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陈红, 何朗, 曾恩泉. 叶绿酸钠治疗老年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回顾及分析. 华西医学, 2014, 29(12): 2220-2222. doi: 10.7507/1002-0179.20140671 复制
肿瘤相关性贫血是指肿瘤直接破坏引起的或肿瘤对机体的侵害和消耗而间接引起的以及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因药物导致的贫血,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部分患者以贫血为首发症状。贫血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研究表明贫血是肿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1-3]。目前治疗手段主要为输血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但其疗效维持时间短,且受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和高额费用的限制,应用较为局限。目前我科不少中晚期老年肿瘤患者拒绝或不宜进行放射或化学治疗,要求姑息治疗。这类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以及生活功能状态的减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除了对重度贫血予以输注红细胞等治疗及常规的中医辨证施治外,多采用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的对症支持治疗,其中包括运用叶绿酸钠片口服。2011年12月-2013年2月,根据我科治疗老年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情况,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叶绿酸钠治疗老年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客观指标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采集2011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各类经影像学与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共71例,均为实体瘤患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贫血,根据治疗贫血的方式分为2组。叶绿酸钠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62~78岁,平均70岁;肺癌8例,乳腺癌5例,结直肠癌9例,胃癌5例,卵巢癌5例,前列腺癌3例;轻度贫血11例,中度贫血17例,重度贫血7例。无特殊治疗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60~78岁,平均69岁;肺癌9例,乳腺癌5例,结直肠癌8例,胃癌5例,卵巢癌5例,前列腺癌4例;轻度贫血10例,中度贫血18例,重度贫血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分布、治疗前的贫血程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以成年男性血红蛋白(Hb)<120 g/L,成年女性Hb<110 g/L,作为贫血的诊断标准[4]。根据Hb水平对所有贫血患者进行贫血严重程度分级,轻度贫血:男性90~120 g/L,女性 90~110 g/L;中度贫血:60~89 g/L;重度贫血:30~59 g/L。红细胞比容(HCT)参考值范围0.35~0.50。
1.3 治疗用药情况
1.3.1 叶绿酸钠组
对症支持及中医辩证施治的基础上:① 叶绿酸钠片(商品名:生血宁片,武汉联合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口服,轻度患者0.5 g,2次/d;中重度患者0.75 g,2次/d。连续服用30 d为1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②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对重度贫血的患者,予以输注红细胞等治疗。
1.3.2 无特殊治疗组
对症支持及中医辩证施治的基础上:① 不行特殊治疗;②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对重度贫血的患者,予以输注红细胞等治疗。
1.4 观察指标
贫血指标:Hb、红细胞计数(RBC)、HCT。生活质量评价:Karnofsky评分[5]。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例次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贫血指标的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Hb、RBC、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治疗后,叶绿酸钠组Hb、RBC较治疗前及无特殊治疗组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特殊治疗组治疗前后Hb、RBC、H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生活质量的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Karnofsk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治疗后,叶绿酸钠组Karnofsky评分明显升高,与本组治疗前及无特殊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特殊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输血治疗
对于重度贫血的患者,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心肺功能,考虑给予患者输注成分红细胞治疗,两组患者共15例使用输血治疗,共22例次。其中,叶绿酸钠组,输血7例,共10例次;无特殊治疗组,输血8例,共12例次。两组患者的输血例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大致可归为4类:① 红细胞寿命缩短;② 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相对不足;③ 红系祖细胞对EPO反应性减弱;④ 铁代谢障碍。以上各类均与细胞因子有关[6-8]。目前治疗手段主要有输血和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输血通常仅适用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只能暂时性地提高Hb水平,输血的不良反应、输血相关疾病的产生及输血的费用都限制了其在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且多次输血后患者体内常产生抗体,导致输血后Hb水平维持时间缩短,还可致血色病;输血后产生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促进肿瘤生长;rhEPO治疗化学、放射疗法诱发的贫血疗效肯定,但仍有约40%的患者治疗无效,接受大剂量化学疗法(化疗)的患者对rhEPO反应差,化疗并发症如感染、营养不良或出血均可能影响rhEPO疗效[9, 10];有研究显示对于某些肿瘤如转移性乳腺癌、头颈部肿瘤患者来说,使用rhEPO治疗反而会降低其生存率[11, 12],实际上体外实验己证实许多肿瘤细胞株上有EPO受体和EPO的表达系统,EPO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STAT)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13];有研究显示EPO有促进血管形成和肿瘤转移的作用[14],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7年2月16日发出警示:EPO包括Procrit、Epogen和Aranesp不能用于癌性贫血,因为一项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EPO与安慰剂比较有较高的病死率,也不能减少癌性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的次数[15]。因此探索及研究经济适用的药物来改善肿瘤患者的贫血症状和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叶绿酸钠为蚕砂提取物,因卟啉环所络合的金属离子不同有多种表现形式,如铜叶绿酸钠、铁叶绿酸钠、锌叶绿酸钠等。因具有抗诱变、抗肿瘤的药理作用,故在肿瘤防治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6];除此之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叶绿酸钠能调节骨髓造血调控基因,进而起到抗贫血、抗白细胞减少的作用[17]。其中以铁叶绿酸钠为主的蚕砂提取物已研制成抗贫血新药“生血宁片”上市。该药以铁叶绿酸钠为主要成分,并含有铜叶绿酸钠和钴叶绿酸钠,其结构与血卟啉极其相似,是一种有机卟啉铁、天然卟啉类化合物及其合成的类似物,因能直接被肠黏膜细胞吸收,常被称之为生物铁﹑植物叶绿素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1例老年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叶绿酸钠组患者治疗后Hb、RBC,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叶绿酸钠能改善老年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状态,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叶绿酸钠片不仅具有铁剂的通过补充造血原料来提Hb的作用,还能刺激骨髓造血,升高血液三系以及其通过对肿瘤本身的抑制作用来改善患者贫血等状态,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查明贫血原因、对症支持基础上应用叶绿酸钠能显著提高老年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Hb、RBC水平,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机制与其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并能刺激骨髓造血,提供造血原料等因素相关,值得临床应用与进一步研究。
肿瘤相关性贫血是指肿瘤直接破坏引起的或肿瘤对机体的侵害和消耗而间接引起的以及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因药物导致的贫血,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部分患者以贫血为首发症状。贫血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研究表明贫血是肿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1-3]。目前治疗手段主要为输血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但其疗效维持时间短,且受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和高额费用的限制,应用较为局限。目前我科不少中晚期老年肿瘤患者拒绝或不宜进行放射或化学治疗,要求姑息治疗。这类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以及生活功能状态的减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除了对重度贫血予以输注红细胞等治疗及常规的中医辨证施治外,多采用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的对症支持治疗,其中包括运用叶绿酸钠片口服。2011年12月-2013年2月,根据我科治疗老年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情况,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叶绿酸钠治疗老年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客观指标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采集2011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各类经影像学与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共71例,均为实体瘤患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贫血,根据治疗贫血的方式分为2组。叶绿酸钠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62~78岁,平均70岁;肺癌8例,乳腺癌5例,结直肠癌9例,胃癌5例,卵巢癌5例,前列腺癌3例;轻度贫血11例,中度贫血17例,重度贫血7例。无特殊治疗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60~78岁,平均69岁;肺癌9例,乳腺癌5例,结直肠癌8例,胃癌5例,卵巢癌5例,前列腺癌4例;轻度贫血10例,中度贫血18例,重度贫血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分布、治疗前的贫血程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以成年男性血红蛋白(Hb)<120 g/L,成年女性Hb<110 g/L,作为贫血的诊断标准[4]。根据Hb水平对所有贫血患者进行贫血严重程度分级,轻度贫血:男性90~120 g/L,女性 90~110 g/L;中度贫血:60~89 g/L;重度贫血:30~59 g/L。红细胞比容(HCT)参考值范围0.35~0.50。
1.3 治疗用药情况
1.3.1 叶绿酸钠组
对症支持及中医辩证施治的基础上:① 叶绿酸钠片(商品名:生血宁片,武汉联合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口服,轻度患者0.5 g,2次/d;中重度患者0.75 g,2次/d。连续服用30 d为1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②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对重度贫血的患者,予以输注红细胞等治疗。
1.3.2 无特殊治疗组
对症支持及中医辩证施治的基础上:① 不行特殊治疗;②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对重度贫血的患者,予以输注红细胞等治疗。
1.4 观察指标
贫血指标:Hb、红细胞计数(RBC)、HCT。生活质量评价:Karnofsky评分[5]。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例次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贫血指标的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Hb、RBC、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治疗后,叶绿酸钠组Hb、RBC较治疗前及无特殊治疗组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特殊治疗组治疗前后Hb、RBC、H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生活质量的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Karnofsk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治疗后,叶绿酸钠组Karnofsky评分明显升高,与本组治疗前及无特殊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特殊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输血治疗
对于重度贫血的患者,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心肺功能,考虑给予患者输注成分红细胞治疗,两组患者共15例使用输血治疗,共22例次。其中,叶绿酸钠组,输血7例,共10例次;无特殊治疗组,输血8例,共12例次。两组患者的输血例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大致可归为4类:① 红细胞寿命缩短;② 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相对不足;③ 红系祖细胞对EPO反应性减弱;④ 铁代谢障碍。以上各类均与细胞因子有关[6-8]。目前治疗手段主要有输血和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输血通常仅适用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只能暂时性地提高Hb水平,输血的不良反应、输血相关疾病的产生及输血的费用都限制了其在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且多次输血后患者体内常产生抗体,导致输血后Hb水平维持时间缩短,还可致血色病;输血后产生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促进肿瘤生长;rhEPO治疗化学、放射疗法诱发的贫血疗效肯定,但仍有约40%的患者治疗无效,接受大剂量化学疗法(化疗)的患者对rhEPO反应差,化疗并发症如感染、营养不良或出血均可能影响rhEPO疗效[9, 10];有研究显示对于某些肿瘤如转移性乳腺癌、头颈部肿瘤患者来说,使用rhEPO治疗反而会降低其生存率[11, 12],实际上体外实验己证实许多肿瘤细胞株上有EPO受体和EPO的表达系统,EPO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STAT)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13];有研究显示EPO有促进血管形成和肿瘤转移的作用[14],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7年2月16日发出警示:EPO包括Procrit、Epogen和Aranesp不能用于癌性贫血,因为一项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EPO与安慰剂比较有较高的病死率,也不能减少癌性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的次数[15]。因此探索及研究经济适用的药物来改善肿瘤患者的贫血症状和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叶绿酸钠为蚕砂提取物,因卟啉环所络合的金属离子不同有多种表现形式,如铜叶绿酸钠、铁叶绿酸钠、锌叶绿酸钠等。因具有抗诱变、抗肿瘤的药理作用,故在肿瘤防治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6];除此之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叶绿酸钠能调节骨髓造血调控基因,进而起到抗贫血、抗白细胞减少的作用[17]。其中以铁叶绿酸钠为主的蚕砂提取物已研制成抗贫血新药“生血宁片”上市。该药以铁叶绿酸钠为主要成分,并含有铜叶绿酸钠和钴叶绿酸钠,其结构与血卟啉极其相似,是一种有机卟啉铁、天然卟啉类化合物及其合成的类似物,因能直接被肠黏膜细胞吸收,常被称之为生物铁﹑植物叶绿素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1例老年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叶绿酸钠组患者治疗后Hb、RBC,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叶绿酸钠能改善老年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状态,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叶绿酸钠片不仅具有铁剂的通过补充造血原料来提Hb的作用,还能刺激骨髓造血,升高血液三系以及其通过对肿瘤本身的抑制作用来改善患者贫血等状态,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查明贫血原因、对症支持基础上应用叶绿酸钠能显著提高老年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Hb、RBC水平,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机制与其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并能刺激骨髓造血,提供造血原料等因素相关,值得临床应用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