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康霞, 张慧, 黄文治, 叶晓燕, 林吉, 王文婷, 乔甫. 四川省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华西医学, 2023, 38(8): 1195-1202. doi: 10.7507/1002-0179.202302115 复制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流感病毒属于 RNA 病毒,具有高度变异的特点,可分为甲、乙、丙、丁 4 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是主要的致病毒株,每年流感流行可导致全球约 400 万人严重感染、50 万人死亡[1]。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可使用的流感疫苗主要包括三价灭活流感疫苗、四价灭活流感疫苗和三价减毒活疫苗,可预防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部分毒株[2]。医务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更容易接触到流感人群,具有较高的感染和传播风险,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研究表明,提高医务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可以降低患者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安全,减少医护人员缺勤率[3]。目前通过宣传教育、疫苗接种等干预措施,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接种目标,因此探索适宜的政策来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是当前的研究热点[4]。为制定针对四川省的流感疫苗接种策略,本研究分析了四川省医务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及与接种率相关的因素,以提高医务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在四川省 21 个市州的医院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在 2022 年 8 月 1 日-6 日由各市州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分别向本市州内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民营医院各 2~3 家的医院感染管理科发放调查问卷,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向门急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科、行政人员各 2~3 人线上发放调查问卷。研究对象涵盖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批准[批件号:2022 年审(283)号]。
1.2 调查工具与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医院工作人员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岗位、所在医院相关信息(类型、性质、级别和床位数)、流感的认知情况、疫苗接种意愿(是否有近期接种的打算)和接种情况(既往是否有接种过流感疫苗)等方面进行线上调查。流感知识相关内容包括: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接种频率和禁忌证,共 6 题,其中多选题 2 道,单选题 4 道,答对计 1 分,答错或少选不得分,满分 6 分。与其他疾病的知晓率研究相似,本研究将流感的知晓情况分为好(5~6 分)、一般(3~4 分)、差(0~2 分)3 个等级[5-6]。
1.3 样本量测算
由于本研究采用二分类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因此其样本量的测算遵循每个变量对应的事件发生数(events per variable)法则[7-8]。因变量中事件数最少类型的样本,应为自变量数的 5~10 倍,总样本量为测算样本量/事件数最少类型样本在总样本中的占比。根据国内文献报道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为 10.67%[9],预计纳入 15 个自变量,则有效调查总人数为 1406 人,同时考虑到回收问卷的质量问题,增加 10% 的样本,至少需要调查 1547 人。
1.4 质量控制
本研究结合研究目的、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完成研究方案和问卷设计,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及严谨性,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在正式调查前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预调查,进一步完善问卷内容。调查前取得被调查人员的知情同意。在问卷回收整理阶段,删除缺失关键信息或有逻辑错误的问卷。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Excel 2016 建立数据库,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用频数和/或百分比描述。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流感知晓情况为等级资料,其中两组间比较采用 Wilconxon 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 Kruskal-Wallis 秩和检验。不同性别、年龄等特征医务人员的疫苗接种率和接种意愿比较使用 χ2 检验。以流感疫苗接种情况为因变量,使用二分类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向前法对流感疫苗接种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其 9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双侧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共发放问卷 3264 份,回收有效问卷 3244 份,有效回收率 99.4%。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4.5±8.7)岁;女性占 84.0%;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 66.5%,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较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别为 47 人、2 人;医生、护士为调查的主要人群,共占 82.9%;临床各个科室的人员均有涉及,且主要来自公立的综合性医院。详见表1。

2.2 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3244 名医务人员中,1398 人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1846 人既往接种过流感疫苗,接种率为 56.9%(1846/3244),其中 1427 人(44.0%)5 年内接种过,419 人(12.9%)5 年以前接种过。不同学历的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岗位、所在科室、医院类型、医院性质、医院级别、流感知晓情况、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流感疫苗接种的相关因素分析
将表1 中 P<0.10 的指标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岗位、科室、医院类型、医院性质、医院级别、流感知晓情况、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作为自变量,接种情况为因变量(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进行二分类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岗位、医院类型、医院级别、流感知晓情况以及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与医务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相关(P<0.05)。见表3。


2.4 流感知晓情况
1989 名(61.3%)医务人员对于流感的认知程度一般,416 名(12.8%)医务人员知晓率好。各题目中,流感疫苗接种频率的正确率最高(82.7%),其次是流感疫苗的安全性(65.6%),而疫苗接种禁忌证的正确率最低(3.2%),见表4。

不同性别医务人员流感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岗位、科室、医院类型、医院性质、医院级别的医务人员流感知识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5 流感疫苗接种意愿分析
2206 名医务人员近期有接种的打算,其中 70.2% 认为接种后可以保护周围免疫功能弱的人,69.9% 认为疫苗是有效的。1038 名医务人员不愿意在近期接种流感疫苗,其中 32.3% 认为自己免疫力强,不需要接种,27.3% 认为自己的流感感染风险不高。见表6。

不同性别、学历、职称、岗位、医院类型的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科室、医院性质、医院级别的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3 讨论
随着 2019 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暴发,人们对于呼吸道的保护措施加强,流感的发生率较往年同期下降,但是从 2021 年开始,流感感染率有明显的升高,因此对于流感的预防接种工作仍然需要关注[10]。医务人员因工作更容易接触流感患者,具有高流感感染率,因此医务人员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此外,有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以有效预防流感,也可以降低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概率[11-12]。
本研究对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22 年接受调查的四川省医务人员中 56.9% 具有流感疫苗接种史,低于 2019 年-2020 年国内医务人员的疫苗接种率(67%)[13]。其中 44.0% 的医务人员在 5 年内接种过,然而流感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的特点,人群接种一针疫苗往往难以产生针对变异毒株的保护性抗体,因此间隔一定时间接种流感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预防措施。在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年龄、学历、岗位、医院类型、医院级别、流感知晓情况以及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与医务人员的接种情况相关。与≥35 岁的医务人员相比,<35 岁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接种率更高,然而其流感的知晓情况和接种意愿却更低,提示新入职人员对于医院流感疫苗接种的工作安排配合度可能较好,接种率也更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务人员的接种率较专科及以下更高,可能是医护人员教育水平越高,越注重疾病的预防,因此疫苗的接种率更高。护士和技师的接种率高于医生,原因可能是护士和技师的依从性更好,更愿意遵守医院的相关规定和制度。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的接种率高于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这可能与专科医院提供免费流感疫苗接种的范围有关,与综合医院相比,专科医院的医务人员更少,医院更容易做到全部医务人员的免费接种,进一步提高了专科医院的接种率。一级医院的接种率高于二级和三级医院,可能是由于一级医院院内人数较少,对于流感的宣教效果较二三级医院更好。流感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越好的医务工作者,更能了解到流感的严重性和流感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其流感疫苗的接种率越高,因此提高知晓率可有利于疫苗接种率的提高。与流感知晓情况相似,流感疫苗的接种意愿越强,医务人员更容易接受接种疫苗行为的发生,流感疫苗接种率越高。因此在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的措施中,提高流感的知晓率和疫苗接种意愿十分重要,为此本研究进一步对影响知晓率和疫苗接种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
在流感知晓率的分析中,四川省医务人员对于流感及流感疫苗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不高,只有 12.8% 的医务人员能够达到 5~6 分,这说明医务人员流感相关知识的欠缺。多选题的正确率较单选题更低,其中流感和普通感冒区别的题目有 50.3% 的医务人员能够选出所有正确选项,而流感疫苗接种禁忌证题目仅有 3.2% 的正确率,分析其原因发现 79.5% 的医务人员认为怀孕和哺乳是流感疫苗接种的禁忌证。产生这一错误认识的原因,可能是在目前国内的流感疫苗缺少孕妇相关的临床数据,因此怀孕是国产流感疫苗的禁忌证,而国外灭活流感疫苗的研究数据显示孕妇接种流感疫苗具有安全性且可以降低早产率等[14-16]。同时,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疫苗接种策略和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中,孕妇均是流感疫苗的优先接种人群[2, 17]。医务人员对于接种禁忌证的不了解,不仅会影响其自身的疫苗接种率,也可能会直接影响就医人员对流感疫苗的认识。因此,医疗机构还需要加强对流感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容易误解的知识点。
在对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分析中,68.0% 的医务人员有接种疫苗的打算,这部分医务人员普遍认为作为重点人群接种后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周围免疫功能弱的人,同时也认可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表明一半以上的医务人员能够清楚了解流感疫苗接种的益处并愿意付出行动。与 Liu 等[18]、范晓等[19]的研究相似,本研究中医院提供免费的流感疫苗也是影响接种意愿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鼓励全国各级医院每年安排医务人员接种免费的流感疫苗,既可以降低医务人员感染率和缺勤率,提高其工作效率,还可以展现医院对工作人员的关怀。然而,仍然有 32.0% 的医务人员不愿意接种疫苗,其中 32.3% 认为自己免疫力强,不需要接种,这与其他研究[20-21]结果一致。也有 27.3% 的医务人员觉得自己流感感染的风险不高,这可能是由于本次调查的人群中也有行政后勤等低风险科室人员,同时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医务人员的口罩佩戴率也有所增加,降低了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传播。且在没有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医务人员中仍有 26.4% 表示对流感疫苗不了解,因此还需要加强对流感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医务人员了解到每年流感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和疫苗的安全性,提高疫苗的接种意愿。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在样本收集时,未能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但通过各地级市的质量控制中心收集得到的数据,包含了各市州、各级、各类医院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使得样本的代表性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问卷的问题设置存在不足,导致后续问卷的信度检验无法准确计算,但是通过专家审核的方式,提高了问卷的效度,并通过预实验对问卷及时进行调整修改。
综上所述,四川省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仍然需要提高,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流感及流感疫苗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医院可为重点科室工作人员提供免费的流感疫苗接种从而提高疫苗接种的可及性,或者选择强制性的接种政策,从而提高接种率,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
志谢:感谢四川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老师对本研究的支持与配合。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流感病毒属于 RNA 病毒,具有高度变异的特点,可分为甲、乙、丙、丁 4 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是主要的致病毒株,每年流感流行可导致全球约 400 万人严重感染、50 万人死亡[1]。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可使用的流感疫苗主要包括三价灭活流感疫苗、四价灭活流感疫苗和三价减毒活疫苗,可预防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部分毒株[2]。医务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更容易接触到流感人群,具有较高的感染和传播风险,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研究表明,提高医务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可以降低患者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安全,减少医护人员缺勤率[3]。目前通过宣传教育、疫苗接种等干预措施,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接种目标,因此探索适宜的政策来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是当前的研究热点[4]。为制定针对四川省的流感疫苗接种策略,本研究分析了四川省医务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及与接种率相关的因素,以提高医务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在四川省 21 个市州的医院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在 2022 年 8 月 1 日-6 日由各市州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分别向本市州内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民营医院各 2~3 家的医院感染管理科发放调查问卷,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向门急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科、行政人员各 2~3 人线上发放调查问卷。研究对象涵盖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批准[批件号:2022 年审(283)号]。
1.2 调查工具与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医院工作人员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岗位、所在医院相关信息(类型、性质、级别和床位数)、流感的认知情况、疫苗接种意愿(是否有近期接种的打算)和接种情况(既往是否有接种过流感疫苗)等方面进行线上调查。流感知识相关内容包括: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接种频率和禁忌证,共 6 题,其中多选题 2 道,单选题 4 道,答对计 1 分,答错或少选不得分,满分 6 分。与其他疾病的知晓率研究相似,本研究将流感的知晓情况分为好(5~6 分)、一般(3~4 分)、差(0~2 分)3 个等级[5-6]。
1.3 样本量测算
由于本研究采用二分类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因此其样本量的测算遵循每个变量对应的事件发生数(events per variable)法则[7-8]。因变量中事件数最少类型的样本,应为自变量数的 5~10 倍,总样本量为测算样本量/事件数最少类型样本在总样本中的占比。根据国内文献报道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为 10.67%[9],预计纳入 15 个自变量,则有效调查总人数为 1406 人,同时考虑到回收问卷的质量问题,增加 10% 的样本,至少需要调查 1547 人。
1.4 质量控制
本研究结合研究目的、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完成研究方案和问卷设计,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及严谨性,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在正式调查前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预调查,进一步完善问卷内容。调查前取得被调查人员的知情同意。在问卷回收整理阶段,删除缺失关键信息或有逻辑错误的问卷。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Excel 2016 建立数据库,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用频数和/或百分比描述。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流感知晓情况为等级资料,其中两组间比较采用 Wilconxon 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 Kruskal-Wallis 秩和检验。不同性别、年龄等特征医务人员的疫苗接种率和接种意愿比较使用 χ2 检验。以流感疫苗接种情况为因变量,使用二分类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向前法对流感疫苗接种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其 9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双侧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共发放问卷 3264 份,回收有效问卷 3244 份,有效回收率 99.4%。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4.5±8.7)岁;女性占 84.0%;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 66.5%,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较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别为 47 人、2 人;医生、护士为调查的主要人群,共占 82.9%;临床各个科室的人员均有涉及,且主要来自公立的综合性医院。详见表1。

2.2 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3244 名医务人员中,1398 人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1846 人既往接种过流感疫苗,接种率为 56.9%(1846/3244),其中 1427 人(44.0%)5 年内接种过,419 人(12.9%)5 年以前接种过。不同学历的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岗位、所在科室、医院类型、医院性质、医院级别、流感知晓情况、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流感疫苗接种的相关因素分析
将表1 中 P<0.10 的指标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岗位、科室、医院类型、医院性质、医院级别、流感知晓情况、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作为自变量,接种情况为因变量(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进行二分类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岗位、医院类型、医院级别、流感知晓情况以及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与医务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相关(P<0.05)。见表3。


2.4 流感知晓情况
1989 名(61.3%)医务人员对于流感的认知程度一般,416 名(12.8%)医务人员知晓率好。各题目中,流感疫苗接种频率的正确率最高(82.7%),其次是流感疫苗的安全性(65.6%),而疫苗接种禁忌证的正确率最低(3.2%),见表4。

不同性别医务人员流感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岗位、科室、医院类型、医院性质、医院级别的医务人员流感知识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5 流感疫苗接种意愿分析
2206 名医务人员近期有接种的打算,其中 70.2% 认为接种后可以保护周围免疫功能弱的人,69.9% 认为疫苗是有效的。1038 名医务人员不愿意在近期接种流感疫苗,其中 32.3% 认为自己免疫力强,不需要接种,27.3% 认为自己的流感感染风险不高。见表6。

不同性别、学历、职称、岗位、医院类型的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科室、医院性质、医院级别的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3 讨论
随着 2019 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暴发,人们对于呼吸道的保护措施加强,流感的发生率较往年同期下降,但是从 2021 年开始,流感感染率有明显的升高,因此对于流感的预防接种工作仍然需要关注[10]。医务人员因工作更容易接触流感患者,具有高流感感染率,因此医务人员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此外,有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以有效预防流感,也可以降低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概率[11-12]。
本研究对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22 年接受调查的四川省医务人员中 56.9% 具有流感疫苗接种史,低于 2019 年-2020 年国内医务人员的疫苗接种率(67%)[13]。其中 44.0% 的医务人员在 5 年内接种过,然而流感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的特点,人群接种一针疫苗往往难以产生针对变异毒株的保护性抗体,因此间隔一定时间接种流感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预防措施。在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年龄、学历、岗位、医院类型、医院级别、流感知晓情况以及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与医务人员的接种情况相关。与≥35 岁的医务人员相比,<35 岁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接种率更高,然而其流感的知晓情况和接种意愿却更低,提示新入职人员对于医院流感疫苗接种的工作安排配合度可能较好,接种率也更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务人员的接种率较专科及以下更高,可能是医护人员教育水平越高,越注重疾病的预防,因此疫苗的接种率更高。护士和技师的接种率高于医生,原因可能是护士和技师的依从性更好,更愿意遵守医院的相关规定和制度。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的接种率高于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这可能与专科医院提供免费流感疫苗接种的范围有关,与综合医院相比,专科医院的医务人员更少,医院更容易做到全部医务人员的免费接种,进一步提高了专科医院的接种率。一级医院的接种率高于二级和三级医院,可能是由于一级医院院内人数较少,对于流感的宣教效果较二三级医院更好。流感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越好的医务工作者,更能了解到流感的严重性和流感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其流感疫苗的接种率越高,因此提高知晓率可有利于疫苗接种率的提高。与流感知晓情况相似,流感疫苗的接种意愿越强,医务人员更容易接受接种疫苗行为的发生,流感疫苗接种率越高。因此在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的措施中,提高流感的知晓率和疫苗接种意愿十分重要,为此本研究进一步对影响知晓率和疫苗接种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
在流感知晓率的分析中,四川省医务人员对于流感及流感疫苗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不高,只有 12.8% 的医务人员能够达到 5~6 分,这说明医务人员流感相关知识的欠缺。多选题的正确率较单选题更低,其中流感和普通感冒区别的题目有 50.3% 的医务人员能够选出所有正确选项,而流感疫苗接种禁忌证题目仅有 3.2% 的正确率,分析其原因发现 79.5% 的医务人员认为怀孕和哺乳是流感疫苗接种的禁忌证。产生这一错误认识的原因,可能是在目前国内的流感疫苗缺少孕妇相关的临床数据,因此怀孕是国产流感疫苗的禁忌证,而国外灭活流感疫苗的研究数据显示孕妇接种流感疫苗具有安全性且可以降低早产率等[14-16]。同时,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疫苗接种策略和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中,孕妇均是流感疫苗的优先接种人群[2, 17]。医务人员对于接种禁忌证的不了解,不仅会影响其自身的疫苗接种率,也可能会直接影响就医人员对流感疫苗的认识。因此,医疗机构还需要加强对流感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容易误解的知识点。
在对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分析中,68.0% 的医务人员有接种疫苗的打算,这部分医务人员普遍认为作为重点人群接种后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周围免疫功能弱的人,同时也认可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表明一半以上的医务人员能够清楚了解流感疫苗接种的益处并愿意付出行动。与 Liu 等[18]、范晓等[19]的研究相似,本研究中医院提供免费的流感疫苗也是影响接种意愿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鼓励全国各级医院每年安排医务人员接种免费的流感疫苗,既可以降低医务人员感染率和缺勤率,提高其工作效率,还可以展现医院对工作人员的关怀。然而,仍然有 32.0% 的医务人员不愿意接种疫苗,其中 32.3% 认为自己免疫力强,不需要接种,这与其他研究[20-21]结果一致。也有 27.3% 的医务人员觉得自己流感感染的风险不高,这可能是由于本次调查的人群中也有行政后勤等低风险科室人员,同时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医务人员的口罩佩戴率也有所增加,降低了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传播。且在没有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医务人员中仍有 26.4% 表示对流感疫苗不了解,因此还需要加强对流感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医务人员了解到每年流感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和疫苗的安全性,提高疫苗的接种意愿。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在样本收集时,未能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但通过各地级市的质量控制中心收集得到的数据,包含了各市州、各级、各类医院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使得样本的代表性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问卷的问题设置存在不足,导致后续问卷的信度检验无法准确计算,但是通过专家审核的方式,提高了问卷的效度,并通过预实验对问卷及时进行调整修改。
综上所述,四川省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仍然需要提高,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流感及流感疫苗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医院可为重点科室工作人员提供免费的流感疫苗接种从而提高疫苗接种的可及性,或者选择强制性的接种政策,从而提高接种率,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
志谢:感谢四川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老师对本研究的支持与配合。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