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广州,51008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评价数字化术前计划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the hip,DDH)中髋臼重建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42例DDH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术前计划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3例(A组)行常规术前影像学分析,19例(B组)采用TraumaCad软件进行术前计划。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DDH分型及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gt; 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后7 d复查骨盆标准前后位X线片,采用TraumaCad软件测量髋臼假体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影像学前倾角、影像学外倾角和假体大小,比较两组髋臼假体放置合格率,以及B组术前预测和实际放置假体大小符合率。 结果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9.25 ± 47.16)、(155.31 ± 84.0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10.00 ± 200.39)、(387.50 ± 251.99)m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gt; 0.05)。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其中A组切口感染1例,假体前脱位1例;B组假体后脱位1例。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1年1个月~4年1个月,平均2年8个月;B组1年3个月~4年,平均2年7个月。末次随访时,A组Harris评分为(91.09 ± 5.35)分,B组为(91.72 ± 3.48)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  lt; 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P=0.69)。TraumaCad软件测量示,B组髋臼假体放置合格率为78.95%(15/19),明显高于A组的43.48%(10/23)(χ2=5.43,P=0.02)。B组髋臼假体术前预测大小与实际放置符合率为68.42%(13/19)。 结论THA治疗DDH时数字化术前计划能进一步优化髋臼重建。

引用本文: 赵潇艺,康焱,邬培慧,张紫机,张志奇,傅明,廖威明. 数字化术前计划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臼重建中的作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3, 27(12): 1419-1423. doi: 10.7507/1002-1892.20130311 复制

  • 上一篇

    采用高交联聚乙烯与传统聚乙烯髋臼内衬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比较研究
  • 下一篇

    采用超大生物型臼杯行髋关节翻修术的疗效观察