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林市骨科医院骨一科(广西玉林,537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动态中和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Dynesys)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近期疗效,比较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疗效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3月分别采用 Dynesys(14例)和PLIF(18例)治疗的腰椎退行性变患者临床资料。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类型、病变节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gt; 0.05),具有可比性。对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影像学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术后3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21 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钉、断棒、断索等并发症发生。PLIF组椎间均骨性融合或接近融合,融合时间13~19个月,平均15个月。两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lt; 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gt; 0.05)。影像学评估:末次随访时PLIF组手术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为(0.1 ± 0.4)°,与术前(7.0 ± 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00,P=0.004);Dynesys组手术节段ROM(5.0 ± 1.5)°较术前(7.5 ± 0.8)°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0,P=0.113);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0,P=0.008)。末次随访时Dynesys组邻近节段ROM(7.2 ± 0.7)°较术前(7.3 ± 1.8)°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0,P=0.108);PLIF组邻近节段ROM(8.7 ± 0.4)°较术前(7.0 ± 1.6)°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0,P=0.042);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100,P=0.047)。 结论Dynesys与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近期疗效相当,但Dynesys具有保留手术节段ROM、不增加邻近节段ROM的优势,同时具有促进手术节段椎间盘恢复、预防相邻节段退变的积极作用。

引用本文: 杨兵,江庭彪. 动态中和系统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比较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3, 27(2): 140-144. doi: 10.7507/1002-1892.20130032 复制

  • 上一篇

    胸腰椎压缩骨折复位术中伤椎植钉曲度矫正的临床意义
  • 下一篇

    硫酸软骨素酶ABC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髓鞘化和胶质瘢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