关注度高,对健康管理的接受度高。45.1%的健康体检人群选择了医疗随访,对自身健康关注有持久性。40~60岁健康体检居民中就医绿色通道的需求最高,可能与该年龄段疾病高发相关[14],而30岁以下健康体检居民中就医绿色通道的需求其次,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工作强度高,工作压力大,求医就诊时间紧迫,需要减少就医所花时间有关。
综上,健康体检居民的健康管理需求高,对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具体内容需求不一致,同样的健康管理流程中又有不同的侧重点。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了解该功能社区人群的健康管理需求,可有的放矢地指导健康体检居民认识健康管理,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并实践,提高健康管理的效果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