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蓉 1 , 倪芬 2 , 胡海 1 , 杜敏 1 , 许树云 1 , 曹钰 1
  •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 成都 610041;
  • 2. 青岛市市立医院急诊科 青岛 266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了解四川部分地区蜂螫伤相关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诊治现状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内不同地区9家医院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到急诊科就诊的387例蜂螫伤患者资料,采集资料包括患者一般信息、就诊时病情、就诊后接受治疗情况及至离院后1个月内的随访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蜂螫伤后过敏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发生过敏反应对患者死亡的影响。 结果 387例蜂螫伤患者中,41例(10.6%)出现过敏反应,过敏患者的年龄高于未过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患者蜂螫伤后发生过敏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83,95% CI(0.967,0.999),P=0.042]。41例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就诊后均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其中16例患者联用抗组胺类药物,无患者使用肾上腺素。16例发生全身性过敏反应的患者中,12例患者24 h内静脉补液量<1000 mL。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病死率(9.8%)高于未过敏者(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结论 蜂螫伤过敏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过敏患者。年龄是蜂螫伤后发生过敏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蜂螫伤相关严重过敏反应的救治尚有待进一步规范。

引用本文: 姚蓉, 倪芬, 胡海, 杜敏, 许树云, 曹钰. 蜂螫伤相关过敏反应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华西医学, 2015, 30(6): 1019-1022. doi: 10.7507/1002-0179.20150293 复制

  • 上一篇

    高压氧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颅脑损伤所致脑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 下一篇

    汶川地震伤员的早期伤情评估指标与其在一线医院住院时间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