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黄燕, 徐袁, 曾莉, 唐怀蓉. 四川省干部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及健康指导需求调查. 华西医学, 2017, 32(5): 742-744. doi: 10.7507/1002-0179.201507150 复制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研究是一项涉及多系统和多学科疾病的研究。目前普遍认为 Hp 感染可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严重胃十二指肠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且通过根除 Hp 可使上述疾病治愈或延缓疾病进程[1]。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还与多种胃肠道外疾病有关[2-4]。动态跟踪和掌握本地干部人群 Hp 流行病学资料,对于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变化和制订防治策略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通过碳 14 尿素呼气试验(14C-urea breath test,14C-UBT)检测了解四川省干部人群 Hp 感染的现状,通过抽样调查方法了解四川省干部人群对 Hp 感染的认知程度及健康指导需求,为制订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从而降低本地干部人群 Hp 感染率,达到预防多种胃十二指肠及胃肠道外疾病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 2009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14C-UBT 检测的干部体检人群 285 例,其中男 247 例(占 86.67%),女 38 例(占 13.33%);年龄 23~97 岁,平均(46.2±11.4)岁。所有受检者在检查前至少 4 周未服用任何抗菌药物、抑酸剂或铋剂。排除标准:有胃部手术史、幽门梗阻、消化性溃疡且近 8 周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2 检查方法
采用安徽养和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 YH04Hp 检测仪、14C-UBT 呼气卡及14C-UBT 药盒进行检测。受检者在清晨空腹、漱口后,用温水口服碳 14 尿素胶囊 1 粒,静息 15 min,向呼气卡中吹气,呼气 2~5 min,将卡插入 YH04 Hp 检测仪进行检测。
1.3 诊断标准
14C-UBT≥100 dpm/mmol 二氧化碳(1 dpm=16.67 mBq)判定为阳性,即认为受检者存在 Hp 感染。14C-UBT<100 dpm/mmol 二氧化碳判定为阴性,即认为受检者无 Hp 感染。
1.4 问卷调查及评价内容
随机抽取部分受检者进行问卷调查,由 2 名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逐一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受检者对 Hp 感染的认知程度及健康指导需求 2 个方面,涉及以下 5 个问题:① 什么是 Hp;② Hp 感染的危害;③ Hp 的传播途径;④ Hp 感染的预防措施;⑤ 体检筛查 Hp 的意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不同年龄段 Hp 感染率比较采用 Cochran Armitage 趋势χ2 检验,男女间 Hp 感染率比较采用四格表χ2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Hp 感染现状
在 285 例行14C-UBT 检测的受检者中,14C-UBT 检测阳性者 124 例,阳性率为 43.5%,阳性率无随年龄增高呈线性增高或降低的趋势(χ2趋势=0.045,P=0.833),70~79 岁年龄组 Hp 感染率最高。男性14C-UBT 检测阳性率为 43.3%,女性为 44.7%,不同性别受检者的14C-UBT 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7,P=0.870)。见表 1。

2.2 Hp 感染认知程度及健康指导需求调查
共发放问卷 136 份,回收有效问卷 128 份,回收率为 94.1%。对 Hp 感染相关知识有所了解的受检者占比不到 1/3,对 3 个及以上问题回答为“了解”的受检者仅为 6 例(占 4.7%);超过 75% 的受检者有健康指导需求。见表 2。

3 讨论
Hp 是一种可定植于人胃黏膜,并能在强酸环境中长期生存的微需氧菌。Hp 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也是胃癌演变的始动因子,早期诊断 Hp 感染并积极有效地进行根除治疗,对于胃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目前普遍认为 Hp 感染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和皮肤病等多种胃肠道外疾病有关。因此,在干部人群健康体检中开展 Hp 筛查,早期制定正确规范的防治措施,对 Hp 感染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干部人群保健工作意义重大。由于 Hp 是胃内唯一能产生大量尿素酶的细菌,因此,可通过服用核素标记的尿素,检测其在尿素酶作用下的产物二氧化碳,从而反映 Hp 的感染水平,14C-UBT 即是依据该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常用方法,具有易操作、无创伤、快速、准确等特点,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可达 95% 以上。因此,该方法可作为筛查 Hp 感染的有效方法。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发达国家的 Hp 感染率为 30%~50%,发展中国家则可高达 80%[5]。我国基于 19 个省市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各地区 Hp 感染率存在一定差异,波动在 40%~90%之间,平均为 59%[6]。Hp 主要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基础卫生设施、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保健的缺乏以及不良饮食习惯和过于拥挤的居住环境可能会影响 Hp 总感染率[7-8]。四川省干部人群的 Hp 总感染率为 43.51%,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干部人群文化程度较高,经济情况、居住条件比较好,饮用自来水,日常生活卫生习惯好。
以往调查显示人们对 Hp 的认识较为肤浅[9],通过此次调查可以看出,四川省干部人群多数对 Hp 的危害、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迫切需要接受健康指导。提示我们医务工作人员和干部保健工作人员需要对 Hp 感染的相关知识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科学宣教,让干部人群对 Hp 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有所了解,提高对 Hp 感染危害的认识,明白良好卫生习惯以及早期作 Hp 筛查的重要性。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干部人群的整体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提前预防疾病和及时治疗,对我省干部人群保健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干部保健对象对健康保健知识的认识程度和注重程度,有助于促使保健干部从医疗被服务对象的身份转变为健康自我服务对象,只有促使干部人群自觉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才能有效地降低 Hp 感染率,从而提高四川省干部人群健康素质。
因此,在干部人群中开展 Hp 的普查,针对感染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干预,积极开展 Hp 感染规范的健康宣教,帮助干部人群掌握基本的养生保健常识,以预防为主,阻断传播途径,有效降低 Hp 感染率,对预防消化道及其他重大疾病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研究是一项涉及多系统和多学科疾病的研究。目前普遍认为 Hp 感染可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严重胃十二指肠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且通过根除 Hp 可使上述疾病治愈或延缓疾病进程[1]。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还与多种胃肠道外疾病有关[2-4]。动态跟踪和掌握本地干部人群 Hp 流行病学资料,对于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变化和制订防治策略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通过碳 14 尿素呼气试验(14C-urea breath test,14C-UBT)检测了解四川省干部人群 Hp 感染的现状,通过抽样调查方法了解四川省干部人群对 Hp 感染的认知程度及健康指导需求,为制订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从而降低本地干部人群 Hp 感染率,达到预防多种胃十二指肠及胃肠道外疾病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 2009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14C-UBT 检测的干部体检人群 285 例,其中男 247 例(占 86.67%),女 38 例(占 13.33%);年龄 23~97 岁,平均(46.2±11.4)岁。所有受检者在检查前至少 4 周未服用任何抗菌药物、抑酸剂或铋剂。排除标准:有胃部手术史、幽门梗阻、消化性溃疡且近 8 周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2 检查方法
采用安徽养和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 YH04Hp 检测仪、14C-UBT 呼气卡及14C-UBT 药盒进行检测。受检者在清晨空腹、漱口后,用温水口服碳 14 尿素胶囊 1 粒,静息 15 min,向呼气卡中吹气,呼气 2~5 min,将卡插入 YH04 Hp 检测仪进行检测。
1.3 诊断标准
14C-UBT≥100 dpm/mmol 二氧化碳(1 dpm=16.67 mBq)判定为阳性,即认为受检者存在 Hp 感染。14C-UBT<100 dpm/mmol 二氧化碳判定为阴性,即认为受检者无 Hp 感染。
1.4 问卷调查及评价内容
随机抽取部分受检者进行问卷调查,由 2 名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逐一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受检者对 Hp 感染的认知程度及健康指导需求 2 个方面,涉及以下 5 个问题:① 什么是 Hp;② Hp 感染的危害;③ Hp 的传播途径;④ Hp 感染的预防措施;⑤ 体检筛查 Hp 的意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不同年龄段 Hp 感染率比较采用 Cochran Armitage 趋势χ2 检验,男女间 Hp 感染率比较采用四格表χ2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Hp 感染现状
在 285 例行14C-UBT 检测的受检者中,14C-UBT 检测阳性者 124 例,阳性率为 43.5%,阳性率无随年龄增高呈线性增高或降低的趋势(χ2趋势=0.045,P=0.833),70~79 岁年龄组 Hp 感染率最高。男性14C-UBT 检测阳性率为 43.3%,女性为 44.7%,不同性别受检者的14C-UBT 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7,P=0.870)。见表 1。

2.2 Hp 感染认知程度及健康指导需求调查
共发放问卷 136 份,回收有效问卷 128 份,回收率为 94.1%。对 Hp 感染相关知识有所了解的受检者占比不到 1/3,对 3 个及以上问题回答为“了解”的受检者仅为 6 例(占 4.7%);超过 75% 的受检者有健康指导需求。见表 2。

3 讨论
Hp 是一种可定植于人胃黏膜,并能在强酸环境中长期生存的微需氧菌。Hp 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也是胃癌演变的始动因子,早期诊断 Hp 感染并积极有效地进行根除治疗,对于胃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目前普遍认为 Hp 感染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和皮肤病等多种胃肠道外疾病有关。因此,在干部人群健康体检中开展 Hp 筛查,早期制定正确规范的防治措施,对 Hp 感染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干部人群保健工作意义重大。由于 Hp 是胃内唯一能产生大量尿素酶的细菌,因此,可通过服用核素标记的尿素,检测其在尿素酶作用下的产物二氧化碳,从而反映 Hp 的感染水平,14C-UBT 即是依据该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常用方法,具有易操作、无创伤、快速、准确等特点,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可达 95% 以上。因此,该方法可作为筛查 Hp 感染的有效方法。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发达国家的 Hp 感染率为 30%~50%,发展中国家则可高达 80%[5]。我国基于 19 个省市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各地区 Hp 感染率存在一定差异,波动在 40%~90%之间,平均为 59%[6]。Hp 主要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基础卫生设施、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保健的缺乏以及不良饮食习惯和过于拥挤的居住环境可能会影响 Hp 总感染率[7-8]。四川省干部人群的 Hp 总感染率为 43.51%,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干部人群文化程度较高,经济情况、居住条件比较好,饮用自来水,日常生活卫生习惯好。
以往调查显示人们对 Hp 的认识较为肤浅[9],通过此次调查可以看出,四川省干部人群多数对 Hp 的危害、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迫切需要接受健康指导。提示我们医务工作人员和干部保健工作人员需要对 Hp 感染的相关知识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科学宣教,让干部人群对 Hp 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有所了解,提高对 Hp 感染危害的认识,明白良好卫生习惯以及早期作 Hp 筛查的重要性。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干部人群的整体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提前预防疾病和及时治疗,对我省干部人群保健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干部保健对象对健康保健知识的认识程度和注重程度,有助于促使保健干部从医疗被服务对象的身份转变为健康自我服务对象,只有促使干部人群自觉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才能有效地降低 Hp 感染率,从而提高四川省干部人群健康素质。
因此,在干部人群中开展 Hp 的普查,针对感染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干预,积极开展 Hp 感染规范的健康宣教,帮助干部人群掌握基本的养生保健常识,以预防为主,阻断传播途径,有效降低 Hp 感染率,对预防消化道及其他重大疾病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