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王欣. 肿瘤医院护理人员手卫生认知及执行状况调查. 华西医学, 2016, 31(2): 321-323. doi: 10.7507/1002-0179.20160086 复制
手卫生指医生及护理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工作中,进行手部清洁与消毒的总称。一般分为:流动水及普通清洁剂洗手、速干手消毒剂擦拭、外科手术前进行手部消毒等[1-2]。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有报道指出,护理人员手部细菌携带量高达3.9×104~4.6×104 CFU[3],其手卫生情况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程度。保持手卫生是控制病原体传播、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直接而有效的途径。肿瘤医院以肿瘤化学治疗患者居多,患者免疫力功能较低,部分患者自理困难。因此,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情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医院护理人员手卫生认知和执行状况,分析影响护理人员手卫生的因素,为制订控制肿瘤医院医院感染的方案和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市肿瘤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入选标准:正式在册的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排除实习生、进修护士。
1.2 方法
2011年5月-7月对我市肿瘤医院的23个科室中符合入选标准的一线护理人员528名,应用一般情况、手卫生认知和执行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表由护士以不记名方式自行填写,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528份,收回528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1.3 调查表内容
调查表包括一般情况、手卫生指征认知、手卫生知识认知、手卫生执行情况等4个部分[4-5]。
1.3.1 一般情况
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等。
1.3.2 手卫生指征认知
依据2002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颁布的《医疗保健人员手卫生指南》拟定了14项手卫生指征内容。
1.3.3 手卫生知识认知
依据《医疗保健人员手卫生指南》以及其他相关手卫生规定,设计了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认知调查表。
1.3.4 手卫生执行情况
手卫生执行情况、影响原因和培训情况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资料收集整理后,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描述性分析调查对象的手卫生认知状况、执行情况[6]。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的528名护理人员中,男25名,女503名;平均年龄(35.8±4.6)岁。大专文化程度者占53.79%;平均工龄为(8.4±5.6)年。调查人员中53.24%来自内科。
2.2 护理人员手卫生指征认知情况
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对手卫生指征具有正确的认识,问卷的正确回答率(正答率)为100%。但“双手受到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或有明显污迹”“与患者周围物体(包括医疗器械)直接接触后”“接触患者分泌物、排泄物、体液等污染的设备器械及被褥后”等项目的正答率未能达到100%。见表 1。

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认知较低的项目有“一次性橡胶手套有效防护时间是多长”“以下是擦手消毒剂的有:① 有效氯制剂、② 含碘消毒剂、③ 醇类”“在护理人员手部寄生的细菌种类主要包括哪些”,正答率均在70%以下。见表 2、3。


2.3 护理人员手卫生的实际执行情况
本次调查中,47.85%的护理人员日消毒或洗手次数为10~20次;50.85%的人员洗手后的干手方法多采用纸巾擦干。进一步调查影响手卫生执行效果的主要原因为“工作太忙”。
护理人员手卫生年培训率为100%,每人平均培训次数为3.18次,对于各种形式的手卫生教育培训活动,33.48%的人员更愿意接受连环画、折页、宣传画等图文宣传形式,26.15%的人员更愿意接受光盘、录像带及磁带等声像宣传形式。
3 讨论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的聚集中心,且多数患者为免疫力低下的易感人群,医院的空气及公共设施如公厕、水池、手推车等都可能会携带大量病菌,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因此其手卫生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院感染几率[7-9]。从表面上看,手卫生为一项极为简单的工作,然而具体执行起来难度却很大,也正因为如此,颇受人们关注。
调查数据显示,肿瘤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对于手卫生指征的认知率良好,调查中有3项未达到100%,其中“双手受到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或有明显污迹”的占98.67%,“与患者周围物体直接接触后”占98.11%,“接触患者分泌物、排泄物、体液等污染的设备器械及被褥后”占95.53%。此外,肿瘤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对于“手未接触污染源(如患者体液、伤口等)操作前是否需要洗手”“在对同一患者进行护理,因不存在交叉感染,可不用洗手”等认知情况均≥77.37%,但“细菌种类”“擦手消毒剂”“一次性橡胶手套有效防护时间”等认知情况不高,均≤65.23%。
另外,从调查数据显示,肿瘤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状况不佳,其中每天洗手10~20次的仅为47.85%;多数护理人员表示“工作时间太忙,无暇顾及”是导致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的主要因素。
关于手卫生知识培训,调查中在对开放式问题“请谈谈你对肿瘤医院护理人员手卫生工作的建议和看法”的回答中,人们纷纷提出各种建议:① 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② 增加科学的手卫生设施;③ 采用各种有效方法以加强监督,如可根据洗手液支取量来判断手卫生的执行情况。医院可通过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如购置手卫生设备,在各醒目位置悬挂手卫生知识宣传资料,加大手卫生执行监督力度等增强护理人员的手卫生认知力与执行力。此外,还可以增设患者监督台,对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情况打分、评比,以增强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积极性。
手卫生指医生及护理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工作中,进行手部清洁与消毒的总称。一般分为:流动水及普通清洁剂洗手、速干手消毒剂擦拭、外科手术前进行手部消毒等[1-2]。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有报道指出,护理人员手部细菌携带量高达3.9×104~4.6×104 CFU[3],其手卫生情况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程度。保持手卫生是控制病原体传播、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直接而有效的途径。肿瘤医院以肿瘤化学治疗患者居多,患者免疫力功能较低,部分患者自理困难。因此,医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情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医院护理人员手卫生认知和执行状况,分析影响护理人员手卫生的因素,为制订控制肿瘤医院医院感染的方案和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市肿瘤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入选标准:正式在册的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排除实习生、进修护士。
1.2 方法
2011年5月-7月对我市肿瘤医院的23个科室中符合入选标准的一线护理人员528名,应用一般情况、手卫生认知和执行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表由护士以不记名方式自行填写,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528份,收回528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1.3 调查表内容
调查表包括一般情况、手卫生指征认知、手卫生知识认知、手卫生执行情况等4个部分[4-5]。
1.3.1 一般情况
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等。
1.3.2 手卫生指征认知
依据2002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颁布的《医疗保健人员手卫生指南》拟定了14项手卫生指征内容。
1.3.3 手卫生知识认知
依据《医疗保健人员手卫生指南》以及其他相关手卫生规定,设计了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认知调查表。
1.3.4 手卫生执行情况
手卫生执行情况、影响原因和培训情况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资料收集整理后,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描述性分析调查对象的手卫生认知状况、执行情况[6]。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的528名护理人员中,男25名,女503名;平均年龄(35.8±4.6)岁。大专文化程度者占53.79%;平均工龄为(8.4±5.6)年。调查人员中53.24%来自内科。
2.2 护理人员手卫生指征认知情况
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对手卫生指征具有正确的认识,问卷的正确回答率(正答率)为100%。但“双手受到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或有明显污迹”“与患者周围物体(包括医疗器械)直接接触后”“接触患者分泌物、排泄物、体液等污染的设备器械及被褥后”等项目的正答率未能达到100%。见表 1。

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认知较低的项目有“一次性橡胶手套有效防护时间是多长”“以下是擦手消毒剂的有:① 有效氯制剂、② 含碘消毒剂、③ 醇类”“在护理人员手部寄生的细菌种类主要包括哪些”,正答率均在70%以下。见表 2、3。


2.3 护理人员手卫生的实际执行情况
本次调查中,47.85%的护理人员日消毒或洗手次数为10~20次;50.85%的人员洗手后的干手方法多采用纸巾擦干。进一步调查影响手卫生执行效果的主要原因为“工作太忙”。
护理人员手卫生年培训率为100%,每人平均培训次数为3.18次,对于各种形式的手卫生教育培训活动,33.48%的人员更愿意接受连环画、折页、宣传画等图文宣传形式,26.15%的人员更愿意接受光盘、录像带及磁带等声像宣传形式。
3 讨论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的聚集中心,且多数患者为免疫力低下的易感人群,医院的空气及公共设施如公厕、水池、手推车等都可能会携带大量病菌,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因此其手卫生执行情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院感染几率[7-9]。从表面上看,手卫生为一项极为简单的工作,然而具体执行起来难度却很大,也正因为如此,颇受人们关注。
调查数据显示,肿瘤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对于手卫生指征的认知率良好,调查中有3项未达到100%,其中“双手受到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或有明显污迹”的占98.67%,“与患者周围物体直接接触后”占98.11%,“接触患者分泌物、排泄物、体液等污染的设备器械及被褥后”占95.53%。此外,肿瘤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对于“手未接触污染源(如患者体液、伤口等)操作前是否需要洗手”“在对同一患者进行护理,因不存在交叉感染,可不用洗手”等认知情况均≥77.37%,但“细菌种类”“擦手消毒剂”“一次性橡胶手套有效防护时间”等认知情况不高,均≤65.23%。
另外,从调查数据显示,肿瘤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状况不佳,其中每天洗手10~20次的仅为47.85%;多数护理人员表示“工作时间太忙,无暇顾及”是导致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的主要因素。
关于手卫生知识培训,调查中在对开放式问题“请谈谈你对肿瘤医院护理人员手卫生工作的建议和看法”的回答中,人们纷纷提出各种建议:① 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② 增加科学的手卫生设施;③ 采用各种有效方法以加强监督,如可根据洗手液支取量来判断手卫生的执行情况。医院可通过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如购置手卫生设备,在各醒目位置悬挂手卫生知识宣传资料,加大手卫生执行监督力度等增强护理人员的手卫生认知力与执行力。此外,还可以增设患者监督台,对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情况打分、评比,以增强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