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南京,210008);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总结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a aneurysm,AAA)患者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术后短期内漏发生情况,分析内漏产生原因。 方法2005年7月-2013年6月,采用EVAR治疗210例AAA患者。男175例,女35例;年龄42~89岁,平均65.7岁。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证实为肾下型AAA患者。病程1周~2年,中位病程11.3周。动脉瘤最大直径44~72 mm,平均57.3 mm;锚定区长度均 gt; 1.5 cm。术后2个月常规行CTA复查,了解造影剂内漏情况;如有较明显内漏,于术后6个月再次复查CTA;如仍有明显内漏,行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进一步明确内漏性质及程度,必要时采用EVAR修复。 结果术中31例患者(14.8%)支架人工血管发生内漏,其中Ⅰ型内漏11例(ⅠA型8例、ⅠB型3例),Ⅱ型内漏18例,Ⅲ型内漏2例(均为ⅢB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个月,平均3.1个月。术后2 个月复查12例(5.7%)残余动脉瘤腔内有明显造影剂内漏。术后6个月复查仍有10例(4.8%)存在明显内漏,其中8例患者行DSA检查,发现Ⅰ型4例(ⅠA型3例、ⅠB型1例),Ⅱ型3例,Ⅲ型1例。5例Ⅰ、Ⅲ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支架人工血管侧突,采用增加延伸移植物支架人工血管方式处理,2~4个月后再次复查CTA显示内漏均消失;Ⅱ型患者未作特殊处理,2个月后再次复查CTA显示内漏仍存在,但动脉瘤最大直径无明显增大。 结论支架人工血管侧突是AAA患者EVAR术后短期Ⅰ、Ⅲ型内漏产生的重要原因,可通过再次EVAR封堵内漏。

引用本文: 黄佃,周敏,刘长建,乔彤,冉峰.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短期内漏分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3, 27(11): 1355-1358. doi: 10.7507/1002-1892.20130294 复制

  • 上一篇

    耳背带软骨膜皮片移植修复面部黑痣切除后缺损创面
  • 下一篇

    杂交手术治疗多节段股腘动脉病变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