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胡敏, 黄建琼, 周敏. 隆乳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的镇痛效果调查分析. 华西医学, 2015, 30(3): 545-547. doi: 10.7507/1002-0179.20150157 复制
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1]。术后疼痛不仅对患者手术后的康复不利,而且会给患者造成烦躁、焦虑不安等明显的心理创伤,良好的术后镇痛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或预防术后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假体植入式隆乳患者因创伤较大,术后需胸部加压包扎、上肢制动等[2],术后常有疼痛不适,影响患者的康复,采用安全、有效、舒适的镇痛法尤为重要。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患者对术后康复的要求越来越高,术后镇痛泵应运而生。自控镇痛泵是患者自行控制的仪器,它是根据患者的镇痛需要,将镇痛药物科学地输注到患者体内,以发挥较长时间的镇痛作用[3]。根据给药途径不同,可分为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以及皮下自控镇痛泵。我科隆乳术术后多采用PCIA。现将我科2013年1月-11月62例隆乳术患者的疼痛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1月-11月收治的隆乳术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患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9~61岁,平均37.2岁;身高151~165 cm,平均158 cm;体质量44~64 kg,平均54 kg;已婚36例,未婚26例。患者均无术前禁忌证,所有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手术,手术均为双侧假体植入式隆乳术,手术对组织的损伤程度相近,造成的原始疼痛程度相似。所有患者均签署对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是否同意使用镇痛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1例患者。观察组年龄(35.17±1.26)岁,身高(157.0±0.3)cm,体质量指数(18.90±0.52)kg/m2,已婚19例,已育18例;对照组年龄(37.67±3.02)岁,身高(159.0±0.5)cm,体质量指数(19.30±0.47)kg/m2,已婚17例,已育17例;两组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婚育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术前常规准备,术前根据患者身高、体质量、体型及患者的意愿等选择大小合适的假体,全身麻醉下行双侧假体植入式隆乳术,经双腋窝微切口胸大肌后假体植入,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两组用药均衡。两组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方法进行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最激烈疼痛[4],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由护士记录术后2、4、6、8、12、24 h的疼痛评分。取6个时点评分的平均值为总评分。
观察组术毕采用与静脉导管连接PCIA,镇痛泵的主要成分为: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等。患者术毕回到病房,责任护士仔细观察储液瓶有无破裂或药液外漏等现象,妥善固定储液瓶。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镇痛泵,解释镇痛泵的作用原理,并亲自示范操作方法,避免不停地自行加药,观察镇痛效果,出现与镇痛有关的不适时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因患者术后第1天疼痛感最强,第2天疼痛感逐渐减弱,疼痛评分趋于一致[5],因此手术后维持1 d撤除镇痛泵。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患者疼痛评分≥5分时,即给予患者肌肉注射曲马多镇痛,单次剂量为100 mg。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 d的镇痛效果,定时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有无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6]等不良反应,配合医生处理,记录护士在患者镇痛方面的工作量,统计患者的镇痛费用及总治疗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疼痛评分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平均护理工作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种镇痛方法的VAS评分
观察组在术后24 h各时段疼痛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均未发现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现象,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平均护理工作量
观察组平均护理工作量为(4.70±1.49) min,对照组为(7.43±3.86) mi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4,P=0.001)。
3 讨论
廖声静[7]的研究结果显示,运用自控镇痛泵后,患者的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认为在治疗术后疼痛上自控镇痛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亦表明PCIA对隆乳术后的疼痛控制效果良好。本研究还发现隆乳术后疼痛一般在术后6 h左右达到高峰,后逐渐减轻,可能的原因有:① 假体植入式隆乳患者因创伤较大,术后需采取胸部加压包扎、上肢制动防止假体移位等,患者疼痛感较为强烈,而随着患者体内术中残留的麻醉药物逐渐减少,患者的疼痛感也越来越强烈,在术后6 h左右,患者疼痛感最为强烈;② 随着患者伤口愈合,病情好转,患者疼痛评分逐渐下降。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为:① 阿片类药物对延髓呕吐中枢化学感应区的兴奋作用造成患者恶心呕吐[8];② 镇痛药物抑制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干扰了生理排尿功能,引起尿潴留[9];③ 麻醉药品可引起组胺释放和血管扩张而导致皮肤瘙痒[10]等。但是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症状均较轻,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造成不良影响。观察期间,观察组患者血压、呼吸、心率均在正常范围波动;对照组患者因疼痛所致血压、呼吸、心率波动范围较大,但差异无临床意义。
护理工作量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PCIA可大大节约护士的时间,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促进患者康复,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PCIA用于隆乳术后,减少了传统的间断肌肉注射镇痛药物的注射疼痛等弊端,患者可根据疼痛程度自我控制给药,弥补了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可更为有效地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有利于患者在任何时候对不同程度疼痛获得最佳止痛效果,减少了疼痛形成的不良反应,减轻了医护的工作量,促进了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1]。术后疼痛不仅对患者手术后的康复不利,而且会给患者造成烦躁、焦虑不安等明显的心理创伤,良好的术后镇痛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或预防术后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假体植入式隆乳患者因创伤较大,术后需胸部加压包扎、上肢制动等[2],术后常有疼痛不适,影响患者的康复,采用安全、有效、舒适的镇痛法尤为重要。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患者对术后康复的要求越来越高,术后镇痛泵应运而生。自控镇痛泵是患者自行控制的仪器,它是根据患者的镇痛需要,将镇痛药物科学地输注到患者体内,以发挥较长时间的镇痛作用[3]。根据给药途径不同,可分为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以及皮下自控镇痛泵。我科隆乳术术后多采用PCIA。现将我科2013年1月-11月62例隆乳术患者的疼痛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1月-11月收治的隆乳术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患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9~61岁,平均37.2岁;身高151~165 cm,平均158 cm;体质量44~64 kg,平均54 kg;已婚36例,未婚26例。患者均无术前禁忌证,所有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手术,手术均为双侧假体植入式隆乳术,手术对组织的损伤程度相近,造成的原始疼痛程度相似。所有患者均签署对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是否同意使用镇痛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1例患者。观察组年龄(35.17±1.26)岁,身高(157.0±0.3)cm,体质量指数(18.90±0.52)kg/m2,已婚19例,已育18例;对照组年龄(37.67±3.02)岁,身高(159.0±0.5)cm,体质量指数(19.30±0.47)kg/m2,已婚17例,已育17例;两组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婚育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术前常规准备,术前根据患者身高、体质量、体型及患者的意愿等选择大小合适的假体,全身麻醉下行双侧假体植入式隆乳术,经双腋窝微切口胸大肌后假体植入,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两组用药均衡。两组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方法进行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最激烈疼痛[4],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由护士记录术后2、4、6、8、12、24 h的疼痛评分。取6个时点评分的平均值为总评分。
观察组术毕采用与静脉导管连接PCIA,镇痛泵的主要成分为: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等。患者术毕回到病房,责任护士仔细观察储液瓶有无破裂或药液外漏等现象,妥善固定储液瓶。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镇痛泵,解释镇痛泵的作用原理,并亲自示范操作方法,避免不停地自行加药,观察镇痛效果,出现与镇痛有关的不适时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因患者术后第1天疼痛感最强,第2天疼痛感逐渐减弱,疼痛评分趋于一致[5],因此手术后维持1 d撤除镇痛泵。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患者疼痛评分≥5分时,即给予患者肌肉注射曲马多镇痛,单次剂量为100 mg。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 d的镇痛效果,定时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有无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6]等不良反应,配合医生处理,记录护士在患者镇痛方面的工作量,统计患者的镇痛费用及总治疗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疼痛评分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平均护理工作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种镇痛方法的VAS评分
观察组在术后24 h各时段疼痛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均未发现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现象,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平均护理工作量
观察组平均护理工作量为(4.70±1.49) min,对照组为(7.43±3.86) mi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4,P=0.001)。
3 讨论
廖声静[7]的研究结果显示,运用自控镇痛泵后,患者的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认为在治疗术后疼痛上自控镇痛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亦表明PCIA对隆乳术后的疼痛控制效果良好。本研究还发现隆乳术后疼痛一般在术后6 h左右达到高峰,后逐渐减轻,可能的原因有:① 假体植入式隆乳患者因创伤较大,术后需采取胸部加压包扎、上肢制动防止假体移位等,患者疼痛感较为强烈,而随着患者体内术中残留的麻醉药物逐渐减少,患者的疼痛感也越来越强烈,在术后6 h左右,患者疼痛感最为强烈;② 随着患者伤口愈合,病情好转,患者疼痛评分逐渐下降。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为:① 阿片类药物对延髓呕吐中枢化学感应区的兴奋作用造成患者恶心呕吐[8];② 镇痛药物抑制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干扰了生理排尿功能,引起尿潴留[9];③ 麻醉药品可引起组胺释放和血管扩张而导致皮肤瘙痒[10]等。但是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症状均较轻,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造成不良影响。观察期间,观察组患者血压、呼吸、心率均在正常范围波动;对照组患者因疼痛所致血压、呼吸、心率波动范围较大,但差异无临床意义。
护理工作量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PCIA可大大节约护士的时间,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促进患者康复,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PCIA用于隆乳术后,减少了传统的间断肌肉注射镇痛药物的注射疼痛等弊端,患者可根据疼痛程度自我控制给药,弥补了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可更为有效地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有利于患者在任何时候对不同程度疼痛获得最佳止痛效果,减少了疼痛形成的不良反应,减轻了医护的工作量,促进了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