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成都 61007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了解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死亡预测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143例重症CA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将其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了解可预测患者死亡结局的因素。 结果 118例患者存活,25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7.5%。存活组和死亡组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分别为57例(48.3%)和25例(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中,死亡组合并3种及以上疾病的患者数量显著多于存活组[76.0%(19/25)、22.8%(13/57),P<0.05];死亡组患者气管插管发生率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84.0%(21/25)、33.1%(39/118),P<0.05];死亡组入院前动脉血pH值(7.15±0.52、7.42±0.17,P<0.05)、碳酸氢根离子浓度[(18.07±6.25)、(25.07±5.44) mmol/L,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58.92±35.18)、(85.92±32.19) mm Hg(1 mm Hg=0.133 kPa),P<0.05]以及氧合指数(PaO2/FiO2)[(118.23±98.02)、(260.17±151.22) mm Hg,P<0.05]均低于存活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数量[OR=0.202,95% CI(0.198,0.421),P=0.003]、入院前PaO2[OR=1.203,95% CI(1.193,1.294),P=0.011]和PaO2/FiO2[OR=0.956,95% CI(0.927,0.971),P=0.008]均是重症CAP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重症CAP死亡患者入院前病情常较重,基础疾病数量和入院前PaO2对于重症CAP具有较高的死亡预测价值。

引用本文: 解郑良, 郭璐, 刘跃建.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预测因素分析. 华西医学, 2015, 30(9): 1618-1621. doi: 10.7507/1002-0179.20150464 复制

  • 上一篇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心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 下一篇

    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能维持脊柱关节病的临床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