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翼 1 , 邹昌 1 , 张帅 2 , 周勇 1 , 闵理 1 , 张闻力 1 , 石锐 1 , 段宏 1 , 屠重棋 1
  •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成都 610041);
  • 2.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注射型可吸收氨基酸聚合物/硫酸钙复合材料动物体内的促成骨作用,评估其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方法 选取48只新西兰大白兔,雌雄各半,体质量2.0~2.5 kg。选择兔单侧股骨髁处钻孔制备骨缺损模型,将材料植入骨缺损处,以空白组作为对照,分别在术后4、8、12、16周处死动物取材,行X线摄片、硬组织切片组织学检查等,观察材料降解、吸收及成骨情况。 结果 实验组骨缺损孔道术后4周时X线片不显影,无明显骨痂生长;组织学可见材料开始降解,内部新生幼稚骨小梁。8周时X线片有少量骨痂生长;组织学可见材料继续降解,缺损内可见继续增多的排列不规则的新生骨小梁。12周时骨痂明显有生长,骨缺损区残留较小低密度影;组织学示材料大部分降解,部分区域编织骨开始转化为板层骨。16周时新骨长入,恢复正常松质骨密度;组织学可见材料基本完全降解,被新生骨替代,大部分新生骨已具有正常骨小梁结构。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孔道术后12周内无明显变化,术后16周时部分骨缺损孔道变小,边缘可见部分修复。 结论 注射型可吸收氨基酸聚合物/硫酸钙复合材料在体内能够完全降解、吸收,具有良好的成骨活性,有望成为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引用本文: 罗翼, 邹昌, 张帅, 周勇, 闵理, 张闻力, 石锐, 段宏, 屠重棋. 注射型可吸收氨基酸聚合物/硫酸钙复合材料动物体内降解吸收及促成骨作用实验研究. 华西医学, 2015, 30(12): 2224-2228. doi: 10.7507/1002-0179.20150639 复制

  • 上一篇

    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误诊一例
  • 下一篇

    咯血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