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都,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比较3种三尖瓣成形术治疗三尖瓣反流术后近期反流程度的改善效果。 方法2010年10 月-2011年6月,共纳入148例风湿性心脏病行左心瓣膜置换手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患者。男32例,女116例;年龄15~66岁,平均47.5岁。根据三尖瓣成形术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Cosgrove-Edwards成形环组(成形环组)58例、Kay成形组(Kay组)61例、DeVega成形组(DeVega组)29例。术前3组除三尖瓣反流程度(成形环组重于其余2组)、房颤及行射频消融术比例(成形环组高于其余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lt; 0.05)外,其余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gt; 0.05),具有可比性。记录3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行心功能评价, 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记录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的三尖瓣反流程度。 结果术后Kay组及成形环组各1例因发生低心排综合征死亡。Kay组和成形环组分别有2例和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成形环组有1例术后胸骨哆开再次手术,3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0)。出院时3组患者三尖瓣反流程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lt; 0.001)。146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7.3个月。末次随访时3组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较术前均有所提高(P  lt; 0.001),但3组心功能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942)。末次随访时,3组患者反流程度较术前有所改善(P  lt; 0.001),且3组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27,P=0.000),成形环组术后反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余2组(P  lt; 0.001),DeVega组与Kay组术后反流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67,P=0.142)。 结论采用 三尖瓣软质成形环成形术治疗三尖瓣反流患者,其术后近期三尖瓣反流程度改善效果优于Kay成形术及DeVega成形 术。

引用本文: 方智,蒙炜,张尔永. 三种三尖瓣成形术治疗三尖瓣返流近期疗效分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3, 27(10): 1230-1233. doi: 10.7507/1002-1892.20130269 复制

  • 上一篇

    姜黄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
  • 下一篇

    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心脏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