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王萍. 三腔管牵拉支架的制作与应用. 华西医学, 2017, 32(2): 319-320. doi: 10.7507/1002-0179.201505183 复制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为肝癌、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严重并发症,短时间内失血量可>1 000 mL,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有效的紧急止血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之所在[1]。当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出血时需要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2]。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是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救措施之一,是利用气囊及牵拉的力量,压迫胃贲门侧,压迫食管静脉丛而达到止血的功效。三腔管压迫止血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解决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而在插管之后直到患者恢复的整个过程中,科学及时的护理是患者顺利恢复的保证[3]。目前临床上进行三腔管治疗时,以落地输液架放在床尾作为牵拉的支架,三腔管尾端系上绳索向床尾方向牵拉,绳索挂在输液架上,牵拉角度为 45°,牵拉质量为 0.5 kg[4]。随着制作工艺的改进,如今的输液架都以轻便型的不锈钢材质为主,自重不足,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稳定性差,作为输液架使用时由于输液袋重力垂直向下,尚能保持稳固性;而作为三腔管牵拉支架时,由于受到 2 个不同方向的牵拉力的作用,悬挂牵拉重物后容易倾倒,需要用砖块等重物压住输液架底座;输液架放在床尾,一则容易被绊倒,造成牵拉治疗中断,引起医疗安全事件,二则也影响通行;另外,患者转运时需要有专人负责照看输液架以保证牵拉作用。为此,我们制作了一种三腔管牵拉支架,自 2013 年在我院使用至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n 型不锈钢管 2 根(n 型管开口的内径根据床尾架的厚薄而定),40 cm 直型不锈钢管 4 根,可伸缩式不锈钢套管 1 根,滑轮 1 个。
1.2 方法
1.2.1 制作方法 2 个 n 型管之间用 4 根直型钢管焊接,向上的支架焊接在一侧横杆的中间位置,滑轮安装在支架顶端,见图 1。

1.2.2 使用方法 三腔管置管操作完成后,支架 n 型管的开口部分安插在病床的床尾架上,牵拉的绳索穿过支架顶部的滑轮后系上 0.5 kg 的重物,通过伸缩式套管调节支架的高低,使牵拉绳索角度与患者面部呈 45° 角,持续牵拉三腔管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见图 2。

1.3 效果评价
选取 2014 年 1 月—2015 年 3 月在我院使用过该支架的急诊医护人员 15 名、消化科医护人员 26 名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使用输液架作为支架和使用专用牵拉支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方便性、安全性、适用性,方便性主要评价使用的复杂程度,安全性是评价临床应用的稳固性及可靠性,适用性是评价该支架的适用范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临床应用
该支架于 2013 年 6 月起在我院急诊抢救室使用,已用于 12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三腔管压迫止血治疗,其中 10 例患者病情稳定后携带三腔管转送至消化内科治疗,支架留在消化内科继续使用;2 例患者在抢救室留置三腔管观察 24 h 无继续出血征象,拔管后转送至消化内科治疗。12 例患者中,2 例留置三腔管 24 h,9 例留置 48 h,1 例留置 72 h,无出血征象后拔管。12 例患者在三腔管留置期间均未发生由于牵拉支架意外倾倒或滑脱而导致的牵拉治疗中断。
2.2 医护人员对支架的评价
发放问卷调查表共 41 份,实际回收 41 份,回收率 100%。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认为专用牵拉支架在方便性、安全性和适用性方面均优于使用输液架作支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3.1 保证急救措施实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由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常因突发大出血使患者迅速进入失血性休克状态,如不及时抢救,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此时应用双囊三腔管压迫是止血的有效方法之一[5]。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法始自 20 世纪 50 年代,采用气囊压迫胃底部黏膜下静脉,使血液不流向破裂的食管静脉而达到止血目的,暂时止血效果肯定,近期止血率达 90%,可为进一步抢救、治疗赢得时间[6]。早期进行三腔管治疗时,使用输液架作牵拉支架,牵拉绳通过输液架挂钩时摩擦力较大,不能达到有效的牵拉,尤其在患者躁动不安时,更会影响牵拉效果[7]。我们制作的牵拉支架在三腔管置管完成后,将其安插在病床的床尾架上,不需要任何另外的加固措施,安装方便且稳固,为急救措施的及时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且停止牵拉治疗后方便拿取,不影响病床外观。另外,此支架顶端带有滑轮,牵拉绳通过滑轮时,减小了摩擦力,从而达到有效的牵拉效果;且支架为可伸缩式,患者改变床头高低时,支架的高低可进行相应的升高或降低,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保证 45° 的牵拉角度,保证牵引的有效性,从而确保三腔管压迫止血治疗的有效性。
3.2 保证急救措施的安全性
使用输液架作为牵拉支架,稳定性差、高度不适宜,放在床尾处影响行走及抢救患者,忙乱之中有绊倒输液架的可能。而使用该支架安插在病床床尾架上,保证了病室环境的整洁,便于人员走动,避免了输液架被绊倒而导致的牵拉中断及人员受伤。此外,患者在医院内进行转运时,可进行持续牵拉,而不需额外关注牵拉支架的问题,保障了治疗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病情稳定后实施的转运工作。
3.3 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合适的设备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保证治疗的效果。安向东等[8]查找在应用急救设备仪器中存在的问题及抢救中存在的隐患,发现在抢救过程中不能及时获得所需的物品是首要问题。使用三腔管专用牵拉支架,便捷的使用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的紧张、慌乱的情绪,提升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三腔管牵拉支架解决了三腔管牵拉治疗时使用输液架作为支架所存在的稳固性差、安全性低等方面的问题,其便捷的使用方法保障了急救措施落实的时效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为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三腔管压迫止血急救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为肝癌、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严重并发症,短时间内失血量可>1 000 mL,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有效的紧急止血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之所在[1]。当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出血时需要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2]。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是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救措施之一,是利用气囊及牵拉的力量,压迫胃贲门侧,压迫食管静脉丛而达到止血的功效。三腔管压迫止血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解决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而在插管之后直到患者恢复的整个过程中,科学及时的护理是患者顺利恢复的保证[3]。目前临床上进行三腔管治疗时,以落地输液架放在床尾作为牵拉的支架,三腔管尾端系上绳索向床尾方向牵拉,绳索挂在输液架上,牵拉角度为 45°,牵拉质量为 0.5 kg[4]。随着制作工艺的改进,如今的输液架都以轻便型的不锈钢材质为主,自重不足,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稳定性差,作为输液架使用时由于输液袋重力垂直向下,尚能保持稳固性;而作为三腔管牵拉支架时,由于受到 2 个不同方向的牵拉力的作用,悬挂牵拉重物后容易倾倒,需要用砖块等重物压住输液架底座;输液架放在床尾,一则容易被绊倒,造成牵拉治疗中断,引起医疗安全事件,二则也影响通行;另外,患者转运时需要有专人负责照看输液架以保证牵拉作用。为此,我们制作了一种三腔管牵拉支架,自 2013 年在我院使用至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n 型不锈钢管 2 根(n 型管开口的内径根据床尾架的厚薄而定),40 cm 直型不锈钢管 4 根,可伸缩式不锈钢套管 1 根,滑轮 1 个。
1.2 方法
1.2.1 制作方法 2 个 n 型管之间用 4 根直型钢管焊接,向上的支架焊接在一侧横杆的中间位置,滑轮安装在支架顶端,见图 1。

1.2.2 使用方法 三腔管置管操作完成后,支架 n 型管的开口部分安插在病床的床尾架上,牵拉的绳索穿过支架顶部的滑轮后系上 0.5 kg 的重物,通过伸缩式套管调节支架的高低,使牵拉绳索角度与患者面部呈 45° 角,持续牵拉三腔管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见图 2。

1.3 效果评价
选取 2014 年 1 月—2015 年 3 月在我院使用过该支架的急诊医护人员 15 名、消化科医护人员 26 名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使用输液架作为支架和使用专用牵拉支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方便性、安全性、适用性,方便性主要评价使用的复杂程度,安全性是评价临床应用的稳固性及可靠性,适用性是评价该支架的适用范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临床应用
该支架于 2013 年 6 月起在我院急诊抢救室使用,已用于 12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三腔管压迫止血治疗,其中 10 例患者病情稳定后携带三腔管转送至消化内科治疗,支架留在消化内科继续使用;2 例患者在抢救室留置三腔管观察 24 h 无继续出血征象,拔管后转送至消化内科治疗。12 例患者中,2 例留置三腔管 24 h,9 例留置 48 h,1 例留置 72 h,无出血征象后拔管。12 例患者在三腔管留置期间均未发生由于牵拉支架意外倾倒或滑脱而导致的牵拉治疗中断。
2.2 医护人员对支架的评价
发放问卷调查表共 41 份,实际回收 41 份,回收率 100%。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认为专用牵拉支架在方便性、安全性和适用性方面均优于使用输液架作支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3.1 保证急救措施实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由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常因突发大出血使患者迅速进入失血性休克状态,如不及时抢救,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此时应用双囊三腔管压迫是止血的有效方法之一[5]。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法始自 20 世纪 50 年代,采用气囊压迫胃底部黏膜下静脉,使血液不流向破裂的食管静脉而达到止血目的,暂时止血效果肯定,近期止血率达 90%,可为进一步抢救、治疗赢得时间[6]。早期进行三腔管治疗时,使用输液架作牵拉支架,牵拉绳通过输液架挂钩时摩擦力较大,不能达到有效的牵拉,尤其在患者躁动不安时,更会影响牵拉效果[7]。我们制作的牵拉支架在三腔管置管完成后,将其安插在病床的床尾架上,不需要任何另外的加固措施,安装方便且稳固,为急救措施的及时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且停止牵拉治疗后方便拿取,不影响病床外观。另外,此支架顶端带有滑轮,牵拉绳通过滑轮时,减小了摩擦力,从而达到有效的牵拉效果;且支架为可伸缩式,患者改变床头高低时,支架的高低可进行相应的升高或降低,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保证 45° 的牵拉角度,保证牵引的有效性,从而确保三腔管压迫止血治疗的有效性。
3.2 保证急救措施的安全性
使用输液架作为牵拉支架,稳定性差、高度不适宜,放在床尾处影响行走及抢救患者,忙乱之中有绊倒输液架的可能。而使用该支架安插在病床床尾架上,保证了病室环境的整洁,便于人员走动,避免了输液架被绊倒而导致的牵拉中断及人员受伤。此外,患者在医院内进行转运时,可进行持续牵拉,而不需额外关注牵拉支架的问题,保障了治疗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病情稳定后实施的转运工作。
3.3 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合适的设备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保证治疗的效果。安向东等[8]查找在应用急救设备仪器中存在的问题及抢救中存在的隐患,发现在抢救过程中不能及时获得所需的物品是首要问题。使用三腔管专用牵拉支架,便捷的使用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的紧张、慌乱的情绪,提升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三腔管牵拉支架解决了三腔管牵拉治疗时使用输液架作为支架所存在的稳固性差、安全性低等方面的问题,其便捷的使用方法保障了急救措施落实的时效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为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三腔管压迫止血急救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