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医学科(成都 610041);
  • 2. 隆昌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四川隆昌 642150);
  • 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微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14 年 1 月—2018 年 12 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外科手术,术前超声未发现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 PTMC 患者,术中行患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患侧颈部中央区加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微转移组(微转移组)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无转移组(无转移组)。比较两组在临床特征及超声征象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患者 507 例,其中微转移组 223 例(44.0%),无转移组 284 例(56.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无转移组比较,微转移组患者的年龄较小,男性较多,结节最大径与结节体积偏大,结节呈多灶性、累及双侧叶、侵及甲状腺被膜的比例较高(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小[比值比(odds radio,OR)=0.96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949,0.985),P<0.001]、男性[OR=2.357,95%CI(1.503,3.694),P<0.001]、结节最大径较大[OR=1.232,95%CI(1.100,1.379),P<0.001]、结节体积较大[OR=1.031,95%CI(1.008,1.114),P=0.032]、呈多灶性[OR=2.309,95%CI(1.167,4.570),P=0.016]、侵及甲状腺被膜[OR=1.520,95%CI(1.010,2.286),P=0.045]为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为男性、年龄较小、PTMC 结节最大径与结节体积偏大、呈多灶性、侵及甲状腺被膜,是 PTMC 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微转移的危险因素,通过这些临床及超声征象可为医生临床处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本文: 岳灿, 胡海平, 姜勇, 商雷, 马步云.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微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华西医学, 2023, 38(3): 438-443. doi: 10.7507/1002-0179.202104171 复制

  • 上一篇

    玉米低聚肽改善地塞米松诱导的肌肉萎缩效果研究
  • 下一篇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 CCNB1 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