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彭昌兵, 徐锐, 庄文. 胆囊壁巨大淋巴管瘤一例. 华西医学, 2014, 29(7): 1393-1393. doi: 10.7507/1002-0179.20140426 复制
1 病例介绍
患者 女,24岁。因“进食后胃部疼痛伴呕吐,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右上腹占位10+ d ”于2013年4月10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8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4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腹部外形正常、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右上腹触及一约10 cm质软包块,与周围分界可,无压痛,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叩诊浊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免疫球蛋白G(-)。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胆囊壁固醇沉积,右上腹分隔囊性占位(图 1)。腹部CT:胆囊窝、肝下极、右下腹囊状液体密度影,包绕胆囊及血管,截面大小约12 cm×7 cm,下达右髂前上棘水平(图 2)。诊断为:淋巴管瘤?胆囊壁固醇沉积。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腹部占位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术中见:右侧腹部上至肝脏膈面,下达髂前上棘水平一约13 cm×8 cm×6 cm大小包绕胆囊囊性团块,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无粘连,可移动,开窗后引流出淡黄色清亮液约400 mL。台下剖见胆囊壁约3 mm,囊性包块生长于胆囊黏膜层与浆膜层之间,与胆囊不相通。病理检查:胆囊壁内淋巴管扩张,其内充满淋巴液,符合淋巴管瘤;胆囊轻度慢性炎症,其周淋巴结1枚反应性增生。术后给予抗炎、补液等治疗,于2013年4月18日痊愈出院。至今随访1年,未见复发。

2 讨论
淋巴管瘤是先天性淋巴组织发育障碍、淋巴管增殖扩张所致,它是一种良性淋巴管肿瘤样畸形而并非真正肿瘤[1, 2]。瘤体具有沿间隙跨区域生长趋势,体积多较大,形态不规则,邻近组织器官可出现受压、移位等改变,也可侵犯和包绕邻近脏器组织可能。组织学上根据异常淋巴管扩张后的大小不同分为毛细管型、海绵型和囊肿型3类[3]。常好发于儿童,最常发生于颈部和腋窝,约占95%。其临床症状因病变的大小、部位而不同,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当肿块较大时可出现压迫导致腹痛、恶心、呕吐、肠梗阻等。本例即有压迫相关症状。腹腔内淋巴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T检查多表现为薄壁、边缘清楚的囊状肿块,甚至出现蜂窝状或多房状分隔,囊内容物多呈水样密度或稍低。术前虽经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初步诊断本病[4, 5],但主要根据病理检查确诊。腹部淋巴管瘤绝大多数是良性肿瘤,手术完整切除是本病首选的治疗方式。
1 病例介绍
患者 女,24岁。因“进食后胃部疼痛伴呕吐,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右上腹占位10+ d ”于2013年4月10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8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4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腹部外形正常、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右上腹触及一约10 cm质软包块,与周围分界可,无压痛,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叩诊浊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免疫球蛋白G(-)。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胆囊壁固醇沉积,右上腹分隔囊性占位(图 1)。腹部CT:胆囊窝、肝下极、右下腹囊状液体密度影,包绕胆囊及血管,截面大小约12 cm×7 cm,下达右髂前上棘水平(图 2)。诊断为:淋巴管瘤?胆囊壁固醇沉积。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腹部占位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术中见:右侧腹部上至肝脏膈面,下达髂前上棘水平一约13 cm×8 cm×6 cm大小包绕胆囊囊性团块,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无粘连,可移动,开窗后引流出淡黄色清亮液约400 mL。台下剖见胆囊壁约3 mm,囊性包块生长于胆囊黏膜层与浆膜层之间,与胆囊不相通。病理检查:胆囊壁内淋巴管扩张,其内充满淋巴液,符合淋巴管瘤;胆囊轻度慢性炎症,其周淋巴结1枚反应性增生。术后给予抗炎、补液等治疗,于2013年4月18日痊愈出院。至今随访1年,未见复发。

2 讨论
淋巴管瘤是先天性淋巴组织发育障碍、淋巴管增殖扩张所致,它是一种良性淋巴管肿瘤样畸形而并非真正肿瘤[1, 2]。瘤体具有沿间隙跨区域生长趋势,体积多较大,形态不规则,邻近组织器官可出现受压、移位等改变,也可侵犯和包绕邻近脏器组织可能。组织学上根据异常淋巴管扩张后的大小不同分为毛细管型、海绵型和囊肿型3类[3]。常好发于儿童,最常发生于颈部和腋窝,约占95%。其临床症状因病变的大小、部位而不同,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当肿块较大时可出现压迫导致腹痛、恶心、呕吐、肠梗阻等。本例即有压迫相关症状。腹腔内淋巴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T检查多表现为薄壁、边缘清楚的囊状肿块,甚至出现蜂窝状或多房状分隔,囊内容物多呈水样密度或稍低。术前虽经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初步诊断本病[4, 5],但主要根据病理检查确诊。腹部淋巴管瘤绝大多数是良性肿瘤,手术完整切除是本病首选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