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井晓峰, 秦焕. 康复新对痔病继发贫血患者术后促愈作用及血红蛋白的影. 华西医学, 2016, 31(9): 1580-1582. doi: 10.7507/1002-0179.201600431 复制
痔病的近代概念是指肛垫的病理性肥大。国内普查全国肛肠疾病发病率为58.4%,其中痔病即占87.25%[1],国外统计痔病发病率为21.6% ~ 36.4%[2]。因痔黏膜下为丰富的动静脉吻合结构,所以便血是痔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轻者为排便时滴血或便纸带血,严重者每次排便可见喷射状出血,而长期严重的便血常常会导致贫血的发生,尤其是现代生活、工作环境紧张,大多数人对痔病出血的重视程度不够,常常出现贫血症状后方来就诊,而痔病合并贫血后,不仅围手术期的管理难度增加,而且术后出血、术后愈合周期延长等并发症发生几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我们近年针对痔病继发贫血患者采取手术结合康复新口服加创面坐浴的综合疗法,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分析加用康复新贫血患者与不加用康复新贫血患者及非贫血患者之间术后疗效的区别,共纳入患者90例,其中贫血患者60例,非贫血患者30例,均为我科2008年1月-2014年10月住院患者。贫血患者中,男41例,女19例。非贫血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将60例贫血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配入治疗组(贫血患者加用康复新组)和对照1组(贫血患者常规治疗组),30例非贫血患者为对照2组(非贫血患者常规治疗组),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 1)。

1.2 诊断及病例选择标准
诊断标准:痔病诊断标准根据《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中关于内痔或混合痔的诊断标准[3]。贫血诊断标准根据《内科学》(第8版)中关于贫血诊断标准: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Hb)<120 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 g/L,孕妇Hb<100 g/L[4]。
贫血患者纳入标准:① 符合上述痔病诊断标准者;② 实验室确诊为贫血患者;③ 电子肠镜排除炎症性肠病、结直肠肿瘤等疾病者;④ 保守治疗无效者;⑤ 患者及家属要求手术治疗者。
贫血患者排除标准:① 极重度贫血或贫血临床症状明显难以耐受手术者;② 凝血功能异常患者;③ 严重心肺疾病患者;④ 严重肝肾疾病患者,尤其门脉高压症患者;⑤ 焦虑症等精神疾病患者。
非贫血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贫血患者纳入标准① 、③ 、④ 和⑤ 条件,且Hb高于上述贫血诊断标准临界值者。
非贫血患者排除标准:符合上述贫血患者排除标准② 、③ 、④ 和⑤ 条件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术方法及常规处理
3组患者的手术方法相同,内痔采取内痔缝扎术,混合痔采取外剥内扎术,手术统一采用骶椎麻醉,由同一手术医师完成。术后常规处理:给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3 d,贫血患者给予琥珀酸亚铁0.1 g口服,3次/d,术后进软食3 d,防止便秘。
1.3.2 术后特殊处理
治疗组:给予康复新液(国药准字Z51021834,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生产)10 mL口服,3次/d。术后每日生理盐水冲洗清洁伤口,康复新液200 ~ 300 mL坐浴,以药液浸没伤口为度,2 ~ 3次/d,15 min/次。每日换药时0.1%苯扎溴铵(商品名:新洁尔灭)棉球消毒创面,本院自制黄蜂痔疮膏5 g、太宁栓1枚入肛。对照1组及对照2组:术后每日生理盐水冲洗清洁伤口,0.01%高锰酸钾液坐浴15 min后0.1%苯扎溴铵棉球消毒创面,本院自制黄蜂痔疮膏5 g、太宁栓1枚入肛。
1.4 疗效评价标准及指标
1.4.1 疗效判断标准
痔病疗效标准:根据《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3]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混合痔”疗效标准[5]制定:① 痊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② 好转:症状明显改善,痔核缩小或萎缩不全;③ 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贫血疗效标准:根据实验室结果评定(结果由我院检验科提供,Hb参考值:男120 ~ 160 g/L,女110 ~ 150 g/L)。
1.4.2 观察和评价指标
因为术后切口疼痛、尿潴留、切口水肿等指标与贫血相关度低,故不列为观察指标。痔病疗效主要观察3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包括最短愈合时间、最长愈合时间及平均愈合时间;术后出血率(术后出血指术后48 h后单次创面出血>100 mL)。
贫血改善主要观察Hb平均改善率,分别观察术后第10天和第20天改善率。Hb改善率=(术后第n天Hb -入院Hb)/入院Hb×100%。
1.5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两组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假设检验统一使用双测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3组患者术后均痊愈。治疗组1例术后出血,对照1组5例术后出血,对照2组无患者术后出血,各组术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术后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Hb平均改善率比较,治疗组第10天和第20天Hb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痔病分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内痔指肛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肥大或移位而形成的团块。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病理性扩张、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混合痔是指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而成,多为内痔发展到后期与外痔融合而成。便血是内痔和混合痔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多表现为便时点滴出血,重者可表现为喷射状出血,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血容量变化,但由于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紧张,而且大多数人对痔病出血缺乏重视,往往等到头晕、全身乏力等贫血症状明显后方来就诊。而一旦痔病出现继发性贫血,手术风险则会明显增高,因为贫血患者不但对手术的耐受性下降,而且创面修复周期延长,创面修复过程中黏膜出血几率明显增高[1]。
痔病继发性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1],近年我们在术后给予琥珀酸亚铁口服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康复新口服及创面康复新坐浴,不但伤口愈合时间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而且在Hb改善率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1组。
康复新是美洲大蠊体内提取物,现代药理研究其主要成分为多元醇类及肽类活性物质,含18种氨基酸,有促进创面愈合、抗炎镇痛消肿、增强免疫功能、抗菌作用[6-10]。
痔病手术创面为二期愈合创面,整个创面的愈合过程包括创面局部炎症反应期、细胞增殖分化期、肉芽组织形成及组织重塑期。李珊瑚等[11]研究表明康复新液对创面模型、烧伤模型及溃疡模型家兔的伤口愈合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多环节地影响了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Ⅰ型及Ⅲ型胶原、创面血液循环、创面免疫力、纤维结合蛋白、微量元素、pH值等,还有细胞外基质、表皮细胞及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于伤口愈合的各个阶段,共同起到促进创面修复、抑制瘢痕生长的作用。刘童婷等[12]研究表明康复新液口服可缩短消化道溃疡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其机制可能为康复新液促进创面局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β的合成、表达,促使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快速增殖与分化,使创面毛细血管再生,改善创面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还可诱导创面局部损伤细胞的凋亡,加速创面愈合。本研究中治疗组术后平均愈合时间(14.5±0.8)d,少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
另外,目前国内文献中尚无康复新治疗贫血的报道,但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治疗组第10天Hb平均改善率为(44.82±19.45)%,对照1组为(16.27±13.31)%;治疗组第20天Hb平均改善率为(69.32±23.28)%,对照1组为(31.90±14.69)%。治疗组贫血平均改善率在第10天和第20天均优于对照1组,我们认为可能与康复新可作用于机体免疫功能器官有关。杨雯等[13]研究表明,康复新能提高衰老大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刺激大鼠机体新陈代谢水平提高。但毕竟我们的研究样本较少,其有效性和治疗机制尚需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通过本研究可见,手术结合康复新口服加创面坐浴的综合疗法更能促进加快痔病继发贫血患者术后创面愈合速度,提高愈合质量,且能提高贫血改善率,对贫血患者身体机能有良好调节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及深入研究。
痔病的近代概念是指肛垫的病理性肥大。国内普查全国肛肠疾病发病率为58.4%,其中痔病即占87.25%[1],国外统计痔病发病率为21.6% ~ 36.4%[2]。因痔黏膜下为丰富的动静脉吻合结构,所以便血是痔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轻者为排便时滴血或便纸带血,严重者每次排便可见喷射状出血,而长期严重的便血常常会导致贫血的发生,尤其是现代生活、工作环境紧张,大多数人对痔病出血的重视程度不够,常常出现贫血症状后方来就诊,而痔病合并贫血后,不仅围手术期的管理难度增加,而且术后出血、术后愈合周期延长等并发症发生几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我们近年针对痔病继发贫血患者采取手术结合康复新口服加创面坐浴的综合疗法,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分析加用康复新贫血患者与不加用康复新贫血患者及非贫血患者之间术后疗效的区别,共纳入患者90例,其中贫血患者60例,非贫血患者30例,均为我科2008年1月-2014年10月住院患者。贫血患者中,男41例,女19例。非贫血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将60例贫血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配入治疗组(贫血患者加用康复新组)和对照1组(贫血患者常规治疗组),30例非贫血患者为对照2组(非贫血患者常规治疗组),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 1)。

1.2 诊断及病例选择标准
诊断标准:痔病诊断标准根据《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中关于内痔或混合痔的诊断标准[3]。贫血诊断标准根据《内科学》(第8版)中关于贫血诊断标准: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Hb)<120 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 g/L,孕妇Hb<100 g/L[4]。
贫血患者纳入标准:① 符合上述痔病诊断标准者;② 实验室确诊为贫血患者;③ 电子肠镜排除炎症性肠病、结直肠肿瘤等疾病者;④ 保守治疗无效者;⑤ 患者及家属要求手术治疗者。
贫血患者排除标准:① 极重度贫血或贫血临床症状明显难以耐受手术者;② 凝血功能异常患者;③ 严重心肺疾病患者;④ 严重肝肾疾病患者,尤其门脉高压症患者;⑤ 焦虑症等精神疾病患者。
非贫血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贫血患者纳入标准① 、③ 、④ 和⑤ 条件,且Hb高于上述贫血诊断标准临界值者。
非贫血患者排除标准:符合上述贫血患者排除标准② 、③ 、④ 和⑤ 条件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术方法及常规处理
3组患者的手术方法相同,内痔采取内痔缝扎术,混合痔采取外剥内扎术,手术统一采用骶椎麻醉,由同一手术医师完成。术后常规处理:给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3 d,贫血患者给予琥珀酸亚铁0.1 g口服,3次/d,术后进软食3 d,防止便秘。
1.3.2 术后特殊处理
治疗组:给予康复新液(国药准字Z51021834,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生产)10 mL口服,3次/d。术后每日生理盐水冲洗清洁伤口,康复新液200 ~ 300 mL坐浴,以药液浸没伤口为度,2 ~ 3次/d,15 min/次。每日换药时0.1%苯扎溴铵(商品名:新洁尔灭)棉球消毒创面,本院自制黄蜂痔疮膏5 g、太宁栓1枚入肛。对照1组及对照2组:术后每日生理盐水冲洗清洁伤口,0.01%高锰酸钾液坐浴15 min后0.1%苯扎溴铵棉球消毒创面,本院自制黄蜂痔疮膏5 g、太宁栓1枚入肛。
1.4 疗效评价标准及指标
1.4.1 疗效判断标准
痔病疗效标准:根据《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3]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混合痔”疗效标准[5]制定:① 痊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② 好转:症状明显改善,痔核缩小或萎缩不全;③ 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贫血疗效标准:根据实验室结果评定(结果由我院检验科提供,Hb参考值:男120 ~ 160 g/L,女110 ~ 150 g/L)。
1.4.2 观察和评价指标
因为术后切口疼痛、尿潴留、切口水肿等指标与贫血相关度低,故不列为观察指标。痔病疗效主要观察3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包括最短愈合时间、最长愈合时间及平均愈合时间;术后出血率(术后出血指术后48 h后单次创面出血>100 mL)。
贫血改善主要观察Hb平均改善率,分别观察术后第10天和第20天改善率。Hb改善率=(术后第n天Hb -入院Hb)/入院Hb×100%。
1.5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两组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假设检验统一使用双测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3组患者术后均痊愈。治疗组1例术后出血,对照1组5例术后出血,对照2组无患者术后出血,各组术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术后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Hb平均改善率比较,治疗组第10天和第20天Hb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痔病分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内痔指肛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肥大或移位而形成的团块。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病理性扩张、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混合痔是指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而成,多为内痔发展到后期与外痔融合而成。便血是内痔和混合痔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多表现为便时点滴出血,重者可表现为喷射状出血,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血容量变化,但由于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紧张,而且大多数人对痔病出血缺乏重视,往往等到头晕、全身乏力等贫血症状明显后方来就诊。而一旦痔病出现继发性贫血,手术风险则会明显增高,因为贫血患者不但对手术的耐受性下降,而且创面修复周期延长,创面修复过程中黏膜出血几率明显增高[1]。
痔病继发性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1],近年我们在术后给予琥珀酸亚铁口服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康复新口服及创面康复新坐浴,不但伤口愈合时间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而且在Hb改善率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1组。
康复新是美洲大蠊体内提取物,现代药理研究其主要成分为多元醇类及肽类活性物质,含18种氨基酸,有促进创面愈合、抗炎镇痛消肿、增强免疫功能、抗菌作用[6-10]。
痔病手术创面为二期愈合创面,整个创面的愈合过程包括创面局部炎症反应期、细胞增殖分化期、肉芽组织形成及组织重塑期。李珊瑚等[11]研究表明康复新液对创面模型、烧伤模型及溃疡模型家兔的伤口愈合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多环节地影响了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Ⅰ型及Ⅲ型胶原、创面血液循环、创面免疫力、纤维结合蛋白、微量元素、pH值等,还有细胞外基质、表皮细胞及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于伤口愈合的各个阶段,共同起到促进创面修复、抑制瘢痕生长的作用。刘童婷等[12]研究表明康复新液口服可缩短消化道溃疡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其机制可能为康复新液促进创面局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β的合成、表达,促使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快速增殖与分化,使创面毛细血管再生,改善创面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还可诱导创面局部损伤细胞的凋亡,加速创面愈合。本研究中治疗组术后平均愈合时间(14.5±0.8)d,少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
另外,目前国内文献中尚无康复新治疗贫血的报道,但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治疗组第10天Hb平均改善率为(44.82±19.45)%,对照1组为(16.27±13.31)%;治疗组第20天Hb平均改善率为(69.32±23.28)%,对照1组为(31.90±14.69)%。治疗组贫血平均改善率在第10天和第20天均优于对照1组,我们认为可能与康复新可作用于机体免疫功能器官有关。杨雯等[13]研究表明,康复新能提高衰老大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刺激大鼠机体新陈代谢水平提高。但毕竟我们的研究样本较少,其有效性和治疗机制尚需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通过本研究可见,手术结合康复新口服加创面坐浴的综合疗法更能促进加快痔病继发贫血患者术后创面愈合速度,提高愈合质量,且能提高贫血改善率,对贫血患者身体机能有良好调节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及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