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张少军, 刘杨, 邓佩琳, 杨海, 赵正恩, 肖婷, 徐旭, 张驰. 绵竹地区“50630”退休干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现状调查. 华西医学, 2022, 37(5): 728-732. doi: 10.7507/1002-0179.202003199 复制
“50630”退休干部作为离退休干部中的特殊人群,是指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1950 年 6 月 30 日参加工作的退休干部,现大部分居家养老,得到的社会服务及获得的医疗服务有限,长期居家导致平衡功能、步行功能下降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1]。当前针对离退休干部研究如何照护、改善心理、提高生存质量[2-3]还没有明确的方案。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绵竹地区“50630”退休干部居住环境、照护情况、平衡功能、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调查,以分析影响他们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其家庭照护、社区照护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四川省绵竹市老年干部管理局登记信息,干部退休后居于城市和农村。因此,2019 年 3 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城市和农村分别抽取。城市以社区为单位,农村以乡镇为单位,随机从绵竹市 12 个社区中抽出 3 个社区,被抽中的分别为:紫岩社区、大南路社区、安国社区;随机从绵竹市 25 个乡镇中抽出 5 个乡镇,被抽中的分别为:土门镇、西南镇、遵道镇、新市镇、玉泉镇。将抽出的 3 个社区和5 个乡镇中 1949 年 10 月 1 日—1950 年 6 月 30 日参加工作的退休干部,排除死亡、迁出、无法联系人员,其余全部纳入本次研究。本研究已通过绵竹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2018 审(k-011 号)。
1.2 调查工具
根据人群特点参照老年综合评估[4]自制评估量表,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Berg 平衡量表、Hoffer 步行能力分级评定量表、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以了解退休干部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相关因素。
1.2.1 一般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配偶状况、文化程度、基础疾病、居住情况、陪护情况。
1.2.2 Berg 平衡量表
共 14 项,包括站起、坐下、独立站立、闭眼站立、上臂前伸、转身 1 周、双足交替踏台阶、单腿站立。每项 0~4 分,总分 56 分,分数越高平衡能力越强,得分在 40 分以下提示有跌倒的危险性:① 0~20 分,提示平衡功能差,需要乘坐轮椅;② 21~40 分,提示有一定平衡能力,可在辅助下步行;③ 41~56 分,提示平衡功能较好,可独立步行[5-6]。Berg 平衡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敏感度,而且评定所需设备少,应用方便,可以定量地反映平衡功能[7]。
1.2.3 Hoffer 步行能力分级评定量表
主要用来评估患者步行能力。根据是否借助辅具完成步行包括:Ⅰ级:不能步行,完全不能步行;Ⅱ级:非功能性步行,借助于膝-踝-足矫形器、手杖等能在室内行走,又称治疗性步行;Ⅲ级:家庭性步行,借助于踝-足矫形器、手杖等能在室内行走自如,但在室外不能长时间行走;Ⅳ级:社区性步行,借助于踝-足矫形器、手杖或独立可在室外和社区内行走、散步、去公园、去诊所、购物等活动,但时间不能持久,如需要离开社区长时间步行仍需坐轮椅。4 个级别,级别越低,行动能力越低[8]。
1.2.4 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
共 10 项,用来对“50630”退休干部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0~20 分者为完全依赖,21~60 分者为严重依赖,61~90 分者为中度依赖,91~99 分者为轻度依赖,100 分者为完全自理[9]。
1.3 调查方法
经过 3 个月的调查,可以外出者于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集中参与调查评估,卧床及不方便行动者由康复治疗师上门调查评估,每个月调查评估 1 次,连续调查评估 3 个月,总共调查评估 3 次,所有调查评估由 1 人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构成比描述。采用 Pearson 相关或者 Spearman 秩相关分析各相关因素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关系。以相关性分析中的各因素为自变量,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自变量的选择采用逐步回归法,计算各个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和 95%置信区间。双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发放调查表64 份,回收 64 份,有效率 100%。其中,男 54 人,女 10 人;平均年龄(86.39±3.37)岁。“50630”退休干部一般资料见表1。

2.2 评定项目
由表2 可见,平衡功能差需要乘坐轮椅者占 64.06%,不能步行者占 10.9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严重依赖者占 56.25%。

在 Berg 平衡量表的 14 项中:坐位及站位等静态维持平均(2.32±1.02)分,可见完成这些活动需要小部分依赖;站位下动态活动等项目平均(0.86±0.72)分,可见完成这些活动需要大部分依赖。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的 10 项中:大小便控制、穿衣、吃饭、洗漱、转移平均(7.24±1.41)分,可见完成这些活动需要小部分帮助或独立完成;如厕、个人卫生、洗澡、步行、上下楼梯平均(3.08±1.51)分,说明完成这些活动需要大部分帮助或完全不能完成。见表3。

2.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年龄(r=−0.421,P=0.001)、基础疾病(r=−0.060,P=0.032)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平衡能力(r=0.658,P<0.001)、步行功能(r=0.393,P=0.001)、配偶状况(r=0.669,P<0.001)、照护情况(r=0.830,P<0.001)、居住环境(r=0.706,P<0.001)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呈正相关;文化程度(r=0.096,P=0.380)、性别(r=0.122,P=0.265)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相关性。
2.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将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居住环境、照护情况、平衡功能、步行功能、文化程度、配偶状况作为自变量,纳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赋值情况见表4),最终构建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F=27.418,P<0.001),因变量日常生活能力变异的 73.9%可由平衡功能、步行功能、配偶状况和照护情况来解释,见表5。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0630”退休干部患 2 种以上基础疾病占 89.06%,平衡功能差需要乘坐轮椅者占 64.06%,不能步行者占 10.9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严重依赖者占 56.25%。影响离退休老干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素较多,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绵竹地区“50630”退休干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平衡功能、步行功能、配偶状况和照护情况,即平衡功能越好,步行功能越好,有配偶,亲人照顾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日常生活活动可以反映人群的健康状况,是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选用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敏感度,而且在进行评定时不需要专门设备,不受场地、时间限制,使用方便,是一个有效、可信、实用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定量表[9]。平衡功能评定选取 Berg 平衡评定量表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平衡量表,适用人群包括健康老年人、脑卒中、帕金森、前庭功能障碍等患者[10-11]。步行功能选取 Hoffer 步行能力分级评定量表,可以直观评估老年患者步行状态。
此次调查发现这部分人群年龄大、基础疾病多、配偶离世早、大部分居家养老,平衡功能、步行功能下降明显等特点,再加上长期家属或护工照护,日常生活活动已形成依赖,在心理上不主动参与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导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平衡及步行功能受限、长期居家等原因限制他们参加社会活动,严重影响了社会交流和社会参与。所以针对这部分群体找到合适的干预方式、措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及幸福感才是工作的重点。前期课题研究已发现“社区小组活动”可以丰富生活活动,改善患者心理功能,提高生存质量[12]。有研究提出经常参加活动的退休干部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经常参加活动可以促进退休干部保持身心健康、丰富闲暇生活、排除孤寂情感、结识更多朋友、增长自己的见识,间接地增强了退休干部的日常生活能力[13-20]。也有研究表明进行多学科的老年康复治疗可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21-23]。所以针对基础疾病、平衡功能、步行功能相关因素进行干预,通过以家庭医生为主导多科协作小组工作模式,协调康复科、神经内科医生等医疗资源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措施对基础疾病进行干预治疗,改善其生理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参与能力;以老年干部管理局为主导发动家属、社区资源组建社会服务团队,康复治疗师参与定期开展室外小组活动,活动形式包括游戏、唱歌、棋牌等作业活动,以提高个体参与性,促进相互交流,可提高其社会活动参与性,改善心理功能,进而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此次调查研究有局限性,只针对了“50630”退休干部,这一年龄大、基础疾病多、身体健康状况变化快的特殊群体。此次调查研究只反映了调查时的日常生活能力现状,不代表长期的日常生活状况。下一步将扩大调查人群,覆盖所有退休干部,建立数据库,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调查,以了解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状况,并根据生存状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而提高生存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50630”退休干部作为离退休干部中的特殊人群,是指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1950 年 6 月 30 日参加工作的退休干部,现大部分居家养老,得到的社会服务及获得的医疗服务有限,长期居家导致平衡功能、步行功能下降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1]。当前针对离退休干部研究如何照护、改善心理、提高生存质量[2-3]还没有明确的方案。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绵竹地区“50630”退休干部居住环境、照护情况、平衡功能、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调查,以分析影响他们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其家庭照护、社区照护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四川省绵竹市老年干部管理局登记信息,干部退休后居于城市和农村。因此,2019 年 3 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城市和农村分别抽取。城市以社区为单位,农村以乡镇为单位,随机从绵竹市 12 个社区中抽出 3 个社区,被抽中的分别为:紫岩社区、大南路社区、安国社区;随机从绵竹市 25 个乡镇中抽出 5 个乡镇,被抽中的分别为:土门镇、西南镇、遵道镇、新市镇、玉泉镇。将抽出的 3 个社区和5 个乡镇中 1949 年 10 月 1 日—1950 年 6 月 30 日参加工作的退休干部,排除死亡、迁出、无法联系人员,其余全部纳入本次研究。本研究已通过绵竹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2018 审(k-011 号)。
1.2 调查工具
根据人群特点参照老年综合评估[4]自制评估量表,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Berg 平衡量表、Hoffer 步行能力分级评定量表、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以了解退休干部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相关因素。
1.2.1 一般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配偶状况、文化程度、基础疾病、居住情况、陪护情况。
1.2.2 Berg 平衡量表
共 14 项,包括站起、坐下、独立站立、闭眼站立、上臂前伸、转身 1 周、双足交替踏台阶、单腿站立。每项 0~4 分,总分 56 分,分数越高平衡能力越强,得分在 40 分以下提示有跌倒的危险性:① 0~20 分,提示平衡功能差,需要乘坐轮椅;② 21~40 分,提示有一定平衡能力,可在辅助下步行;③ 41~56 分,提示平衡功能较好,可独立步行[5-6]。Berg 平衡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敏感度,而且评定所需设备少,应用方便,可以定量地反映平衡功能[7]。
1.2.3 Hoffer 步行能力分级评定量表
主要用来评估患者步行能力。根据是否借助辅具完成步行包括:Ⅰ级:不能步行,完全不能步行;Ⅱ级:非功能性步行,借助于膝-踝-足矫形器、手杖等能在室内行走,又称治疗性步行;Ⅲ级:家庭性步行,借助于踝-足矫形器、手杖等能在室内行走自如,但在室外不能长时间行走;Ⅳ级:社区性步行,借助于踝-足矫形器、手杖或独立可在室外和社区内行走、散步、去公园、去诊所、购物等活动,但时间不能持久,如需要离开社区长时间步行仍需坐轮椅。4 个级别,级别越低,行动能力越低[8]。
1.2.4 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
共 10 项,用来对“50630”退休干部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0~20 分者为完全依赖,21~60 分者为严重依赖,61~90 分者为中度依赖,91~99 分者为轻度依赖,100 分者为完全自理[9]。
1.3 调查方法
经过 3 个月的调查,可以外出者于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集中参与调查评估,卧床及不方便行动者由康复治疗师上门调查评估,每个月调查评估 1 次,连续调查评估 3 个月,总共调查评估 3 次,所有调查评估由 1 人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构成比描述。采用 Pearson 相关或者 Spearman 秩相关分析各相关因素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关系。以相关性分析中的各因素为自变量,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自变量的选择采用逐步回归法,计算各个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和 95%置信区间。双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发放调查表64 份,回收 64 份,有效率 100%。其中,男 54 人,女 10 人;平均年龄(86.39±3.37)岁。“50630”退休干部一般资料见表1。

2.2 评定项目
由表2 可见,平衡功能差需要乘坐轮椅者占 64.06%,不能步行者占 10.9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严重依赖者占 56.25%。

在 Berg 平衡量表的 14 项中:坐位及站位等静态维持平均(2.32±1.02)分,可见完成这些活动需要小部分依赖;站位下动态活动等项目平均(0.86±0.72)分,可见完成这些活动需要大部分依赖。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的 10 项中:大小便控制、穿衣、吃饭、洗漱、转移平均(7.24±1.41)分,可见完成这些活动需要小部分帮助或独立完成;如厕、个人卫生、洗澡、步行、上下楼梯平均(3.08±1.51)分,说明完成这些活动需要大部分帮助或完全不能完成。见表3。

2.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年龄(r=−0.421,P=0.001)、基础疾病(r=−0.060,P=0.032)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平衡能力(r=0.658,P<0.001)、步行功能(r=0.393,P=0.001)、配偶状况(r=0.669,P<0.001)、照护情况(r=0.830,P<0.001)、居住环境(r=0.706,P<0.001)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呈正相关;文化程度(r=0.096,P=0.380)、性别(r=0.122,P=0.265)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相关性。
2.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将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居住环境、照护情况、平衡功能、步行功能、文化程度、配偶状况作为自变量,纳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赋值情况见表4),最终构建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F=27.418,P<0.001),因变量日常生活能力变异的 73.9%可由平衡功能、步行功能、配偶状况和照护情况来解释,见表5。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0630”退休干部患 2 种以上基础疾病占 89.06%,平衡功能差需要乘坐轮椅者占 64.06%,不能步行者占 10.9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严重依赖者占 56.25%。影响离退休老干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素较多,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绵竹地区“50630”退休干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平衡功能、步行功能、配偶状况和照护情况,即平衡功能越好,步行功能越好,有配偶,亲人照顾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日常生活活动可以反映人群的健康状况,是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选用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敏感度,而且在进行评定时不需要专门设备,不受场地、时间限制,使用方便,是一个有效、可信、实用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定量表[9]。平衡功能评定选取 Berg 平衡评定量表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平衡量表,适用人群包括健康老年人、脑卒中、帕金森、前庭功能障碍等患者[10-11]。步行功能选取 Hoffer 步行能力分级评定量表,可以直观评估老年患者步行状态。
此次调查发现这部分人群年龄大、基础疾病多、配偶离世早、大部分居家养老,平衡功能、步行功能下降明显等特点,再加上长期家属或护工照护,日常生活活动已形成依赖,在心理上不主动参与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导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平衡及步行功能受限、长期居家等原因限制他们参加社会活动,严重影响了社会交流和社会参与。所以针对这部分群体找到合适的干预方式、措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及幸福感才是工作的重点。前期课题研究已发现“社区小组活动”可以丰富生活活动,改善患者心理功能,提高生存质量[12]。有研究提出经常参加活动的退休干部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经常参加活动可以促进退休干部保持身心健康、丰富闲暇生活、排除孤寂情感、结识更多朋友、增长自己的见识,间接地增强了退休干部的日常生活能力[13-20]。也有研究表明进行多学科的老年康复治疗可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21-23]。所以针对基础疾病、平衡功能、步行功能相关因素进行干预,通过以家庭医生为主导多科协作小组工作模式,协调康复科、神经内科医生等医疗资源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措施对基础疾病进行干预治疗,改善其生理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参与能力;以老年干部管理局为主导发动家属、社区资源组建社会服务团队,康复治疗师参与定期开展室外小组活动,活动形式包括游戏、唱歌、棋牌等作业活动,以提高个体参与性,促进相互交流,可提高其社会活动参与性,改善心理功能,进而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此次调查研究有局限性,只针对了“50630”退休干部,这一年龄大、基础疾病多、身体健康状况变化快的特殊群体。此次调查研究只反映了调查时的日常生活能力现状,不代表长期的日常生活状况。下一步将扩大调查人群,覆盖所有退休干部,建立数据库,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调查,以了解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状况,并根据生存状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而提高生存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