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何成奇. 烛耀康复 梦圆华西—纪念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卅周年华诞. 华西医学, 2019, 34(5): 475-480. doi: 10.7507/1002-0179.201905038 复制
华西相逢康复缘 砥砺耕耘三十年
莘莘学子四海有 累累硕果九州艳
蜡烛成灰康复人 热血丹心忆当年
1892 年,美、英、加等国基督教会在四川成都创建了成都仁济、存仁医院,这就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前身……
1914 年,该医院成为华西协合大学的教学医院,1933 年医院开设临床理疗课程,由美国人包维尔负责教学,这象征着华西康复的启蒙,自 1989 年华西医院正式成立康复医学科,迄今已走过 30 个春夏秋冬……
1 从盆底起步,务实是华西康复的风采
从中国西南、四川盆地的川西平原起步的华西康复,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在熊恩富教授的带领下,由此踏上了务实苦干的创业征程……
1997 年 9 月,在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资助下(师资培养与教材建设),在学校与医院的鼎力支持与帮助下,报教育部、卫生部备案批准,熊恩富教授领导的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在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系下招收全日制康复专业本科生,成为中国第一个开启康复本科教育的科室,标志着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全日制康复本科教育正式拉开了帷幕……
2001 年,何成奇教授领导的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申报建立了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 年建立了博士学位授权点,2008 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14 年,医院/医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建立华西康复医学院;2015 年底,共计建成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假肢矫形 3 个技能实验室,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假肢矫形、听力言语、康复医疗及康复护理 6 个教研室。
2 在灾难中坚守,大爱是华西康复的气魄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 8 级地震,造成 374 142 人受伤,其中因骨折、脊髓损伤、神经损伤需要住院者高达 12 000 多人……
临危受命:地震后,四川省卫生厅任命何成奇教授为汶川地震伤员康复专家组组长、指令华西康复为地震伤员集中康复单位。华西康复全体员工在医院帮助下 7 天内建立了 100 张床位的地震伤员康复病房,历时 1 年多顺利完成了地震伤员康复治疗的各种工作,包括前期的筛查、转运、会诊及指导工作,同时在地震灾区医院建立了 26 个指导点。危难时,华西康复人高呼:举全科之力,让地震伤员早日康复。
历史作用:在地震伤员漫长的康复过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被国家四部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的荣誉称号;创立了地震伤员康复模式、规范及流程;主编了《灾害康复医学》,对未来地震、战争等灾后伤员康复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对推动灾害康复医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表彰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在汶川地震中作出的突出贡献,2008年,华西康复被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3 在杏林中探索,创新是华西康复的理念
30 年来,华西康复立于高山之巅、以国际视角、敢为人先、不断创新,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闪亮的第一:
1998 年在全国率先开启治疗前移、学科交叉的临床工作;2000 年开始医师、治疗师细分亚专业;2001 年,开始成本核算、计量考核、病人至上、绩效导向;2003 年,开始技术帮扶老少边穷地区的康复;2004 年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康复专科医师/专科治疗师培训基地并于 2006 年通过了卫生部评审;2005 年,实施规范化管理,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康复医学科管理指南》;2007 年,开启心肺康复的探索与实践,同年实施康复本科生专业课程大部由治疗师授课;2008 年,开始灾害康复的探索与实践;2009 年,实施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假肢矫形分专业教学;2010 年,开启重症康复的探索;2011 年,第一个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物理治疗博士、作业治疗博士、假肢矫形博士;2012 年,开始老年康复的探索与实践;2013 年,第一个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作业治疗及假肢矫形硕士;2015 年,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开始探索全英文授课;2016 年,开启甲乳外科康复的探索与实践;2017 年,开启康复医联体、重症康复病床(RICB)的探索与实践;2018,开始肾脏康复的探索与实践,同年开始智慧康复的探索;2019 年,开启康养结合的探索……
4 在勤奋中收获,奉献是华西康复的风采
30 年来,华西康复以海纳百川、取宏用精的胸怀吸取四海精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苦干精神,书写着一章章难忘的汗青:
医疗成果:2006 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成为四川省卫生厅重点学科,2007 年成为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学科,2008 年成为康复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13 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8 年综合排名全院第一,被评为先进医疗集体,2018 年专科声誉及综合排名全国第三。
教学成果:截至 2018 年底,共计主编 29 部、副主编 16 部、参编 86 部出版教材专著,编写校内教材 13 门。其中何成奇教授主编的《内外科疾病康复学》被纳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何成奇教授主编的《康复医学》被列为临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临床专科医师准入参考用书。
科研成果:先后获准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纵向课题共 115 项(总金额 1 849 万),横向课题 38 项(总金额 1 038 万);共发表英文 SCI 论文 91 篇,中文统计源论文 505 篇,其中 Medline 收录 47 篇;获省部级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3 项,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型专利 34 项。
培养学生:培养本科生 600 余人、硕士研究生 56 人、博士研究生 35 人、博士后 7 人。培养医治护进修、实习及规培生累计 5 636 人。毕业生就读就业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解放军总医院、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昆明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上海阳光康复中心、河北医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等名校名院。物理治疗与作业治疗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国(境)外就读就业率高达 25%,包括以下名校:
• 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
•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 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
•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
•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
•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日本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
• 日本北海道大学(Hokkaido University)
• 香港理工大学(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尽管 30 年的奋争已收获满满的硕果,但是,荣誉从取得的那一刻开始就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5 在国际中融合,感恩是华西康复的气魄
华西康复以全球化的视角布局专业未来,以跨界融合的机制创新专业方向:
2012 年以来,先后聘请外籍教师 6 人、美国特聘教授 1 人,接受澳大利亚、美国见/实习生 6 批次。
2014 年,物理治疗、专业治疗及假肢矫形 3 个本科专业全部通过国际认证,为本科生国外就业奠定了基础;2014 年,物理治疗专业本科生 13 人到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学习一学期,接受澳方老师全英文授课。
2015 年,与美国 Creighton University 开启 “4+1.5 作业治疗本硕连读”。
2016 年,与美国 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 开启物理治疗本硕博连读。
2017 年何成奇教授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2018 年何成奇教授开启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2019 年,何成奇教授开启与美国梅奥诊所联合培养博士后。
然而,我们深深地知道:
我们才刚刚起步,与国内兄弟院校相比,与国外同行相比,与国内外专家对我们的期待与要求相比,我们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我们需要各位专家、各位老师的继续支持、帮助与呵护;
精英教学、小班化教学、双创化教学、全英文教学、国际化本科、国际化本硕博连读是华西康复人终身追求目标;
我们需要不忘初心、务实求真、鼎顾革新、砥砺前行!
我们深深地感恩:
中国康复专家、中国老师及兄弟单位的支持与帮助!
海外康复专家、海外老师及兄弟单位的支持与帮助!
我们深深地感恩:所有支持、帮助华西康复的领导、朋友及单位!
我们深信:只有我们咬定目标、锲而不舍,我们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华西相逢康复缘 砥砺耕耘三十年
莘莘学子四海有 累累硕果九州艳
蜡烛成灰康复人 热血丹心忆当年
1892 年,美、英、加等国基督教会在四川成都创建了成都仁济、存仁医院,这就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前身……
1914 年,该医院成为华西协合大学的教学医院,1933 年医院开设临床理疗课程,由美国人包维尔负责教学,这象征着华西康复的启蒙,自 1989 年华西医院正式成立康复医学科,迄今已走过 30 个春夏秋冬……
1 从盆底起步,务实是华西康复的风采
从中国西南、四川盆地的川西平原起步的华西康复,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在熊恩富教授的带领下,由此踏上了务实苦干的创业征程……
1997 年 9 月,在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资助下(师资培养与教材建设),在学校与医院的鼎力支持与帮助下,报教育部、卫生部备案批准,熊恩富教授领导的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在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系下招收全日制康复专业本科生,成为中国第一个开启康复本科教育的科室,标志着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全日制康复本科教育正式拉开了帷幕……
2001 年,何成奇教授领导的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申报建立了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 年建立了博士学位授权点,2008 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14 年,医院/医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建立华西康复医学院;2015 年底,共计建成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假肢矫形 3 个技能实验室,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假肢矫形、听力言语、康复医疗及康复护理 6 个教研室。
2 在灾难中坚守,大爱是华西康复的气魄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 8 级地震,造成 374 142 人受伤,其中因骨折、脊髓损伤、神经损伤需要住院者高达 12 000 多人……
临危受命:地震后,四川省卫生厅任命何成奇教授为汶川地震伤员康复专家组组长、指令华西康复为地震伤员集中康复单位。华西康复全体员工在医院帮助下 7 天内建立了 100 张床位的地震伤员康复病房,历时 1 年多顺利完成了地震伤员康复治疗的各种工作,包括前期的筛查、转运、会诊及指导工作,同时在地震灾区医院建立了 26 个指导点。危难时,华西康复人高呼:举全科之力,让地震伤员早日康复。
历史作用:在地震伤员漫长的康复过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被国家四部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的荣誉称号;创立了地震伤员康复模式、规范及流程;主编了《灾害康复医学》,对未来地震、战争等灾后伤员康复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对推动灾害康复医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表彰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在汶川地震中作出的突出贡献,2008年,华西康复被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3 在杏林中探索,创新是华西康复的理念
30 年来,华西康复立于高山之巅、以国际视角、敢为人先、不断创新,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闪亮的第一:
1998 年在全国率先开启治疗前移、学科交叉的临床工作;2000 年开始医师、治疗师细分亚专业;2001 年,开始成本核算、计量考核、病人至上、绩效导向;2003 年,开始技术帮扶老少边穷地区的康复;2004 年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康复专科医师/专科治疗师培训基地并于 2006 年通过了卫生部评审;2005 年,实施规范化管理,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康复医学科管理指南》;2007 年,开启心肺康复的探索与实践,同年实施康复本科生专业课程大部由治疗师授课;2008 年,开始灾害康复的探索与实践;2009 年,实施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假肢矫形分专业教学;2010 年,开启重症康复的探索;2011 年,第一个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物理治疗博士、作业治疗博士、假肢矫形博士;2012 年,开始老年康复的探索与实践;2013 年,第一个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作业治疗及假肢矫形硕士;2015 年,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开始探索全英文授课;2016 年,开启甲乳外科康复的探索与实践;2017 年,开启康复医联体、重症康复病床(RICB)的探索与实践;2018,开始肾脏康复的探索与实践,同年开始智慧康复的探索;2019 年,开启康养结合的探索……
4 在勤奋中收获,奉献是华西康复的风采
30 年来,华西康复以海纳百川、取宏用精的胸怀吸取四海精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苦干精神,书写着一章章难忘的汗青:
医疗成果:2006 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成为四川省卫生厅重点学科,2007 年成为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学科,2008 年成为康复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13 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8 年综合排名全院第一,被评为先进医疗集体,2018 年专科声誉及综合排名全国第三。
教学成果:截至 2018 年底,共计主编 29 部、副主编 16 部、参编 86 部出版教材专著,编写校内教材 13 门。其中何成奇教授主编的《内外科疾病康复学》被纳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何成奇教授主编的《康复医学》被列为临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临床专科医师准入参考用书。
科研成果:先后获准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纵向课题共 115 项(总金额 1 849 万),横向课题 38 项(总金额 1 038 万);共发表英文 SCI 论文 91 篇,中文统计源论文 505 篇,其中 Medline 收录 47 篇;获省部级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3 项,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型专利 34 项。
培养学生:培养本科生 600 余人、硕士研究生 56 人、博士研究生 35 人、博士后 7 人。培养医治护进修、实习及规培生累计 5 636 人。毕业生就读就业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解放军总医院、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昆明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上海阳光康复中心、河北医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等名校名院。物理治疗与作业治疗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国(境)外就读就业率高达 25%,包括以下名校:
• 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
•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 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
•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
•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
•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日本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
• 日本北海道大学(Hokkaido University)
• 香港理工大学(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尽管 30 年的奋争已收获满满的硕果,但是,荣誉从取得的那一刻开始就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5 在国际中融合,感恩是华西康复的气魄
华西康复以全球化的视角布局专业未来,以跨界融合的机制创新专业方向:
2012 年以来,先后聘请外籍教师 6 人、美国特聘教授 1 人,接受澳大利亚、美国见/实习生 6 批次。
2014 年,物理治疗、专业治疗及假肢矫形 3 个本科专业全部通过国际认证,为本科生国外就业奠定了基础;2014 年,物理治疗专业本科生 13 人到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学习一学期,接受澳方老师全英文授课。
2015 年,与美国 Creighton University 开启 “4+1.5 作业治疗本硕连读”。
2016 年,与美国 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 开启物理治疗本硕博连读。
2017 年何成奇教授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2018 年何成奇教授开启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2019 年,何成奇教授开启与美国梅奥诊所联合培养博士后。
然而,我们深深地知道:
我们才刚刚起步,与国内兄弟院校相比,与国外同行相比,与国内外专家对我们的期待与要求相比,我们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我们需要各位专家、各位老师的继续支持、帮助与呵护;
精英教学、小班化教学、双创化教学、全英文教学、国际化本科、国际化本硕博连读是华西康复人终身追求目标;
我们需要不忘初心、务实求真、鼎顾革新、砥砺前行!
我们深深地感恩:
中国康复专家、中国老师及兄弟单位的支持与帮助!
海外康复专家、海外老师及兄弟单位的支持与帮助!
我们深深地感恩:所有支持、帮助华西康复的领导、朋友及单位!
我们深信:只有我们咬定目标、锲而不舍,我们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