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四川泸州 646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经横突-椎弓根入路(transverse process-pedicle approach,TPA)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OV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 年 1 月-2019 年 6 月,共纳入 220 例 OVF 患者(321 个骨折腰椎)采取 TPA 单侧穿刺行 PKP 手术。单侧穿刺椎体内骨水泥分布超过椎体中线视为穿刺成功,记录不同椎体穿刺成功率。比较术前、术后 1 d、术后 6 个月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及局部 Cobb 角,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220 例患者中男 57 例,女 163 例;年龄(70.3±6.5)岁;病程(18.7±17.7)d;骨密度 –3.3±0.6。第 1~5 腰椎穿刺成功率分别为 81.7%(85/104)、95.2%(80/84)、100.0%(69/69)、97.6%(41/42)、72.7%(16/22),单椎体骨水泥注射量(5.8±0.9)mL。术后 2 例因死亡或失访,随访时间不足 6 个月,余 218 例随访时间 6~57 个月,平均(19.6±8.7)个月。患者术前、术后 1 d 和术后 6 个月 VAS 的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分别为 6(6,8)、1(1,2)、2(1,2)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术前、术后 1 d 及术后 6 个月时 ODI 的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分别为 61%(54%,66%)、26%(22%,30%)、25%(24%,31%),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3±2.8)、(22.6±3.0)、(22.6±3.1)mm,椎体中部高度分别为(17.8±2.2)、(22.9±2.8)、(22.9±2.7)mm,局部 Cobb 角分别为(19.9±2.6)、(14.4±2.8)、(14.4±2.8)°,术后 1 d 及术后 6 个月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共有 32 例患者(42 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有症状者 4 例;术后 32 个椎体发生再骨折,其中邻近椎体骨折 18 个,发生率为 5.6%;术后 3 个椎体发生感染,发生率为 0.9%。结论 腰椎 OVF 患者单侧 TPA 穿刺行 PKP 手术穿刺成功率高,临床疗效确切,局部畸形矫正满意。

引用本文: 张帅, 王清, 王松, 徐双. 经横突-椎弓根入路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观察. 华西医学, 2020, 35(10): 1158-1163. doi: 10.7507/1002-0179.202008014 复制

  • 上一篇

    后疫时代下颈肩痛防治策略
  • 下一篇

    氨甲环酸应用于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