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治疗(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EVT)对急性心源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功能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 2017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 24 h 内接受 EVT 的心源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分为桥接治疗组和直接 EVT 组。主要结局指标为 3 个月不良功能结局,即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 3~6 分;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在院期间颅内出血和 3 个月内死亡。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分析干预措施对 3 个月功能结局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患者 285 例,其中女性 174 例(61.1%),年龄的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为 74(64,8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的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4.0(3.0,5.0) h。与直接 EVT 组(n=202)相比,桥接治疗组(n=83)患者 3 个月功能结局不良的比例更低(55.4% vs. 68.3%,P=0.039),两组间颅内出血发生率(47.0% vs. 39.6%,P=0.251)和 3 个月死亡率(20.5% vs. 30.7%,P=0.0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等因素后,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桥接治疗与直接 EVT 相比可改善 3 个月功能结局[比值比=0.482,95% 置信区间(0.249,0.934),P=0.031]。结论  对于急性心源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桥接 EVT 与直接 EVT 相比,可改善患者 3 个月功能结局,且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

引用本文: 李晶晶, 刘梦, 华星, 黄邻瑞, 吴思缈. 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治疗对急性心源性脑卒中的功能结局疗效分析. 华西医学, 2024, 39(5): 684-691. doi: 10.7507/1002-0179.202403307 复制

  • 上一篇

    出血转化的临床影像学评估
  • 下一篇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非工作时间效应:一项基于高级卒中中心的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