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李雄. 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组合拳法在输尿管非典型结石诊断中的实用价值. 华西医学, 2016, 31(11): 1862-1863. doi: 10.7507/1002-0179.201600511 复制
输尿管结石是引起急性肾绞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典型的输尿管结石超声易诊断,但对于透声好或尺寸小,后方声影不明显的非典型输尿管结石则较易漏诊。应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组合拳法诊断技术对临床疑诊的非典型输尿管结石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定位定性诊断及临床实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0月-2014年12月门诊和住院急诊患者178例,其中男122例,女56例;年龄8 ~ 67岁,平均(43.5±10.3)岁。临床表现突发腰及下腹部疼痛,伴肉眼或镜下血尿,大多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起病到就诊时间1 ~ 10 h,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输尿管结石。经积极保守治疗,随访有结石排出得以明确诊断,腰腹疼痛症状及患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消失。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东软Sunny 28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3 ~ 5 MHz,线阵探头频率5 ~12 MHz,腔内探头频率6 ~ 8 MHz。患者取仰卧位、侧卧位及俯卧位等多体位、多切面扫查,判断肾脏积水程度,注意扩张输尿管走行情况。常规采用排除法,凸阵、线阵探头加压追踪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闪烁伪像辅诊,必要时结合口服利尿剂饮水膀胱充盈聚焦检查和输尿管口射尿多普勒彩色信号观察,经腹壁显示不满意,征得已婚患者同意后采用腔内经阴道超声检查。根据患者需要以及最大限度明确定位定性诊断为目的的多种超声检查技术有机组合应用,从而发现输尿管腔内非典型结石。
2 结果
本组178例患者输尿管非典型结石直径为0.2 ~ 0.5 cm,患侧输尿管扩张段内径0.6 ~ 1.0 cm;有轻度肾积水0.9 ~ 1.8 cm或无明显肾积水141例。178例中左输尿管腹段结石3例、盆段结石19例、膀胱壁段结石91例,右输尿管腹段结石2例、盆段结石10例、膀胱壁段结石53例;同时发现伴典型肾结石52例。二维超声共检出132枚(74%,132/178)输尿管单粒结石,其中36枚结石后方伴浅淡声影;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快闪伪像进一步明确检出170枚(96%,170/178)输尿管单粒结石(图 1);采用腔内经阴道超声检出6枚输尿管膀胱壁段单粒结石;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未检出结石患者,通过适量饮水后双侧输尿管膀胱入口处喷尿现象对比观察,患侧输尿管口尿流彩色多普勒信号减弱,喷射速度变慢,提示可能存在结石梗阻(图 2)。超声确诊后经临床积极保守治疗,结石排出及输尿管梗阻解除时间在1 ~ 9 d,未出现肾功能损害。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引起急性肾绞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大多数输尿管结石显示肾积水后,沿扩张的输尿管自上而下连续追踪扫查,可见扩张段输尿管末端处强回声光团伴后方声影,容易得到明确诊断。对于部分非典型输尿管结石,由于结石小、含钙盐少、质地疏松、表面粗糙,因绕射效应伪像,致使其失去应有特征,超声不易显示。我们通过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多种方法有机组合运用,使得超声显像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日趋完善,切实可行。
首先充分结合病史,筛选排除最能解释就诊患者目前的临床表现与体征,作出倾向性病因诊断。发现有不同程度肾积水、输尿管扩张的患者经背部、侧腹部或前腹部采用凸阵式探头双手加压连续侧动探头改变角度,沿扩张的输尿管向下追踪扫查,寻找输尿管梗阻的位置及导致梗阻的原因。患侧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程度轻,估计输尿管梗阻位置较低[1]。尽管超声伪像有其不利的一面,但我们可以利用伪像来获取有用的信息,增强对结石病变的识别能力。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或彩色彗尾征的存在,已有较多报道[2-4]。而闪烁伪像的产生与结石本身的大小、成分、结石表面情况及仪器有关,也表明闪烁伪像是泌尿系统结石的一种可靠的超声征象,提示超声医师在灰阶超声无法确定泌尿系统结石时,可借助闪烁伪像优化对结石的超声扫查[5-6]。在检查过程中借助50%葡萄糖溶液利尿作用及多探头联合运用对输尿管非典型结石进行综合诊断,成功率较高,也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7-8]。对临床疑似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采用大量饮水或(和)加利尿剂等方法使膀胱充盈,急症患者难以接受,征得患者同意后选择性经腔内超声显像,可作为弥补经腹壁超声检查显像不佳的有效补充手段[9]。还可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观察膀胱三角区患侧输尿管开口处喷尿频率减少和射程减弱,甚至无喷尿征象,间接判断输尿管有无梗阻[10]。本研究结果表明,二维超声输尿管非典型结石检出率74%,综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后检出率可提高到96%。因此,多种超声检查技术有机组合应用,取长补短,相互印证,对判断输尿管非典型结石比任何单项检查指标具有更高的准确性。通过本文的回顾性分析可见,利用结石后方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较二维超声更易检出输尿管非典型结石,尤其是直径0.2~0.5 cm的小结石。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多种探查方法联合诊断技术可提高输尿管非典型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准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也便于动态监测评价临床治疗效果。
输尿管结石是引起急性肾绞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典型的输尿管结石超声易诊断,但对于透声好或尺寸小,后方声影不明显的非典型输尿管结石则较易漏诊。应用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组合拳法诊断技术对临床疑诊的非典型输尿管结石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定位定性诊断及临床实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0月-2014年12月门诊和住院急诊患者178例,其中男122例,女56例;年龄8 ~ 67岁,平均(43.5±10.3)岁。临床表现突发腰及下腹部疼痛,伴肉眼或镜下血尿,大多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起病到就诊时间1 ~ 10 h,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输尿管结石。经积极保守治疗,随访有结石排出得以明确诊断,腰腹疼痛症状及患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消失。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东软Sunny 28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3 ~ 5 MHz,线阵探头频率5 ~12 MHz,腔内探头频率6 ~ 8 MHz。患者取仰卧位、侧卧位及俯卧位等多体位、多切面扫查,判断肾脏积水程度,注意扩张输尿管走行情况。常规采用排除法,凸阵、线阵探头加压追踪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闪烁伪像辅诊,必要时结合口服利尿剂饮水膀胱充盈聚焦检查和输尿管口射尿多普勒彩色信号观察,经腹壁显示不满意,征得已婚患者同意后采用腔内经阴道超声检查。根据患者需要以及最大限度明确定位定性诊断为目的的多种超声检查技术有机组合应用,从而发现输尿管腔内非典型结石。
2 结果
本组178例患者输尿管非典型结石直径为0.2 ~ 0.5 cm,患侧输尿管扩张段内径0.6 ~ 1.0 cm;有轻度肾积水0.9 ~ 1.8 cm或无明显肾积水141例。178例中左输尿管腹段结石3例、盆段结石19例、膀胱壁段结石91例,右输尿管腹段结石2例、盆段结石10例、膀胱壁段结石53例;同时发现伴典型肾结石52例。二维超声共检出132枚(74%,132/178)输尿管单粒结石,其中36枚结石后方伴浅淡声影;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快闪伪像进一步明确检出170枚(96%,170/178)输尿管单粒结石(图 1);采用腔内经阴道超声检出6枚输尿管膀胱壁段单粒结石;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未检出结石患者,通过适量饮水后双侧输尿管膀胱入口处喷尿现象对比观察,患侧输尿管口尿流彩色多普勒信号减弱,喷射速度变慢,提示可能存在结石梗阻(图 2)。超声确诊后经临床积极保守治疗,结石排出及输尿管梗阻解除时间在1 ~ 9 d,未出现肾功能损害。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引起急性肾绞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大多数输尿管结石显示肾积水后,沿扩张的输尿管自上而下连续追踪扫查,可见扩张段输尿管末端处强回声光团伴后方声影,容易得到明确诊断。对于部分非典型输尿管结石,由于结石小、含钙盐少、质地疏松、表面粗糙,因绕射效应伪像,致使其失去应有特征,超声不易显示。我们通过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多种方法有机组合运用,使得超声显像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日趋完善,切实可行。
首先充分结合病史,筛选排除最能解释就诊患者目前的临床表现与体征,作出倾向性病因诊断。发现有不同程度肾积水、输尿管扩张的患者经背部、侧腹部或前腹部采用凸阵式探头双手加压连续侧动探头改变角度,沿扩张的输尿管向下追踪扫查,寻找输尿管梗阻的位置及导致梗阻的原因。患侧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程度轻,估计输尿管梗阻位置较低[1]。尽管超声伪像有其不利的一面,但我们可以利用伪像来获取有用的信息,增强对结石病变的识别能力。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或彩色彗尾征的存在,已有较多报道[2-4]。而闪烁伪像的产生与结石本身的大小、成分、结石表面情况及仪器有关,也表明闪烁伪像是泌尿系统结石的一种可靠的超声征象,提示超声医师在灰阶超声无法确定泌尿系统结石时,可借助闪烁伪像优化对结石的超声扫查[5-6]。在检查过程中借助50%葡萄糖溶液利尿作用及多探头联合运用对输尿管非典型结石进行综合诊断,成功率较高,也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7-8]。对临床疑似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采用大量饮水或(和)加利尿剂等方法使膀胱充盈,急症患者难以接受,征得患者同意后选择性经腔内超声显像,可作为弥补经腹壁超声检查显像不佳的有效补充手段[9]。还可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观察膀胱三角区患侧输尿管开口处喷尿频率减少和射程减弱,甚至无喷尿征象,间接判断输尿管有无梗阻[10]。本研究结果表明,二维超声输尿管非典型结石检出率74%,综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后检出率可提高到96%。因此,多种超声检查技术有机组合应用,取长补短,相互印证,对判断输尿管非典型结石比任何单项检查指标具有更高的准确性。通过本文的回顾性分析可见,利用结石后方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较二维超声更易检出输尿管非典型结石,尤其是直径0.2~0.5 cm的小结石。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多种探查方法联合诊断技术可提高输尿管非典型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准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也便于动态监测评价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