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周倩, 苟菊香. 介绍一种分体式安全负压引流器的研制与使用. 华西医学, 2016, 31(11): 1957-1958. doi: 10.7507/1002-0179.201600538 复制
在医疗场所这个特殊的环境中,职业防护是医护人员工作的最基本保障。近年来随着血源性传播疾病患病率的上升,由职业暴露引发的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趋增高[1]。已有研究证实,只有使用安全型的产品,才能降低临床工作人员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风险[1-5]。负压引流是外科治疗常见的技术之一,但目前使用的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存在高职业暴露风险及操作不便等诸多不足,而真空负压引流器存在费用昂贵,不能分别计量的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一次性分体式安全负压引流器。现介绍如下。
1 设计与制作
该分体式安全负压引流器由负压产生器和引流袋组成,其中引流袋可单独拆卸更换。
负压产生器由活塞和外壳组成,外壳和活塞之间设置有隔离薄膜。外壳套设在活塞上,活塞可以相对外壳移动,引流管与外壳的内部相通;活塞内部为中空漏斗型,且在引流管出口处设置有单向阀,以防逆流。活塞外部边缘设置有卡壶,卡壶上有卡槽,便于固定活塞,以保持内部负压恒定。
负压产生器的一端与患者伤口处引流管连接,另一端为引流液出口,且出口处设置有开关,下接引流袋;负压产生器顶部上设有挂绳,便于携带。外壳上设置有负压指示刻度层,可以根据刻度来获知当前负压产生器中的负压值(图 1)。

2 使用方法
操作时先将引流管与患者伤口处硅胶引流管连接;由于活塞可以相对外壳移动,因此只要下压筒柄带动活塞下移就可以在外壳与活塞之间的空腔内产生负压,引流液在负压的作用下流入负压产生器中。由于外壳上设置了负压指示刻度层,因此可以根据上面的刻度来获知当前负压产生器中的负压值。
需更换引流袋时,将负压产生器连接患者伤口引流管处旋钮关闭,下压活塞,确保引流液全部流至引流袋内,再将负压产生器与引流袋之间的开关关闭后再进行更换。更换后再打开两处旋钮,下拉活塞调节至合适负压,再使用卡壶固定即可。
3 优点
3.1 起到职业防护作用
负压产生器内筒柄部分与外部设置一层薄膜,当下拉筒柄产生负压时,不会被污染。而且,整个系统为密闭状态,不会有引流液喷出,进而更好地对医护工作者起到职业防护的作用。
3.2 操作简便,且可多次更换
将产生压力的负压产生器及引流袋分离,设为分体式。当患者引流量多时,可直接更换引流袋,而不需更换负压产生器。接头处全部使用旋钮式设计,缓解目前使用指甲抠和手指压才能打开负压引流器对医护人员带来的身心痛苦。而患者出院带管回家时,也可以自己简便操作。
在医疗场所这个特殊的环境中,职业防护是医护人员工作的最基本保障。近年来随着血源性传播疾病患病率的上升,由职业暴露引发的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趋增高[1]。已有研究证实,只有使用安全型的产品,才能降低临床工作人员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风险[1-5]。负压引流是外科治疗常见的技术之一,但目前使用的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存在高职业暴露风险及操作不便等诸多不足,而真空负压引流器存在费用昂贵,不能分别计量的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一次性分体式安全负压引流器。现介绍如下。
1 设计与制作
该分体式安全负压引流器由负压产生器和引流袋组成,其中引流袋可单独拆卸更换。
负压产生器由活塞和外壳组成,外壳和活塞之间设置有隔离薄膜。外壳套设在活塞上,活塞可以相对外壳移动,引流管与外壳的内部相通;活塞内部为中空漏斗型,且在引流管出口处设置有单向阀,以防逆流。活塞外部边缘设置有卡壶,卡壶上有卡槽,便于固定活塞,以保持内部负压恒定。
负压产生器的一端与患者伤口处引流管连接,另一端为引流液出口,且出口处设置有开关,下接引流袋;负压产生器顶部上设有挂绳,便于携带。外壳上设置有负压指示刻度层,可以根据刻度来获知当前负压产生器中的负压值(图 1)。

2 使用方法
操作时先将引流管与患者伤口处硅胶引流管连接;由于活塞可以相对外壳移动,因此只要下压筒柄带动活塞下移就可以在外壳与活塞之间的空腔内产生负压,引流液在负压的作用下流入负压产生器中。由于外壳上设置了负压指示刻度层,因此可以根据上面的刻度来获知当前负压产生器中的负压值。
需更换引流袋时,将负压产生器连接患者伤口引流管处旋钮关闭,下压活塞,确保引流液全部流至引流袋内,再将负压产生器与引流袋之间的开关关闭后再进行更换。更换后再打开两处旋钮,下拉活塞调节至合适负压,再使用卡壶固定即可。
3 优点
3.1 起到职业防护作用
负压产生器内筒柄部分与外部设置一层薄膜,当下拉筒柄产生负压时,不会被污染。而且,整个系统为密闭状态,不会有引流液喷出,进而更好地对医护工作者起到职业防护的作用。
3.2 操作简便,且可多次更换
将产生压力的负压产生器及引流袋分离,设为分体式。当患者引流量多时,可直接更换引流袋,而不需更换负压产生器。接头处全部使用旋钮式设计,缓解目前使用指甲抠和手指压才能打开负压引流器对医护人员带来的身心痛苦。而患者出院带管回家时,也可以自己简便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