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胸部肿瘤病房(成都 610041);
  • 2.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成都 610044);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接受胸部放疗后发生≥2 级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 RP)的相关临床和剂量学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2018 年 1 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胸部放疗的局部晚期 NSCLC 患者的临床因素和剂量学参数,对与发生≥2 级 RP 相关的潜在因素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共纳入 104 例患者,≥2 级 RP 的发生率为 19.2%。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心脏接受 20 Gy 以上剂量照射体积百分比(V20)[比值比(odds ratio, OR)=1.068,9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04,1.137),P=0.036]、肺平均照射剂量(mean dose, Dmean)[OR=1.003,95%CI(1.000,1.006),P=0.031]和上腔静脉 DmeanOR=1.001,95%CI(1.000,1.001),P=0.041]与≥2 级 RP 相关。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心脏 V20、肺 Dmean 和上腔静脉 Dmean 预测≥2 级 RP 的曲线下面积为 0.839[95%CI(0.752,0.926)]。此外,预测≥2 级 RP 的心脏 V20、肺 Dmean 和上腔静脉 Dmean 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 20%、13 Gy 和 38 Gy。结论  心脏 V20、肺 Dmean 和上腔静脉 Dmean 与局部晚期 NSCLC 患者接受胸部放疗后≥2 级 RP 的发生相关。若将心脏 V20<20%、肺 Dmean<13 Gy 和上腔静脉 Dmean<38 Gy 作为正常器官剂量限量,或能降低局部晚期 NSCLC 患者胸部放疗后发生≥2 级 RP 的风险。

引用本文: 尹建琼, 邓义飞, 周来燕, 薛建新.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的临床及剂量学因素分析. 华西医学, 2024, 39(8): 1232-1237. doi: 10.7507/1002-0179.202402159 复制

  • 上一篇

    急诊危重症型流行性感冒患者早期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下一篇

    肺纤维化与铁死亡的相关性分析与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