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刘敏, 王芳, 刁永书, 马登艳. 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华西医学, 2020, 35(11): 1357-1363. doi: 10.7507/1002-0179.201912178 复制
2012 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全球患病率为 8%~16%[1],我国成年人 CKD 患病率为 10.8%[2]。随着肾功能轻中度下降,CKD 患者死亡风险较正常者增加 20%,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增加 40%[3],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 200%[4]。有研究报道,终末期 CKD 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年每例患者需要花费约 10 万元人民币,每年国家用于肾脏替代治疗的费用更是高达 1 410 亿元[5-6]。因此,CKD 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额医疗费用,给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社会和家庭均带来了沉重负担。近年来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成为护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大多数学者聚焦研究 CKD 终末期透析患者的自我照顾行为,而关于非透析患者作为早期可干预可控制的人群的研究相对较少[7]。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门诊 CKD 非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以后临床上对 CKD 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 2018 年 11 月—2019 年2 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门诊 CKD 1~5 期的非透析患者。纳入标准:① 依照美国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诊断为 CKD 的患者[8];② 经肾脏病专科医生诊断 CKD 6 个月及以上;③ 年龄≥18 岁,意识清楚,与调查人员沟通无障碍;④ 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 接受透析治疗或行肾移植;② 患有恶性疾病,如肿瘤,严重心、肝、肾疾病;③ 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本研究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审查批件号:2018 年审(396)号]。样本量的估算:据文献报道可知,CKD 早期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78.99±17.23)分[7],容许误差为 2 分,置信度为0.95,经样本量计算软件 PASS 11.0 算出样本量为 280 例。考虑到样本丢失等情况,增加 20%,共 336 例。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CKD 专家修改而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费用支付方式、CKD 病程、CKD 分期、体质量指数、血压等。
1.2.2 CKD 自我照顾行为量表
采用台湾学者王淑丽等[9]研制的中文版自我照顾行为量表,该量表 Cronbach α 系数为 0.826,内容效度为 0.97。量表共有规律服药、吸烟习惯、饮食控制、血压管理、规律运动 5 个维度,共 16 个条目,采用 5 级评分法,从“完全没有做到”到“完全做到”分别计 1~5 分,其中规律服药的 5 个条目采用反向计分。量表分数为 16~80 分,16~37 分为低水平,38~59 分为中等水平,60~80 分为高水平。
1.2.3 社会支持量表
由肖水源[10]设计编制,量表共有 3 个维度 10 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者之和为社会支持利用总分。分值越高表明社会支持越好,社会支持总分≤22 分为低水平,23~44 分为中等水平,45~66 分为高水平。该量表 Cronbach α 系数在 0.89~0.94,重测信度为 0.92。
1.2.4 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
该量表主要用于筛查和辅助诊断焦虑障碍的严重程度[11-12],Cronbach α 系数为 0.91;最高分为 21 分,总分 0~4 分为无焦虑,5~9 分为轻度焦虑,10~14 分为中度焦虑,≥15 分为重度焦虑。
1.2.5 9 条目患者健康问卷
该问卷主要用来筛查和辅助诊断抑郁症的严重程度[13],Cronbach α 系数为 0.86;最高分为 27 分,分数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严重,总分 0~4 分为无抑郁,5~9 分为轻度抑郁,10~14 分为中度抑郁,≥15 分为重度抑郁。
1.3 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前,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向调查对象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其主要内容。取得研究对象的同意后,患者扫描二维码,进行问卷星问卷调查,不会使用微信填写者由调查人员协助填写录入。调查人员当场检查问卷,如有疑问及时与研究对象沟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或百分比进行描述;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或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或四分位数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 Mann-Whitney U 或 Kruskal-Wallis H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以自我照顾行为水平为因变量(分为中低水平和高水平),采用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 9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采用 Hosmer-Lemeshow 法评价 logistic 回归模型拟合优度。双侧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共填写调查问卷 340 份,回收 340 份,回收率为 100.00%。剔除问卷填写错误等无效问卷后,有效回收 336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98.8%。本组研究对象中,男 126 例,女 210 例;年龄 18~86 岁,平均(43.42±12.51)岁,60 岁以下患者 304 例(90.5%);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 23 例,初中 97 例,高中/中专 62 例,大专以大专以上 154 例;CKD 分期:1~3 期 237 例,4~5 期 99 例;社会支持总体得分为(27.09±5.93)分,广泛性焦虑总体得分为 5(2,7)分,抑郁总体得分为 5(3,9)分。
2.2 CKD 非透析患者的自我照顾行为得分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中位数为 60 分,低水平 8 例,中水平 162 例,高水平 166 例,中水平和高水平自我照顾行为的比例分别为 48.2% 和 49.4%,中高水平共占 97.6%。5 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规律服药、吸烟习惯、血压管理、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规律正确监测血压的患者为 114 例(33.9%)。见表1、2。


2.3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分别将 CKD 非透析患者的基本情况、患病情况中的分类变量与自我照顾行为得分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分别将连续性变量与自我照顾行为得分做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焦虑得分、抑郁得分、体质量指数、收缩压与自我照顾行为得分呈负相关(P<0.05),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自我照顾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0.05)。详见表4。

2.4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多因素分析
将自我照顾行为得分按<60 分(中低水平)和≥60 分(高水平)分类转化为二分类变量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及结合文献回顾和临床意义可能影响自我照顾行为的变量等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分类变量采用哑变量赋值,连续变量按原数值带入方程,变量赋值情况见表5,以 P<0.05 水平作为进入标准。结果显示性别、抑郁总分、收缩压是自我照顾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Hosmer-Lemeshow 检验 P=0.234,模型拟合优度较高,见表6。


3 讨论
3.1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现状
本研究中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得分为 16~80 分,中位数为 60 分。5 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规律服药,其次是吸烟习惯,这可能与现在中青年人获取疾病相关知识的途径较广泛,书籍网络等对规律服药和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较多,患者依从性较好有关。血压管理维度得分较低,可能与正确监测血压需要掌握一定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有关。建议医护人员正确指导患者测量血压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清晨血压测量方式[14];可以发放纸质版宣教单、健康教育讲座、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宣教;周蓉等[15]提出针对老年患者必要时可以选择家庭医生责任制,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参与性。饮食控制得分较低,可能和 CKD 患者对低蛋白饮食的重要性和认知不足有关[16]。建议医护人员加强低蛋白饮食的相关宣教,并根据患者具体的地域、年龄等采用针对性的饮食策略,依照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其易于接受的食谱[17]。规律运动得分最低,这可能与研究对象多为在职的中青年人,这部分人工作压力大,规律运动的时间较少等有关。CKD 重在预防,建议网络媒体和社区加大对保持规律适量的运动的宣传力度,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以减缓 CKD 进展至慢性衰竭期。
本次研究中,中水平和高水平自我照顾行为的比例分别为 48.2% 和 49.4%,提示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处于中高水平者明显居多。本研究的结果与 Pagels 等[18]研究结果相似,较王淑丽等[19]的研究人群水平偏高,这可能与此次 CKD 非透析患者人群大多是中青年,自理能力水平较高,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有关。
3.2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分类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抑郁、收缩压。
3.2.1 性别
本研究中,性别是影响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因素之一[20],女性的自我照顾行为较男性好,这与何巧等[21]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结果一致。国外也有研究显示,性别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22],女性较男性疾病管理能力更强。女性患者在疾病治疗遵医行为、日常生活中,自我管理能力较男性强,可能与女性患者注重细节等性格特点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关注女性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时正面强化女性患者的积极行为,从而提高女性患者自我照顾行为。
3.2.2 抑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抑郁是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患者抑郁程度越高,自我照顾行为越差,这与其他学者对 2 型糖尿病患者[23-2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5]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抑郁状态处理不当,会改变患者生活方式,降低患者自我照顾行为水平,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CKD 作为慢性病,对患者生理、认知和社会方面现存的或可能长期伴有的不良影响,可能促使患者产生抑郁情绪。抑郁是 CKD 患者较常见的负性情绪,多数 CKD 患者经过治疗躯体症状有所缓解,但抑郁情绪仍未得到改善。因此,为减轻 CKD 患者抑郁情绪,医护人员需提高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适当运用心理放松的训练,如音乐疗法、冥想等,鼓励 CKD 患者向家属或医务人员倾诉心中的负性情绪,并给予积极正面的情绪引导,从而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3.2.3 收缩压
本次研究中,收缩压是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影响因素,收缩压升高越明显,患者自我照顾行为越差,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26]相似。这与此次研究中中青年人居多,工作繁忙,生活不规律[26],没有养成规律、正确监测血压的习惯有关。本研究中能规律正确监测血压的患者仅占此次调查人群的 33.9%,患者自我照顾行为越差,血压管理越困难。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大血压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教,运用微信、QQ 等多种中青年常用途径进行相关的血压监测方法等方面的健康宣教,同时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27],改善患者对血压管理的依从性,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照顾行为水平。
3.3 研究局限
本次研究对象仅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患者,研究地域、研究对象较局限,样本量较小。今后应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多个级别医院选取研究对象,增加研究对象的数量,使研究对象更具代表性,研究结论更具普遍性。
综上所述,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多处于中高水平,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减轻患者抑郁等负性情绪,指导患者进行血压管理等措施来提高患者自我照顾行为水平,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
2012 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全球患病率为 8%~16%[1],我国成年人 CKD 患病率为 10.8%[2]。随着肾功能轻中度下降,CKD 患者死亡风险较正常者增加 20%,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增加 40%[3],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 200%[4]。有研究报道,终末期 CKD 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年每例患者需要花费约 10 万元人民币,每年国家用于肾脏替代治疗的费用更是高达 1 410 亿元[5-6]。因此,CKD 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额医疗费用,给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社会和家庭均带来了沉重负担。近年来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成为护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大多数学者聚焦研究 CKD 终末期透析患者的自我照顾行为,而关于非透析患者作为早期可干预可控制的人群的研究相对较少[7]。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门诊 CKD 非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以后临床上对 CKD 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 2018 年 11 月—2019 年2 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门诊 CKD 1~5 期的非透析患者。纳入标准:① 依照美国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诊断为 CKD 的患者[8];② 经肾脏病专科医生诊断 CKD 6 个月及以上;③ 年龄≥18 岁,意识清楚,与调查人员沟通无障碍;④ 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 接受透析治疗或行肾移植;② 患有恶性疾病,如肿瘤,严重心、肝、肾疾病;③ 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本研究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审查批件号:2018 年审(396)号]。样本量的估算:据文献报道可知,CKD 早期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78.99±17.23)分[7],容许误差为 2 分,置信度为0.95,经样本量计算软件 PASS 11.0 算出样本量为 280 例。考虑到样本丢失等情况,增加 20%,共 336 例。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CKD 专家修改而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费用支付方式、CKD 病程、CKD 分期、体质量指数、血压等。
1.2.2 CKD 自我照顾行为量表
采用台湾学者王淑丽等[9]研制的中文版自我照顾行为量表,该量表 Cronbach α 系数为 0.826,内容效度为 0.97。量表共有规律服药、吸烟习惯、饮食控制、血压管理、规律运动 5 个维度,共 16 个条目,采用 5 级评分法,从“完全没有做到”到“完全做到”分别计 1~5 分,其中规律服药的 5 个条目采用反向计分。量表分数为 16~80 分,16~37 分为低水平,38~59 分为中等水平,60~80 分为高水平。
1.2.3 社会支持量表
由肖水源[10]设计编制,量表共有 3 个维度 10 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者之和为社会支持利用总分。分值越高表明社会支持越好,社会支持总分≤22 分为低水平,23~44 分为中等水平,45~66 分为高水平。该量表 Cronbach α 系数在 0.89~0.94,重测信度为 0.92。
1.2.4 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
该量表主要用于筛查和辅助诊断焦虑障碍的严重程度[11-12],Cronbach α 系数为 0.91;最高分为 21 分,总分 0~4 分为无焦虑,5~9 分为轻度焦虑,10~14 分为中度焦虑,≥15 分为重度焦虑。
1.2.5 9 条目患者健康问卷
该问卷主要用来筛查和辅助诊断抑郁症的严重程度[13],Cronbach α 系数为 0.86;最高分为 27 分,分数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严重,总分 0~4 分为无抑郁,5~9 分为轻度抑郁,10~14 分为中度抑郁,≥15 分为重度抑郁。
1.3 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前,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向调查对象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其主要内容。取得研究对象的同意后,患者扫描二维码,进行问卷星问卷调查,不会使用微信填写者由调查人员协助填写录入。调查人员当场检查问卷,如有疑问及时与研究对象沟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或百分比进行描述;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或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或四分位数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 Mann-Whitney U 或 Kruskal-Wallis H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以自我照顾行为水平为因变量(分为中低水平和高水平),采用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 9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采用 Hosmer-Lemeshow 法评价 logistic 回归模型拟合优度。双侧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共填写调查问卷 340 份,回收 340 份,回收率为 100.00%。剔除问卷填写错误等无效问卷后,有效回收 336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98.8%。本组研究对象中,男 126 例,女 210 例;年龄 18~86 岁,平均(43.42±12.51)岁,60 岁以下患者 304 例(90.5%);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 23 例,初中 97 例,高中/中专 62 例,大专以大专以上 154 例;CKD 分期:1~3 期 237 例,4~5 期 99 例;社会支持总体得分为(27.09±5.93)分,广泛性焦虑总体得分为 5(2,7)分,抑郁总体得分为 5(3,9)分。
2.2 CKD 非透析患者的自我照顾行为得分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中位数为 60 分,低水平 8 例,中水平 162 例,高水平 166 例,中水平和高水平自我照顾行为的比例分别为 48.2% 和 49.4%,中高水平共占 97.6%。5 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规律服药、吸烟习惯、血压管理、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规律正确监测血压的患者为 114 例(33.9%)。见表1、2。


2.3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分别将 CKD 非透析患者的基本情况、患病情况中的分类变量与自我照顾行为得分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分别将连续性变量与自我照顾行为得分做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焦虑得分、抑郁得分、体质量指数、收缩压与自我照顾行为得分呈负相关(P<0.05),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自我照顾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0.05)。详见表4。

2.4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多因素分析
将自我照顾行为得分按<60 分(中低水平)和≥60 分(高水平)分类转化为二分类变量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及结合文献回顾和临床意义可能影响自我照顾行为的变量等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分类变量采用哑变量赋值,连续变量按原数值带入方程,变量赋值情况见表5,以 P<0.05 水平作为进入标准。结果显示性别、抑郁总分、收缩压是自我照顾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Hosmer-Lemeshow 检验 P=0.234,模型拟合优度较高,见表6。


3 讨论
3.1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现状
本研究中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得分为 16~80 分,中位数为 60 分。5 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规律服药,其次是吸烟习惯,这可能与现在中青年人获取疾病相关知识的途径较广泛,书籍网络等对规律服药和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较多,患者依从性较好有关。血压管理维度得分较低,可能与正确监测血压需要掌握一定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有关。建议医护人员正确指导患者测量血压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清晨血压测量方式[14];可以发放纸质版宣教单、健康教育讲座、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宣教;周蓉等[15]提出针对老年患者必要时可以选择家庭医生责任制,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参与性。饮食控制得分较低,可能和 CKD 患者对低蛋白饮食的重要性和认知不足有关[16]。建议医护人员加强低蛋白饮食的相关宣教,并根据患者具体的地域、年龄等采用针对性的饮食策略,依照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其易于接受的食谱[17]。规律运动得分最低,这可能与研究对象多为在职的中青年人,这部分人工作压力大,规律运动的时间较少等有关。CKD 重在预防,建议网络媒体和社区加大对保持规律适量的运动的宣传力度,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以减缓 CKD 进展至慢性衰竭期。
本次研究中,中水平和高水平自我照顾行为的比例分别为 48.2% 和 49.4%,提示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处于中高水平者明显居多。本研究的结果与 Pagels 等[18]研究结果相似,较王淑丽等[19]的研究人群水平偏高,这可能与此次 CKD 非透析患者人群大多是中青年,自理能力水平较高,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有关。
3.2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分类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抑郁、收缩压。
3.2.1 性别
本研究中,性别是影响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因素之一[20],女性的自我照顾行为较男性好,这与何巧等[21]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结果一致。国外也有研究显示,性别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22],女性较男性疾病管理能力更强。女性患者在疾病治疗遵医行为、日常生活中,自我管理能力较男性强,可能与女性患者注重细节等性格特点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关注女性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时正面强化女性患者的积极行为,从而提高女性患者自我照顾行为。
3.2.2 抑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抑郁是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患者抑郁程度越高,自我照顾行为越差,这与其他学者对 2 型糖尿病患者[23-2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5]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抑郁状态处理不当,会改变患者生活方式,降低患者自我照顾行为水平,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CKD 作为慢性病,对患者生理、认知和社会方面现存的或可能长期伴有的不良影响,可能促使患者产生抑郁情绪。抑郁是 CKD 患者较常见的负性情绪,多数 CKD 患者经过治疗躯体症状有所缓解,但抑郁情绪仍未得到改善。因此,为减轻 CKD 患者抑郁情绪,医护人员需提高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适当运用心理放松的训练,如音乐疗法、冥想等,鼓励 CKD 患者向家属或医务人员倾诉心中的负性情绪,并给予积极正面的情绪引导,从而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3.2.3 收缩压
本次研究中,收缩压是 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影响因素,收缩压升高越明显,患者自我照顾行为越差,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26]相似。这与此次研究中中青年人居多,工作繁忙,生活不规律[26],没有养成规律、正确监测血压的习惯有关。本研究中能规律正确监测血压的患者仅占此次调查人群的 33.9%,患者自我照顾行为越差,血压管理越困难。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大血压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教,运用微信、QQ 等多种中青年常用途径进行相关的血压监测方法等方面的健康宣教,同时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27],改善患者对血压管理的依从性,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照顾行为水平。
3.3 研究局限
本次研究对象仅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患者,研究地域、研究对象较局限,样本量较小。今后应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多个级别医院选取研究对象,增加研究对象的数量,使研究对象更具代表性,研究结论更具普遍性。
综上所述,CKD 非透析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多处于中高水平,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减轻患者抑郁等负性情绪,指导患者进行血压管理等措施来提高患者自我照顾行为水平,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