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樊丹丹, 曾英, 杨玉洁, 袁怀红, 周欣, 段芳, 付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同时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现状与职业获益感的差异研究. 华西医学, 2020, 35(7): 799-803. doi: 10.7507/1002-0179.202005184 复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由 2019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1],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途径多,人群普遍易感,现已蔓延至全球。经过几个月的全民齐心抗疫,目前我国 COVID-19 疫情已相对得到控制,正逐渐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在抗击 COVID-19 这场“战疫”中,护士是救援队伍中最为庞大的生力军[2],临床护理工作本身的高强度、高压力,以及疫情期间工作环境,都给护理人员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健康[3],甚至导致护理人员产生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4]。由于透析患者需每周定时到医院进行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血液透析中心存在人流量大且聚集、患者接触史未知等情况,血液透析护士在疫情期间治疗工作风险大、危险性高。护士职业获益感指护士在从业过程中感知到职业带给自身的收获和益处而感到满足的积极情感态[5],特殊时期血液透析中心护士的压力与职业获益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目前疫情暴发期间护士的心理健康已有较多研究[6-7],但疫情缓解期与暴发期护士压力、职业获益感差异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护士压力负荷与职业获益感的调查,了解 COVID-19 疫情不同时期血液透析护士的压力负荷与职业获益感的差异,为不同时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及职业获益水平进行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 年 2 月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成都市三六三医院血液净化室、绵竹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 119 名血液透析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知情并自愿参加本研究;② 从事血液透析工作;③ 工作年限≥1 年。排除标准:① 实习、进修人员;② 调查期间由于病假、产假、事假等原因未在岗护士。本研究已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2020 年审(173)号]。
1.2 调查方法
COVID-19 疫情不同时期均由专人向接受调查的血液透析护士解释调查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知情同意后,通过“问卷星”在线收集资料,调查对象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填写问卷。本次问卷调查分别于 2020 年 2 月初疫情暴发期间和 2020 年 4 月中旬疫情缓解期向同一批调查对象各进行 1 次调查。
1.3 调查工具
1.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是否是独生子女、有无子女、所在单位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是否参与科研(包括组织参与科研项目立项、申报专利及自主选题进行科学研究)、以往是否参加过重大流行性传染病的救治护理工作。
1.3.2 中文版压力负荷量表
采用苏茜等[8]译制的 Amirkhan[9]版压力负荷量表。该量表分为事件负荷(12 个条目)和个性脆弱性(10 个条目)2 个维度,共 22 个条目;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很不同意”评 1 分,“较不同意”评 2 分,“不确定”评 3 分,“较同意”评 4 分,“很同意”评 5 分,得分越高表明护士压力负荷越大。本研究中该量表的总分和维度得分均以条目均分表示。本研究中疫情暴发期该量表的 Cronbach α 系数为 0.964,疫情缓解期该量表的 Cronbach α 系数为 0.846。
1.3.3 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
采用胡菁等[10]编制的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该量表包含正向职业感知(7 个条目)、良好护患关系(6 个条目)、亲友认同(6 个条目)、团队归属感(6 个条目)和自身成长(8 个条目) 5 个维度,共 33 个条目;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很不同意”评 1 分,“较不同意”评 2 分,“不确定”评 3 分,“较同意”评 4 分,“很同意”评 5 分,得分越高表明护士的职业获益感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总分和维度得分均以条目均分表示。本研究中疫情暴发期该量表的 Cronbach α 系数为 0.967,疫情缓解期该量表的 Cronbach α 系数为 0.92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护士的一般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护士压力负荷、职业获益感得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 t 检验分析同一批护士不同时期间量表得分的差异,双侧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疫情暴发期共发放问卷 119 份,收回有效问卷 119 份,有效问卷率为 100%;疫情缓解期对疫情暴发期相同的血液透析护士再次发放问卷共 119 份,有效问卷 109 份,有效问卷率为 91.6%。
2.1 血液透析护士一般资料
此次调查对象共 109 名血液透析护士,其一般资料详见表 1。

2.2 疫情不同时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职业获益感得分比较
COVID-19 疫情暴发期和缓解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得分分别为(3.00±1.26)、(2.17±1.16)分,不同时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总分及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 疫情暴发期和缓解期血液透析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分别为(4.19±0.83)、(4.21±0.78)分,不同时期血液透析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3 讨论
3.1 COVID-19 疫情暴发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职业获益感现状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 COVID-19 疫情暴发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得分为(3.00±1.26)分,其中事件负荷维度得分为(3.49±1.15)分,个体脆弱性维度得分为(2.59±1.19)分,血液透析护士在 COVID-19 疫情暴发期的压力负荷处于中等水平,与吴际军等[11]研究的一线护士压力负荷结果相似。其原因可能为:① 此次 COVID-19 疫情事发突然,传染风险大,加之本研究中未参加过重大流行性传染病的救治护理工作的护士占 92.7%,其缺乏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存在一定的焦虑与恐慌心理。② 血液透析中心本是一特殊性科室,血液净化技术属于高风险专科技术,易发生血液污染;透析机消毒所采用的化学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被长期吸入人体后,对护士的呼吸道、黏膜以及皮肤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长期的工作环境和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工作本身较为紧张、繁重,血液透析护士普遍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心理压力[12]。③ 在 COVID-19 疫情期间,透析患者为门诊患者,需定时到医院进行治疗,流动性大,血液透析护士对透析患者接触史不明,治疗工作风险大,且还要对所有透析患者做好防护,避免整个透析中心遭受感染,在种种高压下既要保证血液透析患者与自身的安全,又要配合医院和科室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关注和排查管控,在特殊时期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增加了自身感染的概率,血液透析护士背负了更多的责任。临床一线防治人员承受着巨大的职业压力,长时间的职业压力易使护士产生身心耗竭综合征[13]。因此血液透析护士在双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压力负荷倍增。
本研究中 COVID-19 疫情暴发期血液透析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为(4.19±0.83)分,5 个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良好护患关系(4.33±0.71)分、自身成长(4.28±0.77)分、团队归属感(4.21±0.79)分、正向职业感知(4.07±0.89)分、亲友认同(4.04±0.94)分,血液透析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处于偏高水平,与王欣等[14]的研究结果相似。维度得分最高的是“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在此次疫情中被称为“最美逆行者”,为防控疫情,医院启动三级、五级防护,层层把关,患者对血液透析护士工作理解、感激和赞许,护士得到了更多的关心、认可和尊重,使血液透析护士提升了职业价值感。“亲友认同”的维度得分最低,此次疫情防控任务艰巨而繁重,血液透析护士作为一群“特殊逆行者”,需要随时待命支援医院救治工作,家人不免为子女的健康担忧,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易造成血液透析护士产生消极情绪。有文献指出,家庭支持是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强有力的精神支柱[15]。
3.2 COVID-19 疫情缓解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职业获益感现状与暴发期比较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 COVID-19 疫情缓解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得分为(2.17±1.16)分,其中事件负荷维度得分为(2.31±1.27)分,个体脆弱性维度得分为(2.05±1.06)分,血液透析护士在 COVID-19 疫情缓解期的压力负荷处于较低水平,与疫情暴发期得分相比有所下降。其原因可能与政府及医疗机构对疫情的防控管理体系及组织对医护人员的支持系统有关。通过我国全民上下共同努力,采取戴口罩、少出门的防控手段,COVID-19 新增例数减少,疫情相对得到控制,医院各部门启动三级、五级防护,加强疫情期间患者的监管和健康教育,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标准化应急预案,加强防控知识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有研究指出,加强突发性感染事件暴发前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及准备,是减轻医护人员焦虑的有效应对措施[16]。在疫情当中护士的心理健康得到广大研究学者、护理管理者的关注,一系列措施被用于护士心理健康干预,如疫情期间调整工作模式,适当增加班次,缩短工作时间,加强患者的监管排查和防疫健康教育,采取网络心理咨询热线,建立平台了解护士的心理状态,及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工龄的血液透析护士开展专业的心理干预和心理训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 COVID-19 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网络在线和电话热线等社会心理服务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17],已开设对应的心理援助热线[18]。疫情期间对疫情信息的真实性,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主流媒体及时和准确地发布 COVID-19 的相关知识[19-20]。
本研究结果显示 COVID-19 疫情缓解期血液透析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为(4.21±0.78)分,其中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良好的护患关系(4.45±0.57)分、自身成长(4.34±0.64)分、团队归属感(4.19±0.74)分、正向职业感知(4.05±0.92)分、亲友认同(4.02±0.87)分,COVID-19 疫情缓解期血液透析护士职业获益感仍处于偏高水平,与疫情暴发期得分无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是在此次 COVID-19 疫情下,虽然护士工作繁重、感染风险高、压力大,但血液透析护士从中感知到自身的职业价值。加之救死扶伤工作有成就感、职业发展前景好等[21]职业优势,大多数护士意识到护理工作给自己带来的益处,提升了职业获益感。疫情缓解期职业获益感维度中,“自身成长”维度得分高,说明各种疫情防控知识相关培训为护士提供了练习和熟练掌握技能的机会。培训中熟练掌握工作技能的成功体验有助于提升护士的自我效能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职业获益感中自我成长得以体现[14]。
综上所述,COVID-19 疫情不同时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职业获益感得分相比,缓解期压力负荷低于暴发期压力负荷,缓解期职业获益感得分与暴发期职业获益感得分无明显差异,均处于偏高水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给血液透析室护士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职业影响,疫情期间可通过医疗防控系统、组织支持、心理干预、放松疗法、认知调整等方式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护士的压力和职业获益感。建议临床医疗机构继续关注临床护士的压力状况和身心健康,保证心理援助的质量,适当应用激励政策,提高护士福利待遇,护理管理者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及排班,降低护士职业压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由 2019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1],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途径多,人群普遍易感,现已蔓延至全球。经过几个月的全民齐心抗疫,目前我国 COVID-19 疫情已相对得到控制,正逐渐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在抗击 COVID-19 这场“战疫”中,护士是救援队伍中最为庞大的生力军[2],临床护理工作本身的高强度、高压力,以及疫情期间工作环境,都给护理人员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健康[3],甚至导致护理人员产生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4]。由于透析患者需每周定时到医院进行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血液透析中心存在人流量大且聚集、患者接触史未知等情况,血液透析护士在疫情期间治疗工作风险大、危险性高。护士职业获益感指护士在从业过程中感知到职业带给自身的收获和益处而感到满足的积极情感态[5],特殊时期血液透析中心护士的压力与职业获益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目前疫情暴发期间护士的心理健康已有较多研究[6-7],但疫情缓解期与暴发期护士压力、职业获益感差异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护士压力负荷与职业获益感的调查,了解 COVID-19 疫情不同时期血液透析护士的压力负荷与职业获益感的差异,为不同时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及职业获益水平进行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 年 2 月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成都市三六三医院血液净化室、绵竹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 119 名血液透析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知情并自愿参加本研究;② 从事血液透析工作;③ 工作年限≥1 年。排除标准:① 实习、进修人员;② 调查期间由于病假、产假、事假等原因未在岗护士。本研究已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2020 年审(173)号]。
1.2 调查方法
COVID-19 疫情不同时期均由专人向接受调查的血液透析护士解释调查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知情同意后,通过“问卷星”在线收集资料,调查对象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填写问卷。本次问卷调查分别于 2020 年 2 月初疫情暴发期间和 2020 年 4 月中旬疫情缓解期向同一批调查对象各进行 1 次调查。
1.3 调查工具
1.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是否是独生子女、有无子女、所在单位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是否参与科研(包括组织参与科研项目立项、申报专利及自主选题进行科学研究)、以往是否参加过重大流行性传染病的救治护理工作。
1.3.2 中文版压力负荷量表
采用苏茜等[8]译制的 Amirkhan[9]版压力负荷量表。该量表分为事件负荷(12 个条目)和个性脆弱性(10 个条目)2 个维度,共 22 个条目;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很不同意”评 1 分,“较不同意”评 2 分,“不确定”评 3 分,“较同意”评 4 分,“很同意”评 5 分,得分越高表明护士压力负荷越大。本研究中该量表的总分和维度得分均以条目均分表示。本研究中疫情暴发期该量表的 Cronbach α 系数为 0.964,疫情缓解期该量表的 Cronbach α 系数为 0.846。
1.3.3 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
采用胡菁等[10]编制的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该量表包含正向职业感知(7 个条目)、良好护患关系(6 个条目)、亲友认同(6 个条目)、团队归属感(6 个条目)和自身成长(8 个条目) 5 个维度,共 33 个条目;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很不同意”评 1 分,“较不同意”评 2 分,“不确定”评 3 分,“较同意”评 4 分,“很同意”评 5 分,得分越高表明护士的职业获益感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总分和维度得分均以条目均分表示。本研究中疫情暴发期该量表的 Cronbach α 系数为 0.967,疫情缓解期该量表的 Cronbach α 系数为 0.92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护士的一般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护士压力负荷、职业获益感得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 t 检验分析同一批护士不同时期间量表得分的差异,双侧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疫情暴发期共发放问卷 119 份,收回有效问卷 119 份,有效问卷率为 100%;疫情缓解期对疫情暴发期相同的血液透析护士再次发放问卷共 119 份,有效问卷 109 份,有效问卷率为 91.6%。
2.1 血液透析护士一般资料
此次调查对象共 109 名血液透析护士,其一般资料详见表 1。

2.2 疫情不同时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职业获益感得分比较
COVID-19 疫情暴发期和缓解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得分分别为(3.00±1.26)、(2.17±1.16)分,不同时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总分及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 疫情暴发期和缓解期血液透析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分别为(4.19±0.83)、(4.21±0.78)分,不同时期血液透析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3 讨论
3.1 COVID-19 疫情暴发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职业获益感现状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 COVID-19 疫情暴发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得分为(3.00±1.26)分,其中事件负荷维度得分为(3.49±1.15)分,个体脆弱性维度得分为(2.59±1.19)分,血液透析护士在 COVID-19 疫情暴发期的压力负荷处于中等水平,与吴际军等[11]研究的一线护士压力负荷结果相似。其原因可能为:① 此次 COVID-19 疫情事发突然,传染风险大,加之本研究中未参加过重大流行性传染病的救治护理工作的护士占 92.7%,其缺乏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存在一定的焦虑与恐慌心理。② 血液透析中心本是一特殊性科室,血液净化技术属于高风险专科技术,易发生血液污染;透析机消毒所采用的化学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被长期吸入人体后,对护士的呼吸道、黏膜以及皮肤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长期的工作环境和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工作本身较为紧张、繁重,血液透析护士普遍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心理压力[12]。③ 在 COVID-19 疫情期间,透析患者为门诊患者,需定时到医院进行治疗,流动性大,血液透析护士对透析患者接触史不明,治疗工作风险大,且还要对所有透析患者做好防护,避免整个透析中心遭受感染,在种种高压下既要保证血液透析患者与自身的安全,又要配合医院和科室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关注和排查管控,在特殊时期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增加了自身感染的概率,血液透析护士背负了更多的责任。临床一线防治人员承受着巨大的职业压力,长时间的职业压力易使护士产生身心耗竭综合征[13]。因此血液透析护士在双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压力负荷倍增。
本研究中 COVID-19 疫情暴发期血液透析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为(4.19±0.83)分,5 个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良好护患关系(4.33±0.71)分、自身成长(4.28±0.77)分、团队归属感(4.21±0.79)分、正向职业感知(4.07±0.89)分、亲友认同(4.04±0.94)分,血液透析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处于偏高水平,与王欣等[14]的研究结果相似。维度得分最高的是“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在此次疫情中被称为“最美逆行者”,为防控疫情,医院启动三级、五级防护,层层把关,患者对血液透析护士工作理解、感激和赞许,护士得到了更多的关心、认可和尊重,使血液透析护士提升了职业价值感。“亲友认同”的维度得分最低,此次疫情防控任务艰巨而繁重,血液透析护士作为一群“特殊逆行者”,需要随时待命支援医院救治工作,家人不免为子女的健康担忧,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易造成血液透析护士产生消极情绪。有文献指出,家庭支持是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强有力的精神支柱[15]。
3.2 COVID-19 疫情缓解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职业获益感现状与暴发期比较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 COVID-19 疫情缓解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得分为(2.17±1.16)分,其中事件负荷维度得分为(2.31±1.27)分,个体脆弱性维度得分为(2.05±1.06)分,血液透析护士在 COVID-19 疫情缓解期的压力负荷处于较低水平,与疫情暴发期得分相比有所下降。其原因可能与政府及医疗机构对疫情的防控管理体系及组织对医护人员的支持系统有关。通过我国全民上下共同努力,采取戴口罩、少出门的防控手段,COVID-19 新增例数减少,疫情相对得到控制,医院各部门启动三级、五级防护,加强疫情期间患者的监管和健康教育,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标准化应急预案,加强防控知识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有研究指出,加强突发性感染事件暴发前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及准备,是减轻医护人员焦虑的有效应对措施[16]。在疫情当中护士的心理健康得到广大研究学者、护理管理者的关注,一系列措施被用于护士心理健康干预,如疫情期间调整工作模式,适当增加班次,缩短工作时间,加强患者的监管排查和防疫健康教育,采取网络心理咨询热线,建立平台了解护士的心理状态,及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工龄的血液透析护士开展专业的心理干预和心理训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 COVID-19 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网络在线和电话热线等社会心理服务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17],已开设对应的心理援助热线[18]。疫情期间对疫情信息的真实性,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主流媒体及时和准确地发布 COVID-19 的相关知识[19-20]。
本研究结果显示 COVID-19 疫情缓解期血液透析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为(4.21±0.78)分,其中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良好的护患关系(4.45±0.57)分、自身成长(4.34±0.64)分、团队归属感(4.19±0.74)分、正向职业感知(4.05±0.92)分、亲友认同(4.02±0.87)分,COVID-19 疫情缓解期血液透析护士职业获益感仍处于偏高水平,与疫情暴发期得分无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是在此次 COVID-19 疫情下,虽然护士工作繁重、感染风险高、压力大,但血液透析护士从中感知到自身的职业价值。加之救死扶伤工作有成就感、职业发展前景好等[21]职业优势,大多数护士意识到护理工作给自己带来的益处,提升了职业获益感。疫情缓解期职业获益感维度中,“自身成长”维度得分高,说明各种疫情防控知识相关培训为护士提供了练习和熟练掌握技能的机会。培训中熟练掌握工作技能的成功体验有助于提升护士的自我效能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职业获益感中自我成长得以体现[14]。
综上所述,COVID-19 疫情不同时期血液透析护士压力负荷、职业获益感得分相比,缓解期压力负荷低于暴发期压力负荷,缓解期职业获益感得分与暴发期职业获益感得分无明显差异,均处于偏高水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给血液透析室护士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职业影响,疫情期间可通过医疗防控系统、组织支持、心理干预、放松疗法、认知调整等方式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护士的压力和职业获益感。建议临床医疗机构继续关注临床护士的压力状况和身心健康,保证心理援助的质量,适当应用激励政策,提高护士福利待遇,护理管理者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及排班,降低护士职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