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马洪升. 日间医疗服务的展望. 华西医学, 2016, 31(4): 601-602. doi: 10.7507/1002-0179.201600163 复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发生变化,慢性病比例不断增加,现有医疗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办法有两个,一个是不断增加资源,另一个就是优化资源。日间医疗服务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所谓日间医疗服务就是指通过改变医院的服务流程和管理模式使过去需要住院几天的手术或其他治疗的患者,缩短到1 d内就出院的医疗服务模式。它是一种有计划的择期住院模式,以日间手术和肿瘤日间化学治疗(化疗)为其主要代表。
1 日间医疗服务的历史和现状
日间医疗服务尤其是日间手术模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100多年前苏格兰儿外科医生James Nicoll(1864-1921)就在《英国医学杂志》报道了8 988例按日间手术模式完成的手术患者。20世纪90年代后日间手术模式在国外得到迅猛发展。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开始尝试这种手术模式,最早成规模性开展日间手术的是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随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武汉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浙江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北京301 医院等陆续开展,到2015年底全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开展这种手术模式。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之亦十分重视,多次发文鼓励开展日间手术。
2 日间医疗服务模式的益处
日间医疗服务模式具有使患者、医院和国家均受益的优点。首先对患者来说,日间服务模式可减少20%左右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缩短,各种隐性支出亦相应减少;住院等待时间缩短,有计划住院使等待成本降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会明显降低;患者早日回家,康复质量得以提高,有益于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康复。对医院来说,日间医疗服务模式可以使医院床位资源使用率提高;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可以为更多的患者服务,既获得社会效益亦使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对国家来说,通过日间医疗服务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住院难、手术等待时间长、手术费用高等民生问题;由于住院费用降低,社会保险支出相应减少。本期专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莫洋等的研究《膝关节镜日间手术卫生经济学效果分析》显示膝关节镜日间手术平均等候手术时间从(2.37±1.77)d降至1 d以内,平均住院时间由(5.22±2.49)d降为1 d。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刘淑贤等报道的《眼科日间手术服务模式的创建与护理管理》显示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共完成眼科日间手术39 260例,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
3 日间医疗服务模式的隐患
日间医疗服务模式虽然对患者、医院和国家都有好处,但这种模式最大的隐患是患者出院后的安全。患者手术后或化疗后1 d就出院回家,患者和家属缺乏医学常识,如果出现并发症如何处理,这是患者、医师和医院管理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部分医师和患者不愿接受日间医疗服务模式的重要原因之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日间服务中心戴燕等报道的《日间手术模式接受意愿及满意度调查分析》中关于患者对日间手术模式的意向分析显示:愿意接受日间手术模式的患者占调查人数的94.5%,不愿意接受日间手术模式的患者占5.5%。大部分人接受日间手术模式的原因是缩短了住院等候时间和治疗时间,不愿接受本模式的原因主要为担心出院后,没有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会影响术后的恢复。因此,如何消除隐患,解除患者和医生的后顾之忧,是日间医疗服务管理者工作的重中之重。
4 保障日间医疗服务安全的措施
日间医疗服务由于患者住院时间短,手术后或治疗后短时间内就将脱离严密的医疗观察,因此患者出院后的安全是日间医疗服务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在开展日间医疗服务的初期我们应该对病种术式进行筛选,对患者要评估,对医生要甄选,同时要有一套缜密的随访计划,患者出院后要通过电话或其他通讯方式等对患者进行随访及康复指导,患者如有不适亦可通过随访电话进行咨询求助。另外,与社区医院合作提供出院后延伸服务也是保障患者安全、解除患者后顾之忧的措施之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诗涵等的研究《社区医院延续性护理对日间手术患者护理需求满足效果分析》显示社区医院延续护理可充分满足日间手术患者的护理需求,减少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采用社区医院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日间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5 日间医疗服务护理工作的前移后延
日间医疗服务的一大特点就是护理工作的前移和后延。前移是指患者入院前护理人员就要介入,包括预约手术时间、入院前健康教育等工作;后移是指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对出院患者的电话随访和护理指导等。入院前,护理人员既要核查各项术前检查资料,安排手术、住院时间,还要对患者进行入院前教育,包括通识教育和治疗或手术常识教育,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心理应激。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将基本的护理常识传授给患者和家属,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病情询问等。由此可见,护理工作贯穿于日间医疗服务的始终。
6 日间医疗服务模式的未来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微创外科在我国各学科领域的迅猛发展,加之麻醉及麻醉复苏技术的日臻成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引入,使过去许多需要较长时间住院的手术在我国得以按日间手术模式完成,日间手术模式实践带来的优势也越来越被患者、医生、医疗机构、医保部门、政府所认可。可以说,在全国推广日间手术服务模式的条件已经成熟,我国日间手术的开展已经从起步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下一步将主要是建立健全日间医疗服务的医疗规范,建立针对日间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保障和评价体系。在不久的将来,手术患者到医院后医护人员问的不是“这个患者可以做日间手术吗?”而是问“这个患者为什么不能做日间手术?”。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日间医疗服务就像春天万物一般充满生机,只要我们用心呵护,精心培植,日间医疗服务的明天将会是无限美好的!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发生变化,慢性病比例不断增加,现有医疗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办法有两个,一个是不断增加资源,另一个就是优化资源。日间医疗服务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所谓日间医疗服务就是指通过改变医院的服务流程和管理模式使过去需要住院几天的手术或其他治疗的患者,缩短到1 d内就出院的医疗服务模式。它是一种有计划的择期住院模式,以日间手术和肿瘤日间化学治疗(化疗)为其主要代表。
1 日间医疗服务的历史和现状
日间医疗服务尤其是日间手术模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100多年前苏格兰儿外科医生James Nicoll(1864-1921)就在《英国医学杂志》报道了8 988例按日间手术模式完成的手术患者。20世纪90年代后日间手术模式在国外得到迅猛发展。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开始尝试这种手术模式,最早成规模性开展日间手术的是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随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武汉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浙江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北京301 医院等陆续开展,到2015年底全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开展这种手术模式。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之亦十分重视,多次发文鼓励开展日间手术。
2 日间医疗服务模式的益处
日间医疗服务模式具有使患者、医院和国家均受益的优点。首先对患者来说,日间服务模式可减少20%左右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缩短,各种隐性支出亦相应减少;住院等待时间缩短,有计划住院使等待成本降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会明显降低;患者早日回家,康复质量得以提高,有益于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康复。对医院来说,日间医疗服务模式可以使医院床位资源使用率提高;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可以为更多的患者服务,既获得社会效益亦使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对国家来说,通过日间医疗服务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住院难、手术等待时间长、手术费用高等民生问题;由于住院费用降低,社会保险支出相应减少。本期专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莫洋等的研究《膝关节镜日间手术卫生经济学效果分析》显示膝关节镜日间手术平均等候手术时间从(2.37±1.77)d降至1 d以内,平均住院时间由(5.22±2.49)d降为1 d。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刘淑贤等报道的《眼科日间手术服务模式的创建与护理管理》显示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共完成眼科日间手术39 260例,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
3 日间医疗服务模式的隐患
日间医疗服务模式虽然对患者、医院和国家都有好处,但这种模式最大的隐患是患者出院后的安全。患者手术后或化疗后1 d就出院回家,患者和家属缺乏医学常识,如果出现并发症如何处理,这是患者、医师和医院管理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部分医师和患者不愿接受日间医疗服务模式的重要原因之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日间服务中心戴燕等报道的《日间手术模式接受意愿及满意度调查分析》中关于患者对日间手术模式的意向分析显示:愿意接受日间手术模式的患者占调查人数的94.5%,不愿意接受日间手术模式的患者占5.5%。大部分人接受日间手术模式的原因是缩短了住院等候时间和治疗时间,不愿接受本模式的原因主要为担心出院后,没有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会影响术后的恢复。因此,如何消除隐患,解除患者和医生的后顾之忧,是日间医疗服务管理者工作的重中之重。
4 保障日间医疗服务安全的措施
日间医疗服务由于患者住院时间短,手术后或治疗后短时间内就将脱离严密的医疗观察,因此患者出院后的安全是日间医疗服务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在开展日间医疗服务的初期我们应该对病种术式进行筛选,对患者要评估,对医生要甄选,同时要有一套缜密的随访计划,患者出院后要通过电话或其他通讯方式等对患者进行随访及康复指导,患者如有不适亦可通过随访电话进行咨询求助。另外,与社区医院合作提供出院后延伸服务也是保障患者安全、解除患者后顾之忧的措施之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诗涵等的研究《社区医院延续性护理对日间手术患者护理需求满足效果分析》显示社区医院延续护理可充分满足日间手术患者的护理需求,减少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采用社区医院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日间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5 日间医疗服务护理工作的前移后延
日间医疗服务的一大特点就是护理工作的前移和后延。前移是指患者入院前护理人员就要介入,包括预约手术时间、入院前健康教育等工作;后移是指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对出院患者的电话随访和护理指导等。入院前,护理人员既要核查各项术前检查资料,安排手术、住院时间,还要对患者进行入院前教育,包括通识教育和治疗或手术常识教育,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心理应激。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将基本的护理常识传授给患者和家属,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病情询问等。由此可见,护理工作贯穿于日间医疗服务的始终。
6 日间医疗服务模式的未来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微创外科在我国各学科领域的迅猛发展,加之麻醉及麻醉复苏技术的日臻成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引入,使过去许多需要较长时间住院的手术在我国得以按日间手术模式完成,日间手术模式实践带来的优势也越来越被患者、医生、医疗机构、医保部门、政府所认可。可以说,在全国推广日间手术服务模式的条件已经成熟,我国日间手术的开展已经从起步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下一步将主要是建立健全日间医疗服务的医疗规范,建立针对日间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保障和评价体系。在不久的将来,手术患者到医院后医护人员问的不是“这个患者可以做日间手术吗?”而是问“这个患者为什么不能做日间手术?”。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日间医疗服务就像春天万物一般充满生机,只要我们用心呵护,精心培植,日间医疗服务的明天将会是无限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