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雷飞, 任蓉, 杜丽娜, 唐向东. 失眠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夜间睡眠图结构特征. 华西医学, 2016, 31(8): 1321-1324. doi: 10.7507/1002-0179.201600363 复制
失眠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两种睡眠障碍[1-2],研究表明两者有一定的共病风险,失眠患者中OSAHS共病率约为39%~84%[3-6]。实际上,罹患OSAHS所带来的睡眠片段化常是引起患者失眠的原因,然而大多数针对OSAHS的研究更多关注其日间嗜睡症状,对失眠症状虽也少量涉略[4-5],但并未对其所带来的夜间睡眠结构改变进行详细描述。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失眠合并OSAHS、单纯OSAHS、单纯失眠患者的夜间睡眠结构图,探究失眠合并OSAHS患者的夜间睡眠图特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8月-12月就诊于我院睡眠医学中心以失眠症状为主诉的50例OSAHS患者(A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经整夜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③失眠症状持续≥6个月;④近3个月未服用抗抑郁剂、抗精神病药物等。选取同一时期以打鼾为主诉就诊于我院的单纯OSAHS患者(B组,年龄>18岁,经整夜PSG监测AHI≥5次/h)及以失眠为主诉就诊的单纯失眠症患者(C组,年龄>18岁,失眠症状持续≥6个月;经整夜PSG监测,AHI<5次/h)各80例作为对照组。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肺疾病、肝肾疾病或神经精神疾病;物质依赖(如酒精、咖啡);合并有不宁腿综合征、发作性睡病等其他睡眠障碍;数据监测不全及监测时间<4 h。
1.2 方法
所有纳入患者均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医生进行资料采集,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学历、身高、体质量、既往史、药物史等一般资料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7]。在资料采集后1周内进行PSG监测。
1.2.1 PSG监测
使用美国Alice 5(飞利浦伟康)多功能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导联包括:脑电图(F4-M1,C4-M1,O2-M1,F3-M2,C3-M2,O1-M2)、眼电图(双侧)、肌电图(下颌肌电)、腿动(双侧)、口鼻气流、胸腹运动、动脉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受试者均在无干扰、室温18~25℃、遮光屏蔽的睡眠实验室内进行一整夜(>7 h)监测,且保持自己平时的睡眠习惯。数据参照2007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手册[8]中的睡眠和相关事件的评分标准进行分析。
1.2.2 ESS评分
询问受试者过去2周中8种不同日间活动情景打瞌睡或可能睡着的程度,总分0~24分,以>10分表示存在日间嗜睡。
1.2.3 睡眠知觉
对睡眠的主观感知能力。患者于PSG监测次日清晨填写早晨问卷采集其主观总睡眠时间。睡眠知觉=主观总睡眠时间(min)/客观总睡眠时间(min)×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其中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分析(方差齐时)或Dunnett’s T3分析(方差不齐时);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参数、ESS评分及睡眠知觉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将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BMI)进行控制,组间比较采用LSD分析(方差齐时)或Dunnett’s T3分析(方差不齐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与B组相比,A组女性所占比例更高(P < 0.05),年龄更大(P < 0.05)。与C组相比,A组女性所占比例更低(P < 0.05);A、C组年龄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比C组女性所占比例更低,年龄更轻,BMI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2.2 整夜间PSG参数、ESS评分及睡眠知觉比较
与B组相比,A组夜间总睡眠时间较短,入睡潜伏期及睡后觉醒时间更长,睡眠效率更低,微觉醒指数及AHI更低,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更高,ESS评分更低,睡眠知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睡眠结构(快动眼睡眠期、1期、2期及3期睡眠比例)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C组相比,A组总睡眠时间更短,睡眠效率更低,睡后觉醒时间更长,AHI明显升高,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睡眠结构图参数、ESS评分及睡眠知觉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与C组相比,则在入睡潜伏期、睡眠效率、微觉醒指数、AHI、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ESS评分、睡眠知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指标则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失眠合并OSAHS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高于单纯OSAHS组,但低于失眠症组,与既往研究相一致;有研究亦发现OSAHS患者中女性更易同时罹患失眠[6, 9]。这些发现与人群中女性更易发生失眠相一致[2],可能与女性更容易感到心理压力相关。女性发生抑郁症及焦虑症的几率约为男性的1.5倍[7],而这两种疾病恰好都与失眠相关。一旦合并失眠,患者睡眠知觉明显减低,存在主观性失眠。主观性失眠是失眠患者的一大特征[8],即患者主观感受到的睡眠时间明显少于客观监测到的睡眠时间,患者夸大了自己的失眠严重程度。
在本研究中,失眠合并OSAHS患者BMI介于单纯OSAHS和单纯失眠患者之间,考虑与AHI及3期睡眠比例相关。AHI越高,患者代谢紊乱程度越重,故单纯OSAHS患者BMI明显高于另外两组患者;而3期睡眠比例与BMI呈负相关[10],失眠合并OSAHS患者3期睡眠比例略低于失眠患者。
失眠合并OSAHS患者总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与失眠患者相似,符合失眠特征;其睡眠效率甚至低于失眠患者,考虑主要与微觉醒所致入睡后觉醒时间增加相关,患者睡眠有效率进一步受损。同时睡眠结构(快动眼睡眠、1、2、3期睡眠)则与OSAHS患者相似,睡眠结构遭到破坏;但其微觉醒指数、AHI及夜间缺氧严重程度(平均血氧和最低血氧)均低于OSAHS组患者,OSAHS严重程度较低。这与之前研究[4]相一致,失眠合并OSAHS患者AHI明显低于单纯OSAHS患者。有研究发现在失眠合并OSAHS患者中,以“入睡困难”就诊的患者,AHI明显比以“易醒”就诊的患者低[3],并在后续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11-12]。可见促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是失眠,这与临床上所见状况相一致,大多罹患OSAHS的患者除嗜睡外主观症状不明显,故不会积极就医;而失眠所带来的主观症状(头晕、头痛、疲乏等)明显,患者就医积极性更高。
已有研究显示,失眠合并OSAHS所产生的危害远远大于单纯失眠或单纯OSAHS[13]。包括更严重的认知行为损害[4],更高的抑郁、焦虑发病率[5, 14],甚至是更高的失眠相关精神障碍发病率[15]。失眠还会严重影响患者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成功率。
本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①患者是否失眠仅仅是通过患者自述确定,主观性过强,应该先让患者佩戴一段时间活动记录仪进行客观评估;②未对失眠亚型进行进一步分析,需在以后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失眠合并OSAHS患者的睡眠既有失眠患者的睡眠特点亦有OSAHS患者的睡眠特点,患者存在夜间缺氧,睡眠片段化,睡眠连续性被破坏,睡眠时间及睡眠知觉受损,睡眠质量比单纯OSAHS及单纯失眠患者更低。
失眠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两种睡眠障碍[1-2],研究表明两者有一定的共病风险,失眠患者中OSAHS共病率约为39%~84%[3-6]。实际上,罹患OSAHS所带来的睡眠片段化常是引起患者失眠的原因,然而大多数针对OSAHS的研究更多关注其日间嗜睡症状,对失眠症状虽也少量涉略[4-5],但并未对其所带来的夜间睡眠结构改变进行详细描述。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失眠合并OSAHS、单纯OSAHS、单纯失眠患者的夜间睡眠结构图,探究失眠合并OSAHS患者的夜间睡眠图特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8月-12月就诊于我院睡眠医学中心以失眠症状为主诉的50例OSAHS患者(A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经整夜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③失眠症状持续≥6个月;④近3个月未服用抗抑郁剂、抗精神病药物等。选取同一时期以打鼾为主诉就诊于我院的单纯OSAHS患者(B组,年龄>18岁,经整夜PSG监测AHI≥5次/h)及以失眠为主诉就诊的单纯失眠症患者(C组,年龄>18岁,失眠症状持续≥6个月;经整夜PSG监测,AHI<5次/h)各80例作为对照组。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肺疾病、肝肾疾病或神经精神疾病;物质依赖(如酒精、咖啡);合并有不宁腿综合征、发作性睡病等其他睡眠障碍;数据监测不全及监测时间<4 h。
1.2 方法
所有纳入患者均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医生进行资料采集,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学历、身高、体质量、既往史、药物史等一般资料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7]。在资料采集后1周内进行PSG监测。
1.2.1 PSG监测
使用美国Alice 5(飞利浦伟康)多功能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导联包括:脑电图(F4-M1,C4-M1,O2-M1,F3-M2,C3-M2,O1-M2)、眼电图(双侧)、肌电图(下颌肌电)、腿动(双侧)、口鼻气流、胸腹运动、动脉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受试者均在无干扰、室温18~25℃、遮光屏蔽的睡眠实验室内进行一整夜(>7 h)监测,且保持自己平时的睡眠习惯。数据参照2007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手册[8]中的睡眠和相关事件的评分标准进行分析。
1.2.2 ESS评分
询问受试者过去2周中8种不同日间活动情景打瞌睡或可能睡着的程度,总分0~24分,以>10分表示存在日间嗜睡。
1.2.3 睡眠知觉
对睡眠的主观感知能力。患者于PSG监测次日清晨填写早晨问卷采集其主观总睡眠时间。睡眠知觉=主观总睡眠时间(min)/客观总睡眠时间(min)×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其中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分析(方差齐时)或Dunnett’s T3分析(方差不齐时);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参数、ESS评分及睡眠知觉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将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BMI)进行控制,组间比较采用LSD分析(方差齐时)或Dunnett’s T3分析(方差不齐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与B组相比,A组女性所占比例更高(P < 0.05),年龄更大(P < 0.05)。与C组相比,A组女性所占比例更低(P < 0.05);A、C组年龄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比C组女性所占比例更低,年龄更轻,BMI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2.2 整夜间PSG参数、ESS评分及睡眠知觉比较
与B组相比,A组夜间总睡眠时间较短,入睡潜伏期及睡后觉醒时间更长,睡眠效率更低,微觉醒指数及AHI更低,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更高,ESS评分更低,睡眠知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睡眠结构(快动眼睡眠期、1期、2期及3期睡眠比例)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C组相比,A组总睡眠时间更短,睡眠效率更低,睡后觉醒时间更长,AHI明显升高,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睡眠结构图参数、ESS评分及睡眠知觉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与C组相比,则在入睡潜伏期、睡眠效率、微觉醒指数、AHI、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ESS评分、睡眠知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指标则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失眠合并OSAHS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高于单纯OSAHS组,但低于失眠症组,与既往研究相一致;有研究亦发现OSAHS患者中女性更易同时罹患失眠[6, 9]。这些发现与人群中女性更易发生失眠相一致[2],可能与女性更容易感到心理压力相关。女性发生抑郁症及焦虑症的几率约为男性的1.5倍[7],而这两种疾病恰好都与失眠相关。一旦合并失眠,患者睡眠知觉明显减低,存在主观性失眠。主观性失眠是失眠患者的一大特征[8],即患者主观感受到的睡眠时间明显少于客观监测到的睡眠时间,患者夸大了自己的失眠严重程度。
在本研究中,失眠合并OSAHS患者BMI介于单纯OSAHS和单纯失眠患者之间,考虑与AHI及3期睡眠比例相关。AHI越高,患者代谢紊乱程度越重,故单纯OSAHS患者BMI明显高于另外两组患者;而3期睡眠比例与BMI呈负相关[10],失眠合并OSAHS患者3期睡眠比例略低于失眠患者。
失眠合并OSAHS患者总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与失眠患者相似,符合失眠特征;其睡眠效率甚至低于失眠患者,考虑主要与微觉醒所致入睡后觉醒时间增加相关,患者睡眠有效率进一步受损。同时睡眠结构(快动眼睡眠、1、2、3期睡眠)则与OSAHS患者相似,睡眠结构遭到破坏;但其微觉醒指数、AHI及夜间缺氧严重程度(平均血氧和最低血氧)均低于OSAHS组患者,OSAHS严重程度较低。这与之前研究[4]相一致,失眠合并OSAHS患者AHI明显低于单纯OSAHS患者。有研究发现在失眠合并OSAHS患者中,以“入睡困难”就诊的患者,AHI明显比以“易醒”就诊的患者低[3],并在后续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11-12]。可见促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是失眠,这与临床上所见状况相一致,大多罹患OSAHS的患者除嗜睡外主观症状不明显,故不会积极就医;而失眠所带来的主观症状(头晕、头痛、疲乏等)明显,患者就医积极性更高。
已有研究显示,失眠合并OSAHS所产生的危害远远大于单纯失眠或单纯OSAHS[13]。包括更严重的认知行为损害[4],更高的抑郁、焦虑发病率[5, 14],甚至是更高的失眠相关精神障碍发病率[15]。失眠还会严重影响患者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成功率。
本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①患者是否失眠仅仅是通过患者自述确定,主观性过强,应该先让患者佩戴一段时间活动记录仪进行客观评估;②未对失眠亚型进行进一步分析,需在以后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失眠合并OSAHS患者的睡眠既有失眠患者的睡眠特点亦有OSAHS患者的睡眠特点,患者存在夜间缺氧,睡眠片段化,睡眠连续性被破坏,睡眠时间及睡眠知觉受损,睡眠质量比单纯OSAHS及单纯失眠患者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