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腹部肿瘤科(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直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系统化学治疗(化疗)的基石药物,运用广泛,除常见消化道毒性、骨髓毒性和手足综合征外,其心脏血管毒性发病率位列化疗药物第 2 ,仅次于蒽环类,且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随着肿瘤心脏病学的兴起,氟尿嘧啶类药物相关性心血管毒性也受到关注。该文分别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进展等方面详述了氟尿嘧啶类药物相关性心脏血管毒性。

引用本文: 陈烨, 邱萌. 氟尿嘧啶类药物相关性心脏毒性诊治进展. 华西医学, 2018, 33(4): 463-467. doi: 10.7507/1002-0179.201804057 复制

  • 上一篇

    精准医学在乳腺癌腋窝手术范围的研究进展——降低术后上肢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 下一篇

    前列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 V2 的构建及在前列腺癌多参数 MRI 诊断中的初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