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陈姣, 金咏梅, 郑沁, 史青, 陈杏园, 粟军. 急性白血病细胞髓过氧化物酶染色与细胞质髓过氧化物酶诊断意义比较. 华西医学, 2017, 32(7): 1019-1023. doi: 10.7507/1002-0179.201609066 复制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或多种造血干细胞及祖细胞恶变,失去其正常的增殖、分化及成熟的能力,并逐步取代骨髓经血液浸润至全身组织及器官的一种疾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急性白血病的准确分型对预后、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1]。血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主要为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MPO 是人类中性粒细胞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MPO 的检出对白血病分型具有重要意义。MPO 的检测方法通常有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 2 种方法,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的是细胞中的 POX(主要为 MPO),流式细胞术检测的是细胞质的 MPO(cytoplasm myeloperoxidase,cMPO),两种方法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2]。细胞化学染色镜检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其中 POX 染色一直是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分类和诊断的重要方法,POX 染色方法有多种,如二氨基联苯胺法、二盐酸联苯胺法等[3]。流式细胞术是最重要的白血病分型方式,尤其是在微小残留细胞白血病和混合型白血病中,cMPO 是最主要的表面标记抗体[4-5]。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急性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检测 POX 与流式细胞术检测其 cMPO 的阳性率及阳性积分结果的比较,探讨两种方法检测 MPO 在白血病分型的差异及互补意义,为白血病分型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纳入 2014 年 1 月—2016 年 5 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初诊的 575 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男303 例,女 272 例;年龄 12~87 岁,平均(44.03±17.06)岁,中位年龄 49 岁。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未经治疗,急性白血病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免疫分型及遗传学检查综合分析。其中 ALL 148 例,ANLL 427 例[髓系与淋巴系混合白血病 4 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423 例]。AML 中微分化型(M0)11 例,未分化型(M1)81 例,伴成熟型(M2)142 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47 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87 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43 例,急性红白血病(M6)4 例,其他确定是髓系白血病但不明确具体分型的共 8 例。
1.2 细胞化学染色
干燥的骨髓片滴加 A 液(快速染液 A,主要成分为曙红)覆盖标本,再加 B 液(快速染液 B,主要成分为天青)混匀(A 液∶B 液=1∶1),进行核染色 30~60 s,流水冲洗,甩干;滴加工作液于涂片上,工作液为 1.0 mL C 液(碘化钾溶液)和 200 μL D 液(WG 溶液,主要成分为瑞姬染料)混合,要求 2 h 内使用,染色 40~60 s 后倾去(不用水洗),滤纸吸干,进行镜检。试剂均购自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细胞质中有红棕色至蓝黑色颗粒为阳性,其中细胞质为红棕色为弱阳性;细胞质呈紫黑色或蓝黑色颗粒状,可充满整个细胞质甚至覆盖细胞核,为强阳性。阴性反应时细胞质为蓝色,无阳性颗粒。细胞核着色均为均匀紫红色。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数及阳性积分。POX 结果积分方式为:3%≤阳性率<25% 积 1 分,25%≤阳性率<50% 积 2 分,50%≤阳性率≤100% 积 3 分;阳性率<3% 积 0 分。
1.3 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
调整待检标本为 1×106 个细胞/mL 的细胞悬液,标识 2 根试管,分别加入美国 BD 公司荧光标记抗体:多甲藻黄素-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peridinin-chlorophyll-protein complex,PerCP)标记的抗 CD45 单克隆抗体(CD45-PerCP)、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抗 CD34 单克隆抗体(CD34-FITC)、别藻青蛋白(allophycocyanin,APC)标记的抗 CD117 单克隆抗体(CD117-APC)及其同型对照各 20 μL,细胞悬液 20 μL,混匀后避光放置 30 min,溶血剂溶血后 300× g 离心 5 min,弃上清液,加入 300 μL 磷酸盐缓冲液+40 μL 破膜剂(美国 BD 公司),混匀后避光放置 30 min,洗涤离心去上清液,加入细胞质抗体 cMPO-FITC 及其同型对照各 20 μL,混匀后避光孵育 30 min,300× g 离心 5 min,弃上清液,使用美国 BD 公司 FALSCantoII 流式细胞仪检测。cMPO 结果以荧光强度“high positive”“positive”“dim”为阳性,积分分别为 3、2、1 分;荧光强度“negative”为阴性,积分为 0 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例数表示,阳性率的比较使用配对 χ2 检验,阳性积分比较使用 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ALL 与 ANLL 中 POX、cMPO 阳性率及阳性积分
ALL 细胞用细胞化学染色检测 POX 与流式细胞术检测 cMPO 阳性率和阳性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OX 明显较高。ANLL 细胞 POX、cMPO 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PO 阳性率较高;但 POX 阳性积分和 cMPO 阳性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2。


2.2 不同类型髓系白血病细胞 POX、cMPO 阳性率及阳性积分
M1 的细胞化学染色 POX 阳性率和流式细胞术 cMPO 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cMPO 阳性率明显高于 POX 阳性率;但细胞化学染色 POX 阳性积分明显高于流式细胞术 cMPO 阳性积分(P=0.001)。M2、M3、M4、M5 的 POX、cMPO 阳性率及阳性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0、M6 和其他类型(确定为 AML 但不明确具体分型)的数量较少,未进行分析。见表 3、4。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对其预后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MPO 是人类中性粒细胞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MPO 的检出对白血病分型具有重要意义,MPO 的检测方法通常有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 2 种方法,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的是细胞中的 POX(主要为 MPO),流式细胞术检测的是 cMPO。MPO-463G>A 多态性与白血病的发生风险没有相关性[6]。POX 染色是辅助判断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首选的最重要的细胞化学染色,正常情况下,粒细胞系统中中性粒细胞除早期原始粒细胞外,下阶段细胞均为阳性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反应最强,嗜碱性粒细胞为阴性;单核细胞系统中部分呈弱阳性反应,部分可呈阴性反应;淋巴细胞、浆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均为阴性反应,这些特征可以辅助判断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但是染色涂片中的细胞结构不如瑞氏染色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白血病细胞的辨认,所以 POX 阳性率与真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由于存在杂质的沉淀,会出现假阳性。POX 染色测定 MPO 的敏感性明显低于流式细胞术对 cMPO 的测定,所以 POX 染色阴性的患者并不等于白血病细胞不存在此酶,需要流式细胞术进行确认。
流式细胞术是采用各种抗血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借助各种荧光染料,通过测定荧光强度可测出血细胞表达的各种抗原的水平,可协助白血病及淋巴瘤的免疫分型。MPO 存在于多种血细胞中,是人类中性粒细胞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流式细胞术通过标记 cMPO 检测其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临床应用较广泛。但也有较多的因素可影响流式细胞分析的准确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非线性问题,在样品中加入内标或生物活细胞可对其准确度进行有效监测。
本次研究中,分别使用细胞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中 POX 及 cMPO 的阳性率,并比较两种方法 POX 阳性细胞积分与 cMPO 阳性细胞积分的差异性。研究显示,在 ALL 中 POX 阳性率达 8.78%,而流式细胞术检测 ALL 患者 cMPO 均为阴性,正常情况下,原始淋巴细胞及幼稚淋巴细胞 POX 均呈阴性,但 ALL 患者骨髓中可残留少许的原始粒细胞出现 POX 阳性,故 FAB 分型[1976 年法国(Franch)、美国(American)和英国(Britain)3 国血细胞形态学专家讨论、制订了关于急性白血病的分型诊断标准,简称 FAB 分型]规定 ALL 患者 POX 的阳性率<3%[7]。分析其原因,细胞化学染色是在显微镜下直观观察细胞质内含物颜色,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阴阳性设门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对于阳性率<3% 的 ALL 而言,POX 结果显示少量的阳性而 cMPO 结果直接报告为阴性。在 ANLL 中 POX 阳性率为 87.12%,cMPO 阳性率为 90.87%,虽然二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阳性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在检测髓系白血病细胞时的阳性程度是没有差别的。对于 POX 阴性的细胞应结合流式细胞术 cMPO 来进行确认。
本研究中,对于 4 例髓系与淋巴系混合的急性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未检测出 POX 阳性,而流式细胞术方法 cMPO 阳性,虽然因病例数较少无法进一步分析,但与相关报道结论一致[5],显示流式细胞术对混合表型的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准确度较高。
M1 的细胞化学染色 POX 阳性率和流式细胞术 cMPO 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PO 阳性率明显高于 POX 阳性率,但细胞化学染色 POX 阳性细胞积分明显高于流式细胞术 cMPO 阳性积分,可能是一方面由于细胞较原始,POX 形成较少,缺乏下阶段粒细胞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比细胞化学染色敏感性较高。另一方面可以与 POX 染色特异性低于 cMPO,某些杂质存在导致非特异性染色有关。
本研究显示,各亚型中 M3 的 POX、cMPO 阳性率最高,POX 阳性率为 97.87%,流式细胞术 cMPO 阳性率为 100.00%,但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及阳性细胞积分均无差异。另有研究显示,M3 的 POX 染色阳性率为 99.7%,流式细胞术测 M3 中 cMPO 阳性率为 96.6%[8]。M3v 形态学上与典型 M3 有很大不同,易与 M2b、M4 或 M5 混淆,需要结合临床特征、遗传、免疫表型等进行综合分析[9]。
M4、M5 的 POX、cMPO 阳性率及阳性细胞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年来,有不少关于 POX 阴性的 M5 的报道,骨髓中原始、幼稚、成熟单核细胞 POX 100% 阴性,但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 POX 染色为阳性,可能是单核细胞中 POX 缺乏,但非特异性酯酶已形成所致。
目前已禁止女性技术人员暴露于芳香族烃基包括联苯胺中,有研究表明,已研究出一种不含芳香族的标准化试剂盒来替代基于派洛宁和 α-萘酚的试剂来测量原始细胞 POX 活性并与基于派洛宁和 α-萘酚的试剂的检测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10]。有研究分别采用联苯胺法及碘化钾-吡啰红 B 法(potassium iodide-pyronine B,KI-PYB)行 POX 染色,并将检测结果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比较,分析结果示两种染色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一致性高[11]。KI-PYB 法 POX 染色技术可消除过氧化氢对染色结果的影响,比常规的基于联苯胺的方法更好,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3]。温度可以影响 POX 染色的阳性率,大部分的 POX 染色是在宽的温度范围内,在 50℃ 时阳性率最高,在较低的温度下 POX 染色强度低得多,可能出现假阴性,POX 染色的最佳温度是 37℃[12]。
流式细胞术对于红白血病和微小残留细胞白血病的检测有更优越的价值[13-14]。与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化学染色检测 AML 中 MPO 相比,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 MPO 灵敏度更高[15]。但免疫组织化学法由于操作复杂、检测时间长等,在临床上并未广泛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急性白血病分型和亚型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提供客观而精确的依据,弥补并纠正形态学分型的不足与误诊。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流式细胞术和组织化学染色检测 MPO 的阈值分别为 10% 和 3%,有研究表明,调整流式细胞术检测 MPO 的阈值可以影响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舍弃 28% 的阈值可提高 97.4% 的灵敏度和 96.1% 的特异度,各个实验室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评估后进行阈值的设定[2, 16]。
综上所述,细胞化学 POX 染色与流式细胞术检测 cMPO 的阳性率及阳性细胞积分在急性白血病尤其 AML 中差异不大,前者成本低,仪器依赖性小,操作方便快捷,后者成本较高,需要高成本仪器,对结果分析技术人员要求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对敏感性的要求选择适合的试验方法。最优方案是两种方法相互补充,以形态学作为基础,细胞免疫学作为辅助,同时进一步结合临床表现、遗传学检查等因素综合分析,进行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或多种造血干细胞及祖细胞恶变,失去其正常的增殖、分化及成熟的能力,并逐步取代骨髓经血液浸润至全身组织及器官的一种疾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急性白血病的准确分型对预后、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1]。血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主要为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MPO 是人类中性粒细胞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MPO 的检出对白血病分型具有重要意义。MPO 的检测方法通常有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 2 种方法,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的是细胞中的 POX(主要为 MPO),流式细胞术检测的是细胞质的 MPO(cytoplasm myeloperoxidase,cMPO),两种方法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2]。细胞化学染色镜检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其中 POX 染色一直是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分类和诊断的重要方法,POX 染色方法有多种,如二氨基联苯胺法、二盐酸联苯胺法等[3]。流式细胞术是最重要的白血病分型方式,尤其是在微小残留细胞白血病和混合型白血病中,cMPO 是最主要的表面标记抗体[4-5]。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急性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检测 POX 与流式细胞术检测其 cMPO 的阳性率及阳性积分结果的比较,探讨两种方法检测 MPO 在白血病分型的差异及互补意义,为白血病分型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纳入 2014 年 1 月—2016 年 5 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初诊的 575 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男303 例,女 272 例;年龄 12~87 岁,平均(44.03±17.06)岁,中位年龄 49 岁。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未经治疗,急性白血病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免疫分型及遗传学检查综合分析。其中 ALL 148 例,ANLL 427 例[髓系与淋巴系混合白血病 4 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423 例]。AML 中微分化型(M0)11 例,未分化型(M1)81 例,伴成熟型(M2)142 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47 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87 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43 例,急性红白血病(M6)4 例,其他确定是髓系白血病但不明确具体分型的共 8 例。
1.2 细胞化学染色
干燥的骨髓片滴加 A 液(快速染液 A,主要成分为曙红)覆盖标本,再加 B 液(快速染液 B,主要成分为天青)混匀(A 液∶B 液=1∶1),进行核染色 30~60 s,流水冲洗,甩干;滴加工作液于涂片上,工作液为 1.0 mL C 液(碘化钾溶液)和 200 μL D 液(WG 溶液,主要成分为瑞姬染料)混合,要求 2 h 内使用,染色 40~60 s 后倾去(不用水洗),滤纸吸干,进行镜检。试剂均购自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细胞质中有红棕色至蓝黑色颗粒为阳性,其中细胞质为红棕色为弱阳性;细胞质呈紫黑色或蓝黑色颗粒状,可充满整个细胞质甚至覆盖细胞核,为强阳性。阴性反应时细胞质为蓝色,无阳性颗粒。细胞核着色均为均匀紫红色。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数及阳性积分。POX 结果积分方式为:3%≤阳性率<25% 积 1 分,25%≤阳性率<50% 积 2 分,50%≤阳性率≤100% 积 3 分;阳性率<3% 积 0 分。
1.3 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
调整待检标本为 1×106 个细胞/mL 的细胞悬液,标识 2 根试管,分别加入美国 BD 公司荧光标记抗体:多甲藻黄素-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peridinin-chlorophyll-protein complex,PerCP)标记的抗 CD45 单克隆抗体(CD45-PerCP)、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抗 CD34 单克隆抗体(CD34-FITC)、别藻青蛋白(allophycocyanin,APC)标记的抗 CD117 单克隆抗体(CD117-APC)及其同型对照各 20 μL,细胞悬液 20 μL,混匀后避光放置 30 min,溶血剂溶血后 300× g 离心 5 min,弃上清液,加入 300 μL 磷酸盐缓冲液+40 μL 破膜剂(美国 BD 公司),混匀后避光放置 30 min,洗涤离心去上清液,加入细胞质抗体 cMPO-FITC 及其同型对照各 20 μL,混匀后避光孵育 30 min,300× g 离心 5 min,弃上清液,使用美国 BD 公司 FALSCantoII 流式细胞仪检测。cMPO 结果以荧光强度“high positive”“positive”“dim”为阳性,积分分别为 3、2、1 分;荧光强度“negative”为阴性,积分为 0 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例数表示,阳性率的比较使用配对 χ2 检验,阳性积分比较使用 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ALL 与 ANLL 中 POX、cMPO 阳性率及阳性积分
ALL 细胞用细胞化学染色检测 POX 与流式细胞术检测 cMPO 阳性率和阳性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OX 明显较高。ANLL 细胞 POX、cMPO 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PO 阳性率较高;但 POX 阳性积分和 cMPO 阳性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2。


2.2 不同类型髓系白血病细胞 POX、cMPO 阳性率及阳性积分
M1 的细胞化学染色 POX 阳性率和流式细胞术 cMPO 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cMPO 阳性率明显高于 POX 阳性率;但细胞化学染色 POX 阳性积分明显高于流式细胞术 cMPO 阳性积分(P=0.001)。M2、M3、M4、M5 的 POX、cMPO 阳性率及阳性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0、M6 和其他类型(确定为 AML 但不明确具体分型)的数量较少,未进行分析。见表 3、4。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对其预后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MPO 是人类中性粒细胞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MPO 的检出对白血病分型具有重要意义,MPO 的检测方法通常有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 2 种方法,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的是细胞中的 POX(主要为 MPO),流式细胞术检测的是 cMPO。MPO-463G>A 多态性与白血病的发生风险没有相关性[6]。POX 染色是辅助判断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首选的最重要的细胞化学染色,正常情况下,粒细胞系统中中性粒细胞除早期原始粒细胞外,下阶段细胞均为阳性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反应最强,嗜碱性粒细胞为阴性;单核细胞系统中部分呈弱阳性反应,部分可呈阴性反应;淋巴细胞、浆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均为阴性反应,这些特征可以辅助判断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但是染色涂片中的细胞结构不如瑞氏染色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白血病细胞的辨认,所以 POX 阳性率与真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由于存在杂质的沉淀,会出现假阳性。POX 染色测定 MPO 的敏感性明显低于流式细胞术对 cMPO 的测定,所以 POX 染色阴性的患者并不等于白血病细胞不存在此酶,需要流式细胞术进行确认。
流式细胞术是采用各种抗血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借助各种荧光染料,通过测定荧光强度可测出血细胞表达的各种抗原的水平,可协助白血病及淋巴瘤的免疫分型。MPO 存在于多种血细胞中,是人类中性粒细胞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流式细胞术通过标记 cMPO 检测其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临床应用较广泛。但也有较多的因素可影响流式细胞分析的准确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非线性问题,在样品中加入内标或生物活细胞可对其准确度进行有效监测。
本次研究中,分别使用细胞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中 POX 及 cMPO 的阳性率,并比较两种方法 POX 阳性细胞积分与 cMPO 阳性细胞积分的差异性。研究显示,在 ALL 中 POX 阳性率达 8.78%,而流式细胞术检测 ALL 患者 cMPO 均为阴性,正常情况下,原始淋巴细胞及幼稚淋巴细胞 POX 均呈阴性,但 ALL 患者骨髓中可残留少许的原始粒细胞出现 POX 阳性,故 FAB 分型[1976 年法国(Franch)、美国(American)和英国(Britain)3 国血细胞形态学专家讨论、制订了关于急性白血病的分型诊断标准,简称 FAB 分型]规定 ALL 患者 POX 的阳性率<3%[7]。分析其原因,细胞化学染色是在显微镜下直观观察细胞质内含物颜色,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阴阳性设门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对于阳性率<3% 的 ALL 而言,POX 结果显示少量的阳性而 cMPO 结果直接报告为阴性。在 ANLL 中 POX 阳性率为 87.12%,cMPO 阳性率为 90.87%,虽然二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阳性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在检测髓系白血病细胞时的阳性程度是没有差别的。对于 POX 阴性的细胞应结合流式细胞术 cMPO 来进行确认。
本研究中,对于 4 例髓系与淋巴系混合的急性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未检测出 POX 阳性,而流式细胞术方法 cMPO 阳性,虽然因病例数较少无法进一步分析,但与相关报道结论一致[5],显示流式细胞术对混合表型的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准确度较高。
M1 的细胞化学染色 POX 阳性率和流式细胞术 cMPO 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PO 阳性率明显高于 POX 阳性率,但细胞化学染色 POX 阳性细胞积分明显高于流式细胞术 cMPO 阳性积分,可能是一方面由于细胞较原始,POX 形成较少,缺乏下阶段粒细胞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比细胞化学染色敏感性较高。另一方面可以与 POX 染色特异性低于 cMPO,某些杂质存在导致非特异性染色有关。
本研究显示,各亚型中 M3 的 POX、cMPO 阳性率最高,POX 阳性率为 97.87%,流式细胞术 cMPO 阳性率为 100.00%,但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及阳性细胞积分均无差异。另有研究显示,M3 的 POX 染色阳性率为 99.7%,流式细胞术测 M3 中 cMPO 阳性率为 96.6%[8]。M3v 形态学上与典型 M3 有很大不同,易与 M2b、M4 或 M5 混淆,需要结合临床特征、遗传、免疫表型等进行综合分析[9]。
M4、M5 的 POX、cMPO 阳性率及阳性细胞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年来,有不少关于 POX 阴性的 M5 的报道,骨髓中原始、幼稚、成熟单核细胞 POX 100% 阴性,但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 POX 染色为阳性,可能是单核细胞中 POX 缺乏,但非特异性酯酶已形成所致。
目前已禁止女性技术人员暴露于芳香族烃基包括联苯胺中,有研究表明,已研究出一种不含芳香族的标准化试剂盒来替代基于派洛宁和 α-萘酚的试剂来测量原始细胞 POX 活性并与基于派洛宁和 α-萘酚的试剂的检测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10]。有研究分别采用联苯胺法及碘化钾-吡啰红 B 法(potassium iodide-pyronine B,KI-PYB)行 POX 染色,并将检测结果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比较,分析结果示两种染色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一致性高[11]。KI-PYB 法 POX 染色技术可消除过氧化氢对染色结果的影响,比常规的基于联苯胺的方法更好,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3]。温度可以影响 POX 染色的阳性率,大部分的 POX 染色是在宽的温度范围内,在 50℃ 时阳性率最高,在较低的温度下 POX 染色强度低得多,可能出现假阴性,POX 染色的最佳温度是 37℃[12]。
流式细胞术对于红白血病和微小残留细胞白血病的检测有更优越的价值[13-14]。与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化学染色检测 AML 中 MPO 相比,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 MPO 灵敏度更高[15]。但免疫组织化学法由于操作复杂、检测时间长等,在临床上并未广泛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急性白血病分型和亚型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提供客观而精确的依据,弥补并纠正形态学分型的不足与误诊。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流式细胞术和组织化学染色检测 MPO 的阈值分别为 10% 和 3%,有研究表明,调整流式细胞术检测 MPO 的阈值可以影响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舍弃 28% 的阈值可提高 97.4% 的灵敏度和 96.1% 的特异度,各个实验室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评估后进行阈值的设定[2, 16]。
综上所述,细胞化学 POX 染色与流式细胞术检测 cMPO 的阳性率及阳性细胞积分在急性白血病尤其 AML 中差异不大,前者成本低,仪器依赖性小,操作方便快捷,后者成本较高,需要高成本仪器,对结果分析技术人员要求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对敏感性的要求选择适合的试验方法。最优方案是两种方法相互补充,以形态学作为基础,细胞免疫学作为辅助,同时进一步结合临床表现、遗传学检查等因素综合分析,进行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