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黄柏液涂剂是一种融合了多种中药材的制剂,在烧伤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近年来,该涂剂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其通过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及减少患者痛苦等发挥作用。该文回顾了复方黄柏液涂剂在烧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评估其在烧伤治疗中目前的优势和局限性,为其更好地用于烧伤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持。
引用本文: YeomHyeonsik, 岑瑛. 复方黄柏液涂剂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华西医学, 2024, 39(8): 1323-1326. doi: 10.7507/1002-0179.202404203 复制
烧伤可以分为Ⅰ度、浅Ⅱ度、深Ⅱ度及Ⅲ度,不同程度的烧伤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烧伤容易恶化,从而影响全身机能,烧伤发生时皮肤屏障不仅会被破坏,还可能触发一系列系统反应,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目前的烧伤治疗主要依赖于西药,包括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或治疗感染,使用止痛药减轻患者痛苦等。近年来,随着对传统中医药价值的进一步认识,一些天然成分的中药制剂也被应用于烧伤治疗中。目前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显示,中药制剂复方黄柏液涂剂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菌、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1],这些对于烧伤治疗至关重要。本综述旨在全面回顾复方黄柏液涂剂的应用情况,深入探讨其在烧伤治疗中的疗效与作用机制,评估其在烧伤治疗中目前的优势和局限性,为其更好地用于烧伤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持。
1 烧伤治疗概述
无论是高温、化学物质、电流造成的皮肤烧伤,还是放射性暴露造成的皮肤烧伤都会迅速破坏皮肤屏障,引发从轻微到重度不等的组织损伤,大面积烧伤甚至会引起休克或死亡[2-3]。烧伤后的创面根据烧伤程度可分为Ⅰ度(表皮烧伤)、浅Ⅱ度(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乳头层烧伤)、深Ⅱ度(真皮乳头层以下烧伤)及Ⅲ度(全层皮肤烧伤),且一般会经历炎症阶段、增殖阶段、重塑阶段。烧伤治疗的首要任务是控制炎症,这是烧伤修复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炎症反应迅速发生,伴随着炎症细胞的大量聚集,如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它们对清除死亡的细胞碎片和防止感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细胞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和酶,促进伤口清理,并为新组织的形成创造条件。增殖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新细胞的生长和新组织的形成,包括新的血管生成以确保足够的血液供应。在这一阶段,成纤维细胞在伤口处大量增生,产生胶原蛋白以及其他基质蛋白,帮助构建新的皮肤结构。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则形成新的血管,恢复正常的血液供应,加速整体的修复过程。最后的重塑阶段中,胶原蛋白纤维重组,伤口抗拉强度逐渐增强。这一阶段可能持续数月至数年,目的是优化组织结构和功能,减少瘢痕形成[4]。有效的抗菌和抗感染治疗在整个烧伤恢复期内都极为重要,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加速愈合过程。目前已有多种中药制剂开始用于烧伤治疗,吴兴旺等[5]从促进皮肤组织生长、抑制炎症反应、抗休克、调控胶原蛋白代谢等角度综述了中药制剂在烧伤治疗中起到的加速创面愈合和抑制瘢痕增生的作用。
2 复方黄柏液涂剂概述
2.1 成分分析
复方黄柏液涂剂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由黄柏、连翘、金银花、蒲公英等几味中药合理搭配制成,符合中药组方原则,也与现代药理学的理论相一致。这些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多种生物碱、多种酮类化合物、多种有机酸类化合物等,起到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菌、抗溃疡、增强免疫、抗癌等作用[6]。对黄柏、连翘、金银花、蒲公英的成分分析显示,黄酮类化合物是 4 种药材均含有的共同重要成分,能起到抗氧化、抗炎、促进新血管形成和细胞增殖、抗菌等重要作用,这些都对创伤治疗至关重要;而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种多样,进一步分析黄柏、连翘、金银花、蒲公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发现这 4 种药材的黄酮类化合物里,均含有大量的槲皮素,即槲皮素是复方黄柏液涂剂中最重要的黄酮类化合物之一[7-12]。
槲皮素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复方黄柏液涂剂的重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从而保护组织免受损伤;通过抑制关键的炎症信号通路如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产生,以及降低炎症核心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 的表达来实现抗炎作用;通过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达和活性来促进血管新生和组织修复;通过激活内质网/Wnt 信号通路/β联蛋白/c-Myc 信号通路促进人表皮干细胞的增殖[13-20]。这些都为复方黄柏液涂剂用于烧伤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2.2 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
伤口愈合是指正常皮肤在外界致伤因子如外科手术、外力、热力、电流、化学物质、低温以及机体内在因素等作用下导致被损害之后所经历的修复过程。创面是否可以愈合、多久能够愈合这 2 个关键问题,与皮肤被伤害之后的创面面积、组织受损深度、炎症情况、感染情况、细胞迁移再生等因素息息相关。如果出现创面面积过大、组织受损过深、抗菌抗炎不到位等情况,都可能减缓伤口愈合过程,或者导致伤口无法愈合。
TNF-α、IL-1 和 IL-6 等是重要的炎症因子,对皮肤创面组织的修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生长因子在皮肤创面愈合的过程中,可以诱导和刺激受损组织细胞增殖,加速伤口愈合。生长因子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21-22]。罗东等[23]的皮肤创面治疗相关研究发现,激活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转化生长因子-β1 和 VEGF 的表达对创面恢复有很大帮助。同时,有研究表明,EGF 和 VEGF 可以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加快创面的愈合[24]。
胡雪群[25]的复方黄柏液涂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及其形成感染创面后的干预研究显示,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干预的大鼠,其炎症指标 IL-1、IL-6、TNF-α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提示复方黄柏液对于已经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被膜感染的创面具有较好的抗菌和抗炎作用;该研究还发现复方黄柏液涂剂干预组的伤口愈合相关重要指标 EGF、VEGF-A、TGF-β也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表明复方黄柏液涂剂对创面具有促进愈合的作用。此外,孙绪丁等[26]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实验也发现,复方黄柏液涂剂通过促进 TGF-β1 及 EGF 分泌和细胞迁移,从而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效果。
总之,复方黄柏液涂剂在用于促进伤口愈合时,不仅有一定抗菌作用,还可以通过干预 IL-1、IL-6、TNF-α等炎症指标,达到抗炎效果,为促进伤口愈合提供条件;同时还能通过上调 VEGF、FGF-2、FGF-7、EGF 等,促进细胞迁移和肉芽组织生长,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
3 复方黄柏液涂剂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3.1 深Ⅱ度烧伤
目前已有临床研究评估了复方黄柏液涂剂用于深Ⅱ度烧伤的疗效,这些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和对照组,一方面评估复方黄柏液涂剂在烧伤中的疗效,包括但不限于抗菌、抗炎、促进伤口愈合等;另一方面评估在烧伤治疗中不同复方黄柏液涂剂用药剂量的疗效差异[27-29]。
肖长栓等[28-29]的研究将 120 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碘伏对照组、复方黄柏液涂剂低剂量治疗组和复方黄柏液涂剂高剂量治疗组,结果显示,从细菌生长情况来看,对照组的细菌生长更早、更多,表明复方黄柏液涂剂对烧伤创面起到了一定的抗菌作用;另外,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核因子κB p65 吸光度明显降低,IL-2、IL-8 及 TNF-α水平明显降低,光学显微镜下高剂量治疗组的炎症最轻,这说明复方黄柏液涂剂不仅对深Ⅱ度烧伤治疗起到抗菌抗炎,从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还存在一定量效关系。
而肖长栓等[27]的另一项研究将未提前进行过伤口处理的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碘伏对照组和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组,并在伤后第 7、14、21 天测定血清及创面组织中 VEGF、FGF-7 水平,3 次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组织中 VEGF、FGF-7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复方黄柏液涂剂可能通过产生和释放部分生长因子,进而促进烧伤创面再血管化及创面愈合,这也跟复方黄柏液涂剂用于其他创面促进伤口愈合的原理相同。
3.2 电灼伤
电灼术是皮肤科常用的手术治疗手段,但术后需采取措施促进创面愈合和防止瘢痕增生。电灼术后的伤口通常被视为烧伤的一种,涉及高温对皮肤和其他组织的直接热损伤,在处理这种伤口时通常可以采用针对局部烧伤的治疗方法。
白朝等[30]的研究纳入 120 例创口均在面部、创面范围一致的电灼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组和乳酸依沙吖啶洗剂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结痂时间总体比对照组短,且相比乳酸依沙吖啶洗剂,复方黄柏液涂剂更有利于缩短创面红肿和渗出物的消退时长,减轻创面炎症反应。因此,复方黄柏液涂剂能减轻创面炎症反应,保护创面不被外环境感染,同时因为是水剂,可以减轻患者在换药时的痛苦,适用于电灼术后及局部烧伤的治疗。
3.3 Ⅲ度烧伤
Ⅲ度烧伤贯穿全层皮肤,是最高级别的烧伤创面,其中促进肉芽快速形成是治疗的重要关键点之一。槲皮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和抗血栓等作用,同时也是存在于复方黄白液涂剂中的一种重要活性成分。
范炜等[31]的复方黄柏液涂剂促进Ⅲ度烧伤创面肉芽组织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复方黄柏液涂剂在促进伤口愈合时,是通过多个化合物同时发挥作用的,其中 AKT1 是药物与Ⅲ度烧伤创面之间最紧密的基因,基因本体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复方黄柏液与Ⅲ度烧伤的核心主要集中在脂多糖、细菌及氧化应激等反应,PI3K-Akt 信号通路可能是所有相关通路中最有效的通路;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槲皮素对 PI3K-Akt 信号通路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槲皮素的相关研究也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点[32-33]。这些研究结果既说明了槲皮素在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烧伤创面时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发挥疗效,且其中槲皮素作用最大,还说明了复方黄柏液涂剂应用于Ⅲ度及Ⅲ度以下的烧伤创面可起到促进肉芽形成、缩短愈合时间的作用。
4 思考与展望
烧伤发生后,外敷药物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复方黄柏液涂剂属于液体形态的中药制剂,该药的组成成分和形态使得在敷药和换药的过程中能起到镇痛和防止纱布粘连损伤皮肤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复方黄柏液涂剂在治疗烧伤创面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多种生物活性以及结合多种氨基酸发挥作用,在抗菌、抗炎、抗氧化及促进伤口愈合方面有积极的作用机制,不仅可以通过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如 TNF-α、IL-1 和 IL-6 的表达来降低炎症反应,为伤口愈合提供良好条件,还可以通过增强 EGF、VEGF 等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血管再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甚至还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一定程度上降低瘢痕形成,改善伤口愈合后的美观情况。
然而,虽然复方黄柏溶液涂剂对烧伤治疗有积极作用,但因其成分复杂多样,还需要考虑患者对各种草药成分出现过敏的可能性。同时,关于复方黄柏溶液与目前烧伤常用临床治疗药物的药效对比研究还相对较少,不足以确定其优势是否更大,以及针对不同程度烧伤的最优治疗剂量也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鉴于目前复方黄柏液涂剂在烧伤治疗中的积极作用,为了更全面地探索如何扩大其临床应用及优化其用药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或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探索复方黄柏液涂剂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效应;② 因其中药成分复杂,可对其成分进行单独使用的毒性检测和共用的毒性检测,进一步探讨复方黄柏液涂剂的制剂比例和方式;③ 进行范围更广、烧伤创面类型更多的临床研究,并与目前的传统疗法(如银制剂、碘制剂等)进行比较分析,从抗菌、抗炎、伤口愈合、瘢痕形成 4 个关键节点着重比较;④ 探索其在深度烧伤中的辅助或主力作用,通过与传统疗法联合用药的方式,在深Ⅱ度和Ⅲ度烧伤创面进行研究。
5 结语
综上所述,复方黄柏液涂剂在烧伤治疗中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特别是在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炎以及降低患者痛苦等方面,临床上可酌情用于烧伤治疗。但关于各类不同的烧伤创面对应的复方黄柏液涂剂用药剂量和用药方式应进一步探讨,不同程度烧伤中复方黄柏液涂剂与传统治疗方式的对比也值得进一步探索。同时,建议对复方黄柏液涂剂的复杂草药成分作用于烧伤创面时可能带来的过敏反应和毒性进行多方位检测。未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优化后的复方黄柏液涂剂或将成为烧伤患者更舒适、更便宜、更高效的治疗选择。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烧伤可以分为Ⅰ度、浅Ⅱ度、深Ⅱ度及Ⅲ度,不同程度的烧伤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烧伤容易恶化,从而影响全身机能,烧伤发生时皮肤屏障不仅会被破坏,还可能触发一系列系统反应,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目前的烧伤治疗主要依赖于西药,包括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或治疗感染,使用止痛药减轻患者痛苦等。近年来,随着对传统中医药价值的进一步认识,一些天然成分的中药制剂也被应用于烧伤治疗中。目前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显示,中药制剂复方黄柏液涂剂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菌、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1],这些对于烧伤治疗至关重要。本综述旨在全面回顾复方黄柏液涂剂的应用情况,深入探讨其在烧伤治疗中的疗效与作用机制,评估其在烧伤治疗中目前的优势和局限性,为其更好地用于烧伤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持。
1 烧伤治疗概述
无论是高温、化学物质、电流造成的皮肤烧伤,还是放射性暴露造成的皮肤烧伤都会迅速破坏皮肤屏障,引发从轻微到重度不等的组织损伤,大面积烧伤甚至会引起休克或死亡[2-3]。烧伤后的创面根据烧伤程度可分为Ⅰ度(表皮烧伤)、浅Ⅱ度(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乳头层烧伤)、深Ⅱ度(真皮乳头层以下烧伤)及Ⅲ度(全层皮肤烧伤),且一般会经历炎症阶段、增殖阶段、重塑阶段。烧伤治疗的首要任务是控制炎症,这是烧伤修复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炎症反应迅速发生,伴随着炎症细胞的大量聚集,如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它们对清除死亡的细胞碎片和防止感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细胞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和酶,促进伤口清理,并为新组织的形成创造条件。增殖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新细胞的生长和新组织的形成,包括新的血管生成以确保足够的血液供应。在这一阶段,成纤维细胞在伤口处大量增生,产生胶原蛋白以及其他基质蛋白,帮助构建新的皮肤结构。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则形成新的血管,恢复正常的血液供应,加速整体的修复过程。最后的重塑阶段中,胶原蛋白纤维重组,伤口抗拉强度逐渐增强。这一阶段可能持续数月至数年,目的是优化组织结构和功能,减少瘢痕形成[4]。有效的抗菌和抗感染治疗在整个烧伤恢复期内都极为重要,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加速愈合过程。目前已有多种中药制剂开始用于烧伤治疗,吴兴旺等[5]从促进皮肤组织生长、抑制炎症反应、抗休克、调控胶原蛋白代谢等角度综述了中药制剂在烧伤治疗中起到的加速创面愈合和抑制瘢痕增生的作用。
2 复方黄柏液涂剂概述
2.1 成分分析
复方黄柏液涂剂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由黄柏、连翘、金银花、蒲公英等几味中药合理搭配制成,符合中药组方原则,也与现代药理学的理论相一致。这些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多种生物碱、多种酮类化合物、多种有机酸类化合物等,起到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菌、抗溃疡、增强免疫、抗癌等作用[6]。对黄柏、连翘、金银花、蒲公英的成分分析显示,黄酮类化合物是 4 种药材均含有的共同重要成分,能起到抗氧化、抗炎、促进新血管形成和细胞增殖、抗菌等重要作用,这些都对创伤治疗至关重要;而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种多样,进一步分析黄柏、连翘、金银花、蒲公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发现这 4 种药材的黄酮类化合物里,均含有大量的槲皮素,即槲皮素是复方黄柏液涂剂中最重要的黄酮类化合物之一[7-12]。
槲皮素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复方黄柏液涂剂的重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从而保护组织免受损伤;通过抑制关键的炎症信号通路如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产生,以及降低炎症核心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 的表达来实现抗炎作用;通过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达和活性来促进血管新生和组织修复;通过激活内质网/Wnt 信号通路/β联蛋白/c-Myc 信号通路促进人表皮干细胞的增殖[13-20]。这些都为复方黄柏液涂剂用于烧伤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2.2 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
伤口愈合是指正常皮肤在外界致伤因子如外科手术、外力、热力、电流、化学物质、低温以及机体内在因素等作用下导致被损害之后所经历的修复过程。创面是否可以愈合、多久能够愈合这 2 个关键问题,与皮肤被伤害之后的创面面积、组织受损深度、炎症情况、感染情况、细胞迁移再生等因素息息相关。如果出现创面面积过大、组织受损过深、抗菌抗炎不到位等情况,都可能减缓伤口愈合过程,或者导致伤口无法愈合。
TNF-α、IL-1 和 IL-6 等是重要的炎症因子,对皮肤创面组织的修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生长因子在皮肤创面愈合的过程中,可以诱导和刺激受损组织细胞增殖,加速伤口愈合。生长因子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21-22]。罗东等[23]的皮肤创面治疗相关研究发现,激活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转化生长因子-β1 和 VEGF 的表达对创面恢复有很大帮助。同时,有研究表明,EGF 和 VEGF 可以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加快创面的愈合[24]。
胡雪群[25]的复方黄柏液涂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及其形成感染创面后的干预研究显示,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干预的大鼠,其炎症指标 IL-1、IL-6、TNF-α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提示复方黄柏液对于已经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被膜感染的创面具有较好的抗菌和抗炎作用;该研究还发现复方黄柏液涂剂干预组的伤口愈合相关重要指标 EGF、VEGF-A、TGF-β也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表明复方黄柏液涂剂对创面具有促进愈合的作用。此外,孙绪丁等[26]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实验也发现,复方黄柏液涂剂通过促进 TGF-β1 及 EGF 分泌和细胞迁移,从而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效果。
总之,复方黄柏液涂剂在用于促进伤口愈合时,不仅有一定抗菌作用,还可以通过干预 IL-1、IL-6、TNF-α等炎症指标,达到抗炎效果,为促进伤口愈合提供条件;同时还能通过上调 VEGF、FGF-2、FGF-7、EGF 等,促进细胞迁移和肉芽组织生长,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
3 复方黄柏液涂剂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3.1 深Ⅱ度烧伤
目前已有临床研究评估了复方黄柏液涂剂用于深Ⅱ度烧伤的疗效,这些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和对照组,一方面评估复方黄柏液涂剂在烧伤中的疗效,包括但不限于抗菌、抗炎、促进伤口愈合等;另一方面评估在烧伤治疗中不同复方黄柏液涂剂用药剂量的疗效差异[27-29]。
肖长栓等[28-29]的研究将 120 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碘伏对照组、复方黄柏液涂剂低剂量治疗组和复方黄柏液涂剂高剂量治疗组,结果显示,从细菌生长情况来看,对照组的细菌生长更早、更多,表明复方黄柏液涂剂对烧伤创面起到了一定的抗菌作用;另外,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核因子κB p65 吸光度明显降低,IL-2、IL-8 及 TNF-α水平明显降低,光学显微镜下高剂量治疗组的炎症最轻,这说明复方黄柏液涂剂不仅对深Ⅱ度烧伤治疗起到抗菌抗炎,从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还存在一定量效关系。
而肖长栓等[27]的另一项研究将未提前进行过伤口处理的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碘伏对照组和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组,并在伤后第 7、14、21 天测定血清及创面组织中 VEGF、FGF-7 水平,3 次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组织中 VEGF、FGF-7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复方黄柏液涂剂可能通过产生和释放部分生长因子,进而促进烧伤创面再血管化及创面愈合,这也跟复方黄柏液涂剂用于其他创面促进伤口愈合的原理相同。
3.2 电灼伤
电灼术是皮肤科常用的手术治疗手段,但术后需采取措施促进创面愈合和防止瘢痕增生。电灼术后的伤口通常被视为烧伤的一种,涉及高温对皮肤和其他组织的直接热损伤,在处理这种伤口时通常可以采用针对局部烧伤的治疗方法。
白朝等[30]的研究纳入 120 例创口均在面部、创面范围一致的电灼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组和乳酸依沙吖啶洗剂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结痂时间总体比对照组短,且相比乳酸依沙吖啶洗剂,复方黄柏液涂剂更有利于缩短创面红肿和渗出物的消退时长,减轻创面炎症反应。因此,复方黄柏液涂剂能减轻创面炎症反应,保护创面不被外环境感染,同时因为是水剂,可以减轻患者在换药时的痛苦,适用于电灼术后及局部烧伤的治疗。
3.3 Ⅲ度烧伤
Ⅲ度烧伤贯穿全层皮肤,是最高级别的烧伤创面,其中促进肉芽快速形成是治疗的重要关键点之一。槲皮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和抗血栓等作用,同时也是存在于复方黄白液涂剂中的一种重要活性成分。
范炜等[31]的复方黄柏液涂剂促进Ⅲ度烧伤创面肉芽组织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复方黄柏液涂剂在促进伤口愈合时,是通过多个化合物同时发挥作用的,其中 AKT1 是药物与Ⅲ度烧伤创面之间最紧密的基因,基因本体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复方黄柏液与Ⅲ度烧伤的核心主要集中在脂多糖、细菌及氧化应激等反应,PI3K-Akt 信号通路可能是所有相关通路中最有效的通路;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槲皮素对 PI3K-Akt 信号通路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槲皮素的相关研究也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点[32-33]。这些研究结果既说明了槲皮素在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烧伤创面时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发挥疗效,且其中槲皮素作用最大,还说明了复方黄柏液涂剂应用于Ⅲ度及Ⅲ度以下的烧伤创面可起到促进肉芽形成、缩短愈合时间的作用。
4 思考与展望
烧伤发生后,外敷药物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复方黄柏液涂剂属于液体形态的中药制剂,该药的组成成分和形态使得在敷药和换药的过程中能起到镇痛和防止纱布粘连损伤皮肤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复方黄柏液涂剂在治疗烧伤创面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多种生物活性以及结合多种氨基酸发挥作用,在抗菌、抗炎、抗氧化及促进伤口愈合方面有积极的作用机制,不仅可以通过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如 TNF-α、IL-1 和 IL-6 的表达来降低炎症反应,为伤口愈合提供良好条件,还可以通过增强 EGF、VEGF 等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血管再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甚至还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一定程度上降低瘢痕形成,改善伤口愈合后的美观情况。
然而,虽然复方黄柏溶液涂剂对烧伤治疗有积极作用,但因其成分复杂多样,还需要考虑患者对各种草药成分出现过敏的可能性。同时,关于复方黄柏溶液与目前烧伤常用临床治疗药物的药效对比研究还相对较少,不足以确定其优势是否更大,以及针对不同程度烧伤的最优治疗剂量也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鉴于目前复方黄柏液涂剂在烧伤治疗中的积极作用,为了更全面地探索如何扩大其临床应用及优化其用药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或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探索复方黄柏液涂剂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协同效应;② 因其中药成分复杂,可对其成分进行单独使用的毒性检测和共用的毒性检测,进一步探讨复方黄柏液涂剂的制剂比例和方式;③ 进行范围更广、烧伤创面类型更多的临床研究,并与目前的传统疗法(如银制剂、碘制剂等)进行比较分析,从抗菌、抗炎、伤口愈合、瘢痕形成 4 个关键节点着重比较;④ 探索其在深度烧伤中的辅助或主力作用,通过与传统疗法联合用药的方式,在深Ⅱ度和Ⅲ度烧伤创面进行研究。
5 结语
综上所述,复方黄柏液涂剂在烧伤治疗中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特别是在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炎以及降低患者痛苦等方面,临床上可酌情用于烧伤治疗。但关于各类不同的烧伤创面对应的复方黄柏液涂剂用药剂量和用药方式应进一步探讨,不同程度烧伤中复方黄柏液涂剂与传统治疗方式的对比也值得进一步探索。同时,建议对复方黄柏液涂剂的复杂草药成分作用于烧伤创面时可能带来的过敏反应和毒性进行多方位检测。未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优化后的复方黄柏液涂剂或将成为烧伤患者更舒适、更便宜、更高效的治疗选择。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